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圣龍
遼寧瓦房店市是中國軸承工業的發源地和搖籃,這里降生了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被授予“中國軸承之都”稱號,軸承產業入選“中國產業集群50強”。
近年來,瓦房店市為實現“遼寧唯一、全國最大、世界知名”的重大技術裝備配套產業制造基地的目標,著力拉長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現已形成生產布局合理、產業門類齊全、大中小企業并存的軸承產業集群。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瓦房店市軸承產業依然實現集聚發展,為穩定經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目前,全市已擁有軸承企業7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7家,并擁有瓦軸、大冶軸、光陽、遠東等軸承企業集團8家。另擁有全國最大的軸承試驗檢測中心、國家級的技術研發中心和以“ZWZ”為代表的世界知名品牌。軸承生產力促進中心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軸承產業集群榮獲遼寧省示范產業集群和遼寧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現正在申報“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為使軸承產業集群迅速崛起并健康成長,瓦房店市聘請中國軸承協會等國內知名專家,在充分調研、深入分析、科學研判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軸承產業振興規劃以及“十二五”階段性規劃。依據規劃,啟動建設了4個功能區,即以西郊、祝華工業園區和軸承城為基礎的軸承產業核心區,以九龍工業園為基礎的軸承鍛造和熱處理專業區,以太陽元寶工業園為基礎的軸承零部件專業區,以及外資軸承專業區。根據國家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將風力發電機組軸承、重載鐵路貨車軸承、高速鐵路客車軸承、大型精密數控機床軸承、高精度大型和特大型軸承、汽車輪轂軸承等13大類產品定位重點發展方向,以萬向鍛造、金海熱處理等為代表的一批軸承專業配套企業脫穎而出。

充分發揮中國最大的軸承企業——瓦房店軸集承團(簡稱“瓦軸集團”)在軸承產業振興進程中的領軍及核心地位,瓦房店在土地、稅費、基礎配套等方面,對瓦軸集團采取特事特辦、一事一議、全力扶持的政策。總投資60億元的瓦軸集團精密技術與制造工業園(新區)項目自2010年9月啟動建設以來,瓦房店市積極破解用地、資金等瓶頸,強力推進征地動遷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中心區基礎設施配套已基本完成;投資8億元的卡車軸承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工業裝備配套軸承廠房主體竣工;特種軸承、大功率風電軸承等項目已于今年開工建設。與此同時,瓦房店市依托瓦軸集團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加強資源整合和要素配置,強化引導、完善服務、規范管理,拉動大冶軸、光陽軸承、遠東軸承、瓦冶軸承、東旭軸承等區域軸承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產業做強做大。
瓦房店市堅持培育扶持、政策引導和強化監管多管齊下,推動更多企業進入規模企業行列,更多規模企業躋身億元企業行列。引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對接,通過市場機制促進專業化分工和協作,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增強區域配套的社會化和本地化能力,促進企業成群、產業成鏈。設立市長軸承質量獎,多渠道促進軸承企業提高科技含量。2011年,全市產值超億元的軸承企業31家;大冶軸、瓦冶軸、遠東軸承等骨干企業全年技改投入均在億元以上。全市軸承行業標準化認證達256項,獲新產品專利223項,年開發新產品3000種。培育形成了瓦軸集團“ZWZ”、大冶軸集團“DYZV”和瓦冶軸集團“WZWN”等3個“中國馳名商標”,遼寧省著名商標9家,大連市級以上名牌產品12個,瓦軸軋機軸承等獲得國家金質獎章。2012年,冶礦軸承有望成功上市,屆時上市軸承企業將達到2家。
以提高軸承產業豐厚度為目標,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瓦房店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推介瓦房店“中國軸承之都”品牌,擴大“瓦房店制造”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召開瓦房店市中國軸承之都招商推介會,吸引大批軸承及配套產業項目入駐;先后赴閩臺、江浙、重慶、上海等地,參加招商推介活動,促成了投資3.5億元的軸承交易中心等一批項目的簽約。招商中,注重引進鏈條式項目。著力向產業鏈前端延伸,發展為軸承行業提供制造裝備的機床等產業;向產業鏈后端延伸,發展軸承行業為其配套的風電設備等產業,不斷提升軸承產業豐厚度。
充分利用國家軸承及管道元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遼寧)落戶瓦房店的優勢,積極爭取國家、遼寧省、大連市的資金支持,為軸承產品質量升級提供優質服務。充分發揮市軸承教育培訓基地的作用,確保每年培訓300名高級管理人員,2000名中層管理人員,10000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為軸承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按照國內一流、50年不落后的標準建成集軸承電子商務、信息交流、產品營銷、新產品展示、物流服務、辦公、住宿、餐飲為一體的高標準瓦房店軸承商務大廈,進一步提升瓦房店市“中國軸承之都”的城市品牌效應,為瓦房店軸承企業提供推銷和自我展示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