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艷艷
2011年以來,彰武縣委組織部著力于“練內功強素質、接地氣轉作風、求創新樹形象”,全力推進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有效推動了全縣組織工作的長足進步。
打好素質牌,苦練內功。大力實施“抓學習、強素質、提能力”工程,使組工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一是健全學習制度。確定每周五為集中學習日,確定重點發言人和領學人,圍繞工作大局,結合重點任務,精心設計學習專題,認真編排學習內容,采取觀看視頻、外出參觀、分組討論等方式進行集中學習。每月安排一個下午開展登臺授課活動,圍繞組工業務、經濟社會發展熱點話題,安排組工干部登臺講學、交流討論。引導組工干部開展經常性自主學習,圍繞組織工作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學習基層經驗,查找問題不足,使現實問題和學習思考有機結合。二是開展競賽活動。在活動中,比筆記,看誰記得多,記得好;比簡報,看誰集得全,集得精;比心得,看誰想得深,想得實;比實踐,看誰用得好,用得多;比效果,看誰變化大,提高快。通過活動,促使組工干部爭當學習標兵,爭做業務能手,爭創一流業績。三是建立學習機制。每季度開展一次集中點評,對干部季度內的學習情況、工作情況進行交流評議;每半年開展一次集中展評,采取現場觀摩的辦法,對半年內的學習情況、工作情況進行評議展示,互比互學、互促互進。每年年底進行一次總結,對學習刻苦、業績突出的進行獎勵,對集中學習缺勤多、自學任務欠賬多的,進行通報批評。
打好作風牌,廣接地氣。重點推行了“三結對、三聯系、三幫扶”制度,探索形成了組工干部直接聯系服務黨員和基層群眾的有效機制。一是層層結對,找短板,破難題,提升基層黨組織發展能力。縣委組織部8個科室分別與一個村、一個企業、一個學校、一個社區黨組織結對,5位部領導帶頭與一個黨建基礎薄弱、干部力量薄弱的基層黨組織結對。截至目前,全縣組織系統共找出基層黨建工作薄弱點150個,破解難題104個,轉化薄弱基層黨組織68個。二是全員聯系,接地氣,聽良策,跟進服務工作對象。機關組工干部分別聯系一名基層干部、一名創業或困難群眾、一名創新人才。鄉鎮(街道)組工干部主要聯系基層干部、創業或困難黨員。針對聯系對象反映的問題,每年確定一批組織工作要做的實事。2011年以來,部機關累計爭取資金360萬元,整修村屯路600公里,打井760眼,幫助解決實際問題400余件。三是分類幫扶,結窮親,送溫暖,視困難群眾為親人。部機關5位領導分別結對幫扶一個以上困難群眾,其他組工干部采取“多對一”、“支部結對”的形式參與幫扶。據統計,全縣組織系統180名組工干部結對聯系了208個基層黨組織、1360名困難群眾,深入基層走訪慰問3600余人次。
打好形象牌,推陳出新。立足實際,謀篇布局,思路清、責任明、措施硬,形成了組織工作新局面。一是創新工作思路。根據組織工作的重點,每年都確定3~5個調研課題,由部領導牽頭帶隊,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討論、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認真調查研究,提出工作思路和措施。同時,對比較成熟的調研探索成果,積極研討,及時轉化運用,推進了組織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和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健全和落實了學習教育、調查研究、議事決策、工作考核、干部選調等各方面的工作制度,建立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逐級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的責任領導、責任干部和工作目標,優化了工作流程。同時,對組工干部的工作進行細化、量化,建立獎勵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組織工作順暢、高效運轉。三是推行監督員制度。以“組織工作開放日”為重要載體,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投資客商以及服務對象中選聘監督員,對組工干部的自覺履職、廉潔自律、作風形象、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以及選人用人是否存在操作失誤或不正之風進行監督。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組織工作,反映基層組織工作動態及黨員、干部、群眾的真切訴求,對組織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制度實施以來,縣委組織部已先后聘請監督員70余人次,有力地促進了組工干部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