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說『反對』
兩個月前,我收到了香港酒牌局發來的一封公函。公函的大意是說,我住的大廈樓下的臨街門面房要開一個酒吧,店主已經向酒牌局申請營業執照,現在酒牌局要征詢各位業主及租戶的意見。
公函還列舉了四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酒吧營業時間到凌晨兩點,可能會影響休息;可能有噪音;可能有人喝醉鬧事;可能因為酗酒發生人命案件。考慮到晚上可能會比較吵,我就填了反對意見。
過不多久,酒牌局又發來公函稱:因為您對此執照提出反對意見,故而暫時仍未批準這個申請,我們將在某年月日舉行一個聽證會,您必須當場闡釋您具體的反對意見,供本局參考云云。底下是詳細的地址、時間以及行車路線等。公函說,如果的確不能來,要說明原因。現場使用英語和粵語兩種語言,如果不會的話,現場還會準備翻譯。
過了兩天,我又收到公函。里面有厚厚一大疊資料,是酒吧營業執照申請人提供給酒牌局和反對者的。在材料中,申請人承諾:裝修使用隔音材料,保證凌晨兩點之前打烊,如果這個時間之前沒有客人,就會提前打烊。他們會保證不讓客人喝醉,如果客人喝醉,他們會負責將客人送上車,且規勸客人不可高聲喧嘩。他們也提供了附近店面的酒牌情況,并列舉了最近幾年該地區的酗酒犯罪記錄。酒牌局也表示,未來如果出現糾紛或者訴訟,這些材料可以作為呈堂證供。
看到這個東西,我覺得也沒什么可以反對的了,于是認真回復了函件,表示我同意這個申請,并希望申請人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信發出去的第三天,樓下就開始裝修了。我這才知道,如果不是全體業主同意的話,這個酒吧是決計開不成的。
我在北京居住的十年里,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況。甚至,我都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的權利,不論是作為業主還是作為租戶。門面房基本就是開發商的小金庫,想干嗎干嗎,而且這事兒似乎跟政府也沒什么關系,審批執照也不會考慮業主的意見。
(文/賈 葭 據《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