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迎來一批新學員——遼寧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專題研究班在這里開班。
4天的專題講座和現場觀摩考察,使34名市廳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通過學習借鑒上海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國以學立,黨以學興。
省委始終把對干部的教育培訓作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黨的十七大以來,緊緊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需要,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執政本領、提高科學發展能力為重點,開展了大規模的培訓活動。
5年來,全省共培訓黨政領導干部47.8萬人次,培訓企業領導人員12.9萬人次,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2.4萬人次,為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理論是燈,照亮前行的路。
對于在本行業或本地區、本單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干部來說,其理論水平直接決定其決策能力。
黨的十七大召開以后,全省立即集中力量,就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先后對3.6萬名縣(處) 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了培訓;為提高鄉鎮黨委書記的理論素養,各級黨校、干部院校都先后舉辦了學習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班,對全省鄉鎮黨委書記進行了輪訓;舉辦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培訓省直部門和各市、縣領導干部近240人。今年,又以推進組織工作科學化為主題,先后對全省各市、縣(市)區委組織部長和省直機關干部(人事)處長進行了培訓。
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
5年來,面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我省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始終堅持把黨性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各級黨校、干部院校的進修班、培訓班中,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黨性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公仆意識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就黨性教育這一主題,省委黨校設置了10多個黨性教育專題。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圍繞中心、服務遼寧振興發展大局是我省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根本出發點。5年來,每當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就及時跟進、主動作為。
省委提出建設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實施突破遼西北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后,各級黨校、干部院校迅速將有關內容轉化成省情教育專題,納入各校培訓課程;省里舉辦“加快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推進沈陽經濟區建設”、“實施突破遼西北戰略”專題研討班,系統培訓有關市、縣(市)區領導干部,在全省形成了實施“三大戰略”、加快全面振興步伐的濃厚氛圍。
立足遼寧對外開放和全面振興的實際需要,以培養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和專項能力為目標,我省堅持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高層次外向型人才培訓工程,積極選派關鍵、重要崗位干部到美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的著名院校學習公共管理、自主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先進知識。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近兩年,圍繞“十二五”發展主線,我省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又緊跟省委戰略部署,深入開展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產業集群、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社會管理等培訓。
省直各單位黨組(黨委) 舉辦的干部講壇很活也很火。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清華大學、遼寧大學等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輔導;先進典型人物做報告……講壇不僅定期為干部“充電加油”,更使大家坐得住、聽得進。
在丹東,由市委舉辦的情景互動式黨課,題材豐富、形式新穎、生動活潑,吸引了大量人員參與。許多沒能現場參加情景互動式黨課的黨員干部,紛紛主動通過精品課光碟來學習。目前,丹東市已創作出情景互動式黨課260堂,巡回宣講1800余場,聽課黨員達20萬人次。
聯系實際創新路、加強培訓求實效。在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過程中,我省各級黨校、干部院校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路、發展的辦法,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好做法,不少改革措施走在了全國同行的前列。
統籌利用各類優質培訓資源,積極推動市、縣黨校以特色立校、質量興校、改革強校,充分利用清華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建筑大學等高校學科優勢開展干部培訓,積極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培訓機構交流與合作……以黨校、干部院校為主陣地,以高校基地為依托,以省外國外培訓機構為補充,在功能上各有側重、在教學上相互銜接、整體配套的多元化、開放型培訓基地體系和培訓格局已然初步形成。
大力推動干部參訓機制從“大鍋飯”向“自助餐”轉變,開放使用省級黨校、干部院校和高校培訓基地,省直部門開展系統培訓可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在高校干部選學基地設立自主選學班次,干部可自主選擇培訓院校、課程和時間,每年選派600多名省直機關處級干部參加學習;推行按需培訓,實現組織調訓與干部選學有機結合,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設立不同專題進修班、培訓班,加大選修課比例,由學員自主選學。
大力推動干部培訓方式從單一向多樣化轉變,積極運用案例式、情景模擬式、體驗式、組合式、心理體驗式和現場教學等方法,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各級黨校、干部院校開辦高端講壇,圍繞重大理論問題和國際國內熱點問題開展專題講座;建立遼寧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已初步形成功能完備、資源共享、規范高效的干部網絡培訓體系,全省每年干部參加在線學習達16萬人次。
培訓要遵循規律,科學把握干部成長規律和教育培訓規律,才能少走彎路。
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我省各級黨校、干部院校堅持分類分級、提高能力的原則,先后開展了“一把手”培訓、新任職干部培訓、中青年干部的教育培養、基層干部教育培訓。
在上海舉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專題研究班,重點培訓各市市委書記、市長和省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組織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和縣(市) 區委書記參加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專題培訓;加強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培訓,在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舉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專題培訓班;舉辦縣(市)委書記赴江蘇省系列培訓班,對全省縣(市)委書記進行專題輪訓。
近年來,一大批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走上新的領導崗位擔當重任,我省積極選派新提任的市、縣(市)區領導干部進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院校學習。在省委黨校將新任領導干部培訓班納入主體班次,在名額分配中規定一定比例。為加強中青年干部的黨性培養,在省委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中,深入開展當一回兵、當一次農民、進行一次拓展訓練、進行一次環保公益活動、讀一本書、進行一次革命傳統教育、進行一次警示教育“七個一”黨性鍛煉系列活動。
基層干部是方針政策的具體落實者。在基層干部培訓中,各級黨校、干部院校采取送教下鄉、流動黨校、時事講堂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干部進行理論、形勢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僅省里就直接培訓鄉鎮黨委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