文/特約記者 周 淵 王福生
大連瓦房店市許屯鎮東馬屯村黨總支立足村情民意,積極探索富民強村、科學發展的新農村建設模式,走出了一條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發展的新路子。東馬屯村先后榮獲“遼寧省文明村、遼寧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稱號。
“兩座大山插云間,一條干河東西穿,土層沒有半尺厚,抬頭只見一線天”。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東馬屯人追求美好富裕幸福生活的愿望更加強烈。當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吹到東馬屯時,村黨總支采取了“抓班子、抓隊伍、抓制度”的“三抓”措施。根據黨組織建設實際,分類設置了種植養殖業黨支部、新興產業經濟黨支部、外出農民工黨支部和老年黨支部等四類專業黨支部,并建立了黨員活動室和黨代表活動室,配齊了軟硬件設施并制定了黨組織工作制度。設立了黨員課堂,深入開展“想宗旨、干事業、強素質、留財富”活動。成立了以黨員為骨干的黨員突擊隊、專業封山護林隊、果業技術隊等,引導黨員強化黨性意識,把“愛山村,愛家園,強村富民”作為自己的責任,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促進山村科學發展的先鋒隊。
東馬河曾是東馬屯村的“災難河”,過去小雨成澇,大雨成災。為治理河道,村黨總支組建了治河突擊隊,黨員骨干沖在第一線。經過治理,東馬河具備了集蓄水、防洪、護土、觀光為一身的功能,解決了村民灌溉用水問題,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自然生態,美化了生活環境,群眾親切地把它稱為“致富幸福河、干群貼心河、潔美家園河、生態母親河”。今年8月,臺風“達維”突襲,村黨總支組織了黨員突擊隊員,24小時值班,全力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斑_維”雨量雖然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值,可是東馬屯村遭受的損失卻是歷史最低的。不少村民感慨地說:“這屆班子既想干事,又能干成事,黨員個個都是頂梁柱。”

富民強村,必須大力發展經濟。東馬屯村盛產蘋果,村黨總支確立了“生態立村、果業興村、旅游旺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走蘋果經營專業化、規?;?、產業化的道路。黨總支書記孫經中以自己的果品公司為依托,率先成立了瓦房店市第一家蘋果協會和大連市第一個水果專業合作社,470戶果農紛紛加入協會,實行“統一培訓、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肥藥、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儲藏、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和分戶經營的“十統一分”現代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協會+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和現代化經營的新道路。
為了將好的果品賣出好的價錢,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實施名牌戰略,成功注冊了“東馬屯”牌水果商標。東馬屯村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定為“農村現代化示范園區”,“東馬屯”牌蘋果獲得國家“有機食品生產、管理、銷售轉換認證”,“東馬屯”牌商標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為馳名商標。靠質量取勝,憑品牌贏得信譽,東馬屯村的果業生產真正走出了上品位、上檔次、上規模的發展之路。
每年蘋果成熟時節,村黨總支都組織舉辦東馬屯蘋果節,特別是抓住了2011年中國大連瓦房店蘋果節在許屯鎮召開的有利契機,引導國內外大批游客走進東馬屯,參觀蘋果生產環境,親自采摘品嘗,“東馬屯”牌蘋果由此進入了高端市場,每年有1萬多噸水果遠銷歐、美、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水果收益達1億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2萬元。
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村黨總支更注重東馬屯村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東馬屯村的山林資源,村黨總支決定組建專業封山護林隊,70多歲的老黨員王長江主動請纓當護林隊長。他忍痛處理掉自家73只羊,把祖傳的牛筋羊鞭永久性地掛在墻上,并公開作出了兩個保證:一向黨總支保證,從封山開始,保證全村12個河道溝岔尋不到羊糞;二向村民保證,如果大家在全村12個河道溝岔里看到羊糞,便罷免他的隊長職務。幾年來,王長江老人鉆遍了村里的山梁溝岔,穿破幾十雙解放鞋,羊倌們紛紛掛起了羊鞭,羊改散養為圈養。經過5年的努力,山坡植被恢復,多年前飛走的鳥類又飛了回來,野生狍子、獾子又出現在山林中,光禿禿的荒山重新披上了綠裝。
黨總支書記孫經中深有感觸地說:“東馬屯未來的發展,就是生態立體化全面發展,人養山,山養人,人山和諧發展,互相包容。不能這代人吃飽飯,后邊人沒飯吃,我們要把青山綠水完好地留下來,讓東馬屯里的每一株植物、每一個動物都有寬松的生存空間,更要讓這些原生態環境帶給村民和子孫后代更多的財富。”
村黨總支還充分利用村里豐富的山林資源,以創建旅游專業村為抓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設次生林觀光、深澗探險、水果采摘、山珍撿拾、天池垂釣、登山踏青、農耕體驗等鄉村旅游項目,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到山村觀光旅游。
如今,東馬屯村黨總支正深挖“水源”,通暢多種渠道,把經濟發展這股“活水”引得更遠,流入村民百姓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