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在《沉默的美學》中指出,當代作家倡導的沉默有兩類風格:一類是喧嚷型,另一類則是溫和型。后者的溫和形式體現為沉默只是達到極致的“寡言少語”,雖然喧嚷風格看似更有激情,但是溫和的倡導者們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敘述文本。我視徐小斌和夏榆為后一種類型的作家。
從《對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調查》《雙魚星座》再到后來的《羽蛇》《海火》等作品,徐小斌老師用豐饒的語言建構了一個絢麗的神秘的精神花園,她就是里邊女兒國里的女國王。而在黑暗幽深的山西礦井中從事長達十幾年礦工之久的夏榆,毅然踏上京漂之路那刻起,也開始了尋找精神家園之旅。他用黑色凝重的筆調,抒發了一個作家應有的良知。在這個無處不在的“合法傷害權”的社會中,夏榆筆下的黑暗色調,顯然很好地體現了在消費資本主義社會中,保持著清醒的可貴品質。這種日趨稀缺的品質同樣也體現在徐小斌的作品中。在本專輯她的自傳體散文中,我們可以從新的角度來印證此觀點。
這些珍貴的品質,我認為是對一個作家的最高的褒獎。
——鄭小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