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紀檢干部談到近年來日益泛濫的“雅賄”現(xiàn)象:不送金銀送字畫,不獻豪宅獻古玩,題字有“潤筆”,出書有“稿費”,在高雅、溫情的面紗之下,進行著利益交換與輸送。
“雅賄”再雅也是賄,脫不了權錢交易本質(zhì)。“雅賄”之興,從領導干部自身方面反思,在于沒有慎其所好,擺正工作與生活、愛好與權力的關系,讓個人愛好成了廉潔堤防的“蟻穴”。
其實,興趣愛好人皆有之,領導干部亦是如此。工作之余,適當培養(yǎng)點兒個人愛好,可以放松心情、調(diào)劑生活、涵養(yǎng)心靈。但作為領導干部,對于個人愛好一定要清醒認識,正確把握。如果把握不好,就會給別有用心者可乘之機。
現(xiàn)在社會上一些人,由于受不良風氣和潛規(guī)則的影響,為了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常常不走正道走邪道,經(jīng)常挖空心思揣摩領導的愛好。領導干部一旦認識上缺位,思想上放松,行為上失控,就很可能在“愛好”這一關失守,被別有用心的人俘獲。
浙江省臨海市文化廣電出版局原局長周華清癡迷蘭花,這位“蘭花局長”,在懺悔書里寫道:“正是自己養(yǎng)蘭、愛蘭,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最終被蘭花俘虜。”廈門海關原副關長兼緝私局局長接培勇,是個愛好書畫的“風雅之人”,開始并不買賴昌星的賬,賴昌星了解其愛好后,花重金邀請國內(nèi)9位知名書畫家聯(lián)合創(chuàng)作一幅《牡丹圖》送給他,終于一步步把接培勇拉下水。古訓云:好船者溺,好騎者墜,君子各以所好為禍。行賄者說:不怕官員不愛錢,就怕官員沒愛好。前車之鑒歷歷在目,愛好背后的“隱形染缸”之害,值得每一個領導干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