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李彥宏(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美國拋棄唾手可得的博士帽、艱苦創業的時候,美國IT界最火的是電子商務。李彥宏沒有跟隨大流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而是悄悄走進了尚少有人問津的網絡搜索領域。他看到了搜索對網絡世界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
李彥宏告誡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一定要有向前看兩年的眼光。跟風、趕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殘羹冷炙。
——“這個項目多久可以完成?”
——“6個月。”
——“4個月行嗎?給你加50%的報酬?!?/p>
——“對不起,我做不到?!?/p>
這是李彥宏在創業之初與客戶的一次對話。后來,這個客戶告訴他,對于李彥宏的拒絕,他感到非常滿意,因為這反映出李彥宏是一個很真實和穩重的人,產品在質量上一定會有保證。
李彥宏認為,一定要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去向投資人尋求投資。用一年的時間來做半年的事情,這是李彥宏的風格。他認為,這樣可以保證有一半的錢仍然在自己的掌握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向投資人借錢,你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因為“就算借不到,我的公司也不會馬上垮掉”。
在創業的初期,創業者常常會因為有了一兩個固定的大用戶而偷笑不止?!盎蛟S不久就是想哭都哭不出來啊!”李彥宏這樣說。
他剛回國創業的時候,公司主要服務于幾大門戶網站。這幾大網站都占據了公司收入的10%以上,任何一個客戶的流失,都會對公司的效益造成極大的影響?!懊\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絕不能操縱在別人手中?!狈稚⒖蛻舨攀枪鹃L治久安之計。
過早地實現贏利就是在大量地縮減對技術的投入。李彥宏認為,一個創新的公司在技術上一定要有大規模的投入,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技術上一直處于領先甚至壟斷的地位,而這種技術上的領先一定會給企業帶來大的回報。犧牲企業的長遠利益追求贏利,是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沒有深遠的戰略眼光。
不少人曾鼓動李彥宏涉足網絡游戲、短信等領域,但李彥宏沒有這樣做。在他眼里,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領域還有很深的潛力可以挖掘,目前要做的只是不斷創新搜索這一領域。
創新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愛和激情,創業者將很難堅持下去。李彥宏對青年創業者說,先確保你對這個事業的熱愛和激情,然后再創業吧。他說:“我選擇放棄博士學位進行創業,并不是為了錢,而是真的出于對這個行業的熱愛。同時,我也并非完全不考慮錢的因素,但我始終堅信:在今天的社會中,只要你給了社會好的產品,社會一定會給你更多的回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