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擬出臺《審理公民救助行為引發糾紛的若干意見(試行)》 (以下簡稱《意見》),以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意見》明確規定:對于認定為救助行為,但由于救助人救助不當造成被救助人、第三人損害后果的,可以減輕救助人的民事責任。對于避險過當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規定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已經認定公民救助行為,但被救助人、第三人偽造、毀滅重要證據,或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的,或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企圖誣陷救助人的,法院將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可以說,《意見》的制定,除了良心和道德支持外,更是給了好人好事以法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