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321”工程,即在三年內發展暖棚3萬畝,寒富蘋果和葡萄等經濟林2萬畝,冷棚1萬畝,帶領農民走上富裕路。幾年來,經過全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三年規劃用了兩年時間就已超額完成,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13500元,僅設施農業一項,農民人均增收9200元。群眾生活的富裕,為構建和諧鄉鎮、推進城鄉一體化打下了最廣泛、最堅實的物質基礎。
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認為這種自信來自于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像周坨子鎮,圍繞強化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堅持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做到“支部熱乎點、資金保障點、崗位現實點、活動多一點、黨員權利大一點”,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推動了全鎮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在的周坨子鎮,只要有自然屯的地方,就有黨的支部建設,就能向群眾提供需要的服務;產業發展到哪里,支部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員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15年的農村工作,令我切身體會到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今天的十八大報告,我更欣喜地看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已經高高舉起,道路已經指明。作為一名黨的基層工作者、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更加堅信,只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心中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追求,那么在這種信念的感召和支撐下,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在前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11月9日—13日
分組討論了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十八大報告、3個決議草案和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
在分組討論報告時,我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整的道路、橋涵等基礎設施體系,實施改水改廁,加快環境整治,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提升農民生活質量。二是構建和諧鄉鎮、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要加強黨的組織陣地、文化陣地、產業陣地和服務陣地建設,打造一個和諧的新家園,讓老百姓感覺像置身于一個大家庭中。人們生活在一起,有快樂感和幸福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靠干部,特別是廣大基層干部,例如各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在當好農民致富領頭雁的同時,應當讓他們在工作上有干勁,在工資上有保障,退休后有養老,要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11月14日
今天,大會選舉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伴隨著莊嚴的進行曲,我在投票箱前鄭重地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時,我心里同億萬中華兒女一樣,在沉浸于十八大報告繪就的宏偉藍圖中的同時,也迫切地期待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產生,盼望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11月15日
今天上午,新當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大家見面。在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后,我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工作充滿了期待。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圍繞著“人民”和“責任”兩個詞而展開,拋棄了空話和套話,用樸實而充滿信心的語言描繪了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也指出了黨面臨的嚴峻挑戰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強調了黨的領導集體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責任意識。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所表達的最順應民意、最貼近民心的重要思想。胡錦濤同志主動提出不再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充分體現了他作為一位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戰略家的高瞻遠矚、博大胸懷、高風亮節。我們堅信,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定會把黨的事業推向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
晚上,我滿載著收獲登上了回家的列車。在車上,我認真思索著:為期7天的十八大結束了,前進的目標已經明確,接下來的關鍵是我們黨員干部如何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
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必將會出臺更多的強農、惠農政策,而在這些好政策的指引下,我們農民更要自尊、自立、自強,爭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好我們的新家園,這也是我要繼續為之不懈奮斗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