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憲偉 李樹軍
讓英才破繭而出為朝陽崛起服務
——朝陽市積極打造干部選拔任用“陽光工程”綜述
文/孟憲偉 李樹軍
近年來,朝陽市按照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和遼寧省委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要求,高度重視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不斷在創新發展中探索規律,形成了縣(處)、鄉(科)級領導干部公開選拔、黨政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公務員統一考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等多層面立體式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框架,營造了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朝陽市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高標準、寬領域,以人為本,學用結合”的要求,在公開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組織考察、決定任命、任前公示、崗前培訓等每一個環節,都制定了具體的操作方案,嚴格執行。
突出崗位特點、注重能力實績、科學規范考試測評。堅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則,筆試、面試實行分類命題、分類考試,讓考試內容貼近職位實際,貼近考生實際,做到人崗相適、人職匹配。采用結構化方式對考生進行面試,全程封閉,全程錄像,全程接受紀檢監察干部監督,面試成績即時公開。對入圍對象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綜合素質考察,讓那些德才突出、埋頭苦干、群眾公認的干部能夠勝出。
公選中,從制定方案、推薦報名、資格審查、統一筆試、面試,根據筆試、面試總成績按照一定比例差額確定考察人選,組織考察等程序日趨規范。選拔中,從組織方式、選拔職位到選拔對象都有了新拓展,從單一的市或縣組織拓展到市、縣、鄉三級聯合互動,統分結合;從副職領導職位拓展到正職領導職位;從黨政機關領導職位拓展到黨政機關中層領導職位、參公事業、企事業單位領導職位;選拔對象已從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員拓展到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農村黨組織書記等。
至今,朝陽市已經組織開展5次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共選出69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和133名鄉(科)級領導干部,社會反響較好。
近年來,朝陽市黨政機關中層領導職位尤其是新空缺的中層領導職位實行競爭上崗,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競爭上崗,以實績評干部、以民意用干部、以競爭選干部,讓優秀的干部脫穎而出,讓干得好的評得好,能力強的選得上,作風實的出得來。
市直企事業單位也開始實行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市紀委、市委組織部把競爭上崗機制引入到副縣級領導職務選拔中,喀左縣把競爭上崗機制引入到基層派出所所長、指導員選拔工作中,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了由“伯樂相馬”到“賽場選馬”的轉變,提高了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滿意度。
2011年初,按照中央和遼寧省相關文件精神,朝陽市規范了競爭上崗工作,嚴格堅持中層干部“凡提職必競崗”。針對競爭上崗、非領導職務晉升中一些單位人員編制、職務不易搞清等問題,組織人事部門與編制部門研究確定,按照人員編制實名制的要求,今后競爭上崗先由編制部門審核人員編制、領導職數,使市直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走上了規范化的軌道,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近年來,朝陽市有800多名干部通過競爭上崗走上市直黨政機關中層領導崗位,有效促進了優秀人才的成長。
自公務員法實施以來,朝陽市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朝陽市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推進了考試錄用制度化,做到了“凡進必考”,使公務員的考錄工作成為規范化的常態工作。
考錄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實行全市統一申報職位、統一按職位錄取的制度。堅持“唯才是舉”的選人用人原則,建立完善了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公示、錄用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有效地拓展了選人用人視野。嚴把招考環節,從組織報名、資格審查,到筆試面試、體檢考察,都制定了嚴密的實施方案。資格復審、體檢考察、錄用空缺遞補等嚴格按程序操作,確保了招錄工作的有序開展。
在公務員考錄中,朝陽市與全省同一試卷、同一時間開考,選用高考專用考點,有錄像監控,有手機屏蔽器,入場前有安檢。面試時全省統一調配各市考官異地執考,考官資歷深且持證上崗,取送試卷有專人押送,市紀委全程監督,公開舉報電話,做到了科學公正考錄。
2006年以來,根據省里統一部署,朝陽市共組織四級聯考和系統考試6次,共招錄1927人,面向大學生“村官”招錄了34名公務員,取得了豐碩成果。
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去年7月16日,朝陽市轉發了中組部、人社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今后事業單位新進人員,一律實行公開招聘,與公務員考錄工作一樣,除特殊崗位外,實行“凡進必考”,對招聘計劃實行嚴格審理備案,嚴格程序,堅持信息、過程和結果“三公開”。將資格審查貫穿于公開招聘全過程,嚴格筆試、面試,統一公示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去年下半年,市、縣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872名。
在競爭性選拔任用干部中,朝陽市還探索了“公推直選”方式,在2010年鄉鎮黨委換屆中,通過黨員直接選舉黨代表218名,直接差額選舉黨委領導28名。今后,還將對“公推票決、公推公選、公開遴選”等方式進行實踐,為各界英才破繭而出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平臺,培養出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實現“六大跨越和朝陽全面崛起”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