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27日,隨著經中共遼寧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在全省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開展政德教育的實施意見》的下發,一次面向全省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重點是市、縣(市、區)、鄉鎮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和省、市、縣(市、區)直屬工作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政德集中教育活動在我省全面啟動。
這是我省加強和改進全省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
黨的十七大以來,全省各級領導班子緊緊圍繞服務科學發展、推進全面振興這個主題,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為核心,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主線,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為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2009年12月29日,剛到遼寧工作不久的省委書記王珉在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著力建設充滿發展激情、真抓實干、團結和諧、清正廉潔的領導班子。
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理想信念加強理論武裝成為我省各級黨委開展思想政治建設的“第一課”。
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從2008年9月開始到2010年4月,全省16.3萬個基層黨組織、320.2萬名黨員,分三個批次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有力推動了科學發展觀在遼寧的普及和實踐,科學發展已成為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針對新的發展形勢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省設置了一系列黨性教育專題,重點加強理想信念、宗旨、作風教育,切實把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的任務落實到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各個方面。
全省各地注重理論學習入腦入心、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集中教育、專題培訓、中心組學習、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等形式,大力加強黨性建設。
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我省加強教育培訓的抓手。按照“領導帶頭、典型示范、試點先行”的原則,各地實施了馬克思主義“排頭兵工程”,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進學校、進班組、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同時,注重發揮中心組的示范帶動作用,建立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我省還積極將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向企事業單位延伸,全省各企業、高校都建立健全了個人自學、中心組學習、脫產進修、成果交流“四位一體”的理論學習機制,形成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整體推進、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
思想政治建設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實在的、具體的。我省將思想政治建設做得“實在”、“具體”,在建立“可量化”的制度上下功夫。
翻開《中共遼寧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省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省高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可以看到,其內容科學系統、標準明晰規范,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為地方黨委領導班子描繪出一幅幅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的工作“運行圖”。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省委決定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為思想政治建設搭建起各種“精準化、精細化”的載體。在結合工作實際、充分總結基層經驗基礎上,一整套以加強民主集中制為重點的系統性制度逐步成型。
健全各級黨委的工作機制。從省委常委做起,省、市縣三級黨委進一步健全完善常委分工負責制;健全完善常委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堅持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項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大額資金使用由班子集中討論決定;研究制定《關于健全和完善市縣黨委工作制度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和8個配套制度,提高市、縣黨委工作運行的科學化水平。
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制定下發《中國共產黨遼寧省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代表提案提議制度、視察制度、調研制度、聯系黨員群眾制度、列席同級黨的委員會制度、參加民主評議民主推薦等制度。
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積極推進黨務公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推行黨內事務聽證會、民主懇談會等做法,暢通黨內意見表達渠道;健全黨員信訪舉報的受理、查核和定期反饋機制,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實話;嚴格執行關于召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的有關規定,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切實提高民主生活會的質量。
沒有扎實過硬的作風,難以擔當重任。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省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為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注重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
積極服務振興、服務民生,保持清正廉潔,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的征程中,我省黨員干部作風建設不斷躍上新臺階。
“黨員干部走進千家萬戶”、“解難題促和諧”、“環保攻堅惠民”,在我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心里裝著群眾,全心全意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于是,我們看到鄉間的道路,城市的街巷,奔走著50多萬黨員干部的身影,他們帶著黨和政府的溫暖,叩響了千萬戶困難群眾的家門。
我們也聽到,不少黨員干部說在走訪困難戶中,心靈受到了凈化,很長時間沒有的激情與充實又重新體會。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實踐中,黨員干部為50.6萬戶困難家庭解決實際問題68.5萬個,捐款2.9億元。
如果說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讓黨員干部受到教育、人民群眾得到實惠,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那么,創先爭優活動則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
實施“共產黨員先鋒工程”,在機關事業單位、農村、城市街道社區、國有企業等7個領域搭建多樣化奉獻平臺,廣大黨員干部競相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
全省從省級黨員領導干部作起,一千多名省管黨員干部和27余萬各級機關干部一道,下基層、“接地氣”、“打地基”,在服務基層黨組織和困難群眾中轉作風、樹形象。
干部在一線服務,政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情感在一線培養。我省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全面推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
黨員干部轉變作風,離不開反腐倡廉這個關鍵環節。我省推出了落實中央有關廉政要求的種種舉措,開展警示教育,不斷加大黨風廉政教育力度;出臺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領導干部廉政承諾等一系列制度,強化了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全面推進“五大系統”建設,建立權力運行制約監督體系。
一件件舉措、一項項制度,一次次深入實際的實踐行動,讓廣大黨員干部牢牢樹立起宗旨意識,并成為思想、行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區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記的鐵嶺市銀州區,永紅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國鐵英說得實在:“過去是遇事做事,現在咱得想事、找事。要不你的日記里啥也沒有,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