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總結大會9月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的成就和經驗,進一步推進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
兩年半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先爭優活動以“推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企業實現科學發展”為主題,組織動員60萬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基層黨組織和400萬名黨員參加,在非公有制企業新組建黨組織17.7萬個,建立領導干部企業聯系點22.2萬多家,選派黨建指導員36.4萬名,培訓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企業出資人92萬人次,取得技術革新成果353萬多個,為群眾做好事實事436萬多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開展的持續時間最長、覆蓋企業最廣、參加人數最多、服務科學發展成效最為顯著的一次黨內教育實踐活動,在黨內外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全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組長,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全哲洙指出,在中央創先爭優領導小組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統戰、工信、工商、工商聯組織的通力協作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央領導同志對此給予高度肯定。一是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科學發展取得了新成果,一大批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在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團結帶領黨員和職工堅定信心,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經營業績實現持續較快增長。二是擴大黨的組織有形覆蓋、強化黨的工作有效覆蓋實現新突破,目前,全部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中,活動期間新組建的占到30%。三是參與和服務社會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彰顯新優勢,推動企業與職工結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積極投身光彩事業、感恩行動、村企對接和社會公益事業。四是完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體制機制取得新成績,全國共有21個省(區、市)、60%的市(地、州)、70%的縣建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專門機構。五是在黨的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中形成齊爭共創新局面,把先進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研發生產、經營管理、品牌建設等各個環節,實現全員創先爭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