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購業內專家 倪一璟
縱觀中國汽車行業產業鏈;與成熟的汽車市場相比;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和服務業務在產業鏈中的收入占比和利潤貢獻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世界汽車行業中零部件、整車、銷售的利潤分配比例為;5:3:2;而中國的汽車產業鏈利益分配一直受整車企業控制;分配比例為2:5:3。近兩年中國汽車產業價值鏈出現向上下游轉移的趨勢;未來利潤分配將逐步與國際接軌;其中汽車零部件廠商將逐步占據最大利潤。;雖然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眾多;但總體呈“散、弱、小”特征;中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缺失;導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巨大市場被外資控制。
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出現調整;迫切的融資需求和在中國境內宣傳品牌的需求給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了跳躍式發展機會:
1、經濟衰退導致世界范圍內失業率攀升;各國政府更加歡迎來自中國的行業買家。相對于以削減成本為重點的財務買家;中國行業買家更傾向于在并購之后保留目標所在國的工作崗位。
2、金融危機后的2009~2010年;大量海外并購基金參與全球汽車與零部件行業的剝離與重組;按照基金對資產持有3~5年的慣例;預計在2012~2015年將迎來基金拋售汽車與零部件資產的高潮。
從行業層面看;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落后國際先進水平至少10年;面臨著高端產品無競爭力、低端產品勞動力成本趨高的雙重壓力;通過獲取國外先進技術來提高研發水平是零部件企業兼并重組的重要推動力;把國外企業的技術優勢拿來為我所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快速發展;同時對中國汽車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屢屢嘗試通過海外并購嘗試直接從國際成熟市場獲得渠道、技術和人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海外并購持續升溫;未來將呈爆發式增長。
同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行業相關政策來保障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健康平穩地發展。
1、汽車行業“十二五”規劃中預計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鏈將達到2500萬輛;并鼓勵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兼并重組。
2、2011年國家發改委會同商務部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首次明確規定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外資比例不超過50%。這一規定有可能對在華跨國公司零部件的整個產業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3、《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汽車零售和售后服務、汽車租賃、二手車交易、汽車保險、消費信貸等服務。
4、2009年國務院原則通過汽車產業振興規劃;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車戰略;安排;;;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
5、在國家鼓勵“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政策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零部件企業把抄底海外視為獲得核心技術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