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安徽巢湖市區大約七八公里的巢湖市體育中心田徑場,一片荒涼景象。紅色的塑膠跑道鮮艷醒目,卻無人使用。被跑道環抱的足球場,一大半是剛被修剪過的草坪,而在東南角,野草約有半人高,幾名除草工人正在忙活。
據介紹,巢湖市體育中心用地303畝,包括主體育場、主體育館、室外田徑訓練場、綜合訓練館、游泳館和全民健身廣場等。按2005年開工時的規劃,整個體育中心的總投資約2.5億元,建成后將能承辦全國性比賽。
但對巢湖市民來說,他們對健身場地的需求,遠比承辦全國性比賽更為迫切。一位領著20多位婦女跳操的健身隊長向記者表示:“我們在街頭廣場跳操也是無奈的選擇。街頭廣場人多人雜,如果有公共體育場地可用,我們是肯定不會選擇街頭廣場的。”說起巢湖體育中心,這位健身隊長表示:“那邊離市區太遠,誰會跑那么遠去鍛煉身體呢?”
大型體育中心建設費用巨大,養護費用也十分驚人。國內體育賽事專家、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劉清早認為,在高質量和職業化賽事資源匱乏、體育競賽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型體育中心。但現在,不僅多數省會以上的大城市興建了大型體育中心,連中小城市也不甘落后。這些大型體育中心一旦建成,一方面因其運營成本的問題,很難滿足百姓的健身需求;另一方面,又因為國內高質量賽事資源匱乏,很難真正物盡其用,最終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