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穎旭
10月10日,葫蘆島市連山區連山街道連東社區的工作人員個個笑逐顏開,一臉喜氣,從這天起連東社區終于結束了打游擊辦公的日子,搬進心儀已久的屬于自己的寬敞明亮的“新居”。在連東社區工作10多年的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趙芳回首這些年來的工作經歷,心中感慨萬千。在趙芳的記憶里,連東社區一直沒有自己的辦公用房,10年里搬了七八次家。今年3月份,連東社區在連山社區租用了一間50多平方米的平房辦公,9個人勉強擠在一間房里不說,前來辦事的老百姓也抱怨社區難找。如今,社區搬進“新居”,盡管屋子里桌椅、電腦等很多設施還欠缺,但趙芳的心里仍然有說不出的喜悅。
今明兩年時間里,連山區計劃投入1000萬元分兩批對辦公用房和黨員活動場所在200平方米以下的68個社區全部進行新建或擴建,使這些社區辦公用房和黨員活動場所面積全部在200平方米以上。從今年8月份開始,第一批25個社區辦公用房相繼開工建設。
社區是面向老百姓的最基層單位,黨組織活動的開展、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都需要社區去具體實施。在社區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有不少社區仍面對活動缺經費、辦公無場地的尷尬,針對這種現狀,連山區決定將社區辦公用房和黨的活動場所建設作為“基層組織建設年”和“政德教育”活動的重點,按照社區“三有一化”的標準,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完成的原則,全力推動200平方米以下社區辦公用房和黨的活動場所建設在今明兩年全部達到省里要求標準。
在有關部門深入社區逐一調查摸底和三次召開協調會的基礎上,8月5日,連山區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果斷決策“社區黨建項目化”思路,迅速成立連山區社區辦公用房建設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掛帥,區長具體負責落實。同時由組織部、政府辦、財政、城鄉住房建設、審計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小組親臨街道一線協同作戰,溝通協調各自對口部門快速開展相關工作。隨后,各街道也專門成立組織機構,一把手負總責,建立起“書記抓、抓書記”的黨建工作責任制。
連山區地處葫蘆島市主城區,人口密集,商業網點眾多,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為找到合適的地點建設辦公用房和黨員活動場所,連山區對需要新建和擴建的68個社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并將查找房源與入戶排查、選址、綜治維穩以及領導結對幫扶、政府投入與共駐共建等工作任務“打包”開展,確保辦公用房選址工作進展順利。在項目建設中,連山區減化程序,推動項目建設快速進行。在上級業務部門支持下,連山區開通手續審批綠色通道,加快社區建房項目手續審批進度。按照區財政資金補助,部門統一采購、統一標準、統一驗收的原則,加快中間環節的辦理速度,減少各個項目因為資金審批問題造成延誤。在資金保障上,連山區委、區政府投入資金430萬元新建15個社區辦公用房,各街道自籌資金130萬元用于辦公用房建成后的水、電、暖等配套資金及辦公用品購置。對10個165平方米以上社區采取共建單位幫扶方式進行擴建,使其達到200平方米以上目標,確保第一批完成25個辦公用房新建擴建任務,并保證年底前交付使用。
在確定社區辦公用房建設項目中,區委、區政府堅持高標準建設,充分考慮社區辦公用房和黨群活動中心的區域性、綜合性、開放性特征,本著社區辦公空間最小化、居民活動空間最大化、使用效益最優化原則,積極整合衛生、計劃生育、勞動保障等各方資金和設施資源,把社區活動場所建成黨員群眾教育培訓中心、社區事務服務中心、社區居民文體活動中心、社區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和社區議事決策中心,有效提升了社區場所“一室多用”功能和社區陣地“一站式”服務群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