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客無能力解決國內經濟問題、選舉問題的時候,釣魚島未來的形勢,成為野田佳彥轉嫁國內問題的一步棋。野田佳彥在中日關系鬧僵之時承認,自己對“購島”造成的影響預估有誤,必要時將派特使訪華修復中日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政客的投機嘴臉:以強硬吸引選票,借釣魚島事件轉移矛盾。日本央行在9月19日決定進一步追加貨幣寬松措施,旨在阻止日元的進一步升值。這一切源于糟糕的日本經濟形勢。日本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只有預估的一半。有人分析,第三季度,日本經濟有陷入萎縮的風險。國際市場已經提前作出了準備,9月17日,日元成為倫敦和紐約市場不受歡迎的品種,出現了大規模拋售潮,這源于釣魚島事件引發的國際投資者對日本經濟的擔憂。

據國際國幣基金組織預測,如果加上地方政府負債,到2011財年,日本國家負債總額將達到997萬億日元,債務總水平可能會達到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27.5%。而日本政客在債務問題上幾乎束手無策。有專家指出,人口老齡化、產業老齡化、企業老齡化是日本遲遲走不出增長型衰退的真正原因,日本政客卻把日本產業外移,造成國內投資萎縮,經濟增長乏力,顯示出糟糕的經濟治理能力。
從野田佳彥目前的舉動來看,這場由“民粹右翼”引發的外交戰給他帶來了更大的被動,日本政府實施的釣魚島“國有化”行動已完全成為外交問題。促使其做出此舉的靈感來自小泉純一郎,因為野田佳彥有民主黨“小泉”之稱。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右翼傾向、鷹派思維吸引一大批政治擁躉,延續民主黨繼續掌權之勢。
但種種跡象表明,民主黨繼續執政的可能性正在走低。中日韓東亞自由貿易區協定讓陷入困境的日本經濟界見到一絲曙光,中日雙邊貿易的貨幣互認也被認為是重大利好,但日本政府釣魚島鬧劇的上演,卻讓雙贏的局面成為了泡影。這是日本經濟界不愿看到的,相關人士的選票走向,可想而知。所以,想借釣魚島事件轉移國內矛盾并爭取選票的野田佳彥,下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