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記者 張 祥
近年來,營口開發區熊岳鎮黨委以“搶抓發展機遇,發揮先鋒作用,全面建設遼寧沿海經濟帶科學發展示范鎮”為主題,實施“五聯五創”工程,著力構建“實力熊岳、魅力熊岳、活力熊岳”,形成了黨的建設蒸蒸日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嶄新局面。
熊岳鎮黨委堅持“以活動促發展,以發展看成果”,引導所屬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緊扣“發展、民生、穩定、安全”創先進,爭優秀,一方面加快招商引資,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原有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把項目做大、做強。
在招商引資上,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落實包扶責任制,從項目洽談到企業投產,提供“保姆式”服務,使每個項目都有專人跟蹤服務,確保招商引資指標、任務落實到人頭。2011年,新泰(遼寧) 精密設備項目和新東北電氣集團電力電容器項目順利竣工投產。輸變電產業園新建北方精密鑄造、新能源等20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個,累計投資額32億元。同時,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在“東北振興”戰略中制定出臺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扶持政策,組織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為企業在集聚發展、項目辦理、科技信息、品牌推廣、產品出口、產品參展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和便利條件,大力扶持原有中小企業增資擴產、技術改造。
按照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規劃,落實開發區“項目、環境、和諧、穩定、惠民”十字方針,熊岳鎮委、鎮政府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全域城市化。目前,熊岳鎮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全域城市化快速推進。高質量、高水平編制實施村改居規劃,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共計征收7個地段的房屋和土地353萬平方米、2200戶。站前8萬多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順利完成。新建農民回遷樓面積50萬平方米,回遷安置居民1500多戶。
——城市建設飛速發展。投資2000萬元新修建的8條道路已經暢通。新鋪裝人行道板3萬平方米,補植綠化樹木1700株,新安裝路燈200余盞,改造市政排水管線6000延長米。
——城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現代化、生態化城鎮初步顯現。投資4.4億元對熊岳河進行綜合治理和景觀帶建設;投資1.2億元擴建熊岳植物園;投資1500萬元新建40萬平方米城區集中供熱系統。熊岳鎮先后獲得“遼寧省文明鄉鎮標兵”和“遼寧省生態鎮”榮譽稱號。

熊岳鎮黨委在謀求經濟建設跨越式發展的同時,長期秉持創新意識與領先一步的決策觀、發展觀。在全區率先實行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在村“兩委”換屆改選中,率先實行在支委中推舉村委會主任人選,既減少了村“兩委”任職人數,又保證了交叉任職,同時保證了“黨政一肩挑”的順利實施,使一批年輕、有文化、政治素質好、熱心公益事業、帶動能力強、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能人進入了領導班子,提升了服務能力和水平。
熊岳鎮黨委長期以來注重與企業家的交流與協作,著力構建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服務效率;企業支持政府,拉動區域經濟,熱心公益事業的新型政企關系。近年來,通過定期舉行經濟懇談會、經濟發展座談會等活動,鎮“兩委”班子成員經常走進企業,走進車間,了解發現問題,掌握動態,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圍繞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熊岳鎮黨委多年來一貫堅持對機關科室、基層村居、企事業單位進行諸如發展規劃、經濟指標、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事業及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的科學量化考核,每年年初都將全鎮雙文明千分考核辦法和細則進行調整、修改、充實、完善,以便年終兌現考核結果,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各單位、各部門領導班子能力和實績的客觀依據之一。通過績效考評,全鎮上下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個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有激情”的良好局面。
熊岳鎮委、鎮政府堅持“惠民方針”,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促和諧,采取多項措施,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2011年,熊岳鎮發放低保補助690萬元,發放失地養老保險金150萬元,使5133人享受到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全年接待群眾信訪訴求受理率和答復率為100%。在“大走訪、大調研”主題實踐活動中,熊岳鎮實行“三包一扶”工作機制,實現對全鎮18個重點項目、36家規模以上企業、19個村(社區) 全覆蓋,與全鎮260戶困難家庭實現全面對接,共有395名黨員干部參與其中,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8萬余元。
新建1200平方米的文化館,藏書量在全省鄉鎮名列前茅,14家農家書屋建設全部完成,5所中小學分別榮獲國家級稱號……教育文化成果豐碩,文明風尚日益濃郁。
熊岳鎮惠民舉措的實施,實現了從解決群眾困難到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跨越,并內化為一種強大的凝聚力與和諧力,使這個千年古城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