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利
(河北金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河北 邯鄲 056000)
在河北西南部某縣城,有一塊平整好的土地用于居住小區建設,住宅樓多為六層磚混結構,三類建筑。經地質勘查,地基條件非常復雜,場地平整前為多沖溝丘陵地形,每座建筑下的地質條件各不相同。以其中一棟樓為例,樓座下面為沖溝,回填土為附近山土,無建筑垃圾,有機物含量很少,回填土厚度為13~16米,該層土含水率較低,具有不均勻性,濕陷性,自重壓密性等特點,未經處理不能作為基礎持力層使用。下層土較為堅硬,無軟弱下臥層。
由于松軟圖層很厚,采用不同的地基處理方案,對建筑成本的影響很大。若將填土全部挖出,然后分層夯實,工程量很大,工期較長,地基處理成本嚴重影響建筑經濟性。若采用灌注樁,負摩阻力將會導致樁長成倍增加,且應先處理地基的密實性,成本過大甚至會導致房產開發沒有價值。經過各種方案進行比較,最終確定先采用深層擠密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實度及承載力,然后采用強夯法進一步提高上層土的承載力,其經濟性在合理范圍。
3.1 擠密法分為成孔擠密法和夯實擠密法
由于本場地地基土質松軟,因而采用用夯實擠密法。通過樁機夯錘夯打帶有樁尖的鋼管,將鋼管逐步打入土中,樁管在下沉過程中,對四周土壤產生橫向作用,使原有土粒結構破壞,土粒向四周擠壓移動,從而將周圍土壤的空隙變小,密實度增加。成孔后在孔中填入灰土、素土、砂、石等材料分層夯實成樁,進一步擠密周圍土層。擠密樁與周圍松散土層形成復合地基,從而減少土壤濕陷量,降低沉降量,提高承載力。
3.2 強夯法為動力固結法
利用提升設備將重錘提升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重錘的強大動能形成的動應力和沖擊波作用于夯實土層,使軟弱地基迅速固結,將地基土振實、夯密,降低壓縮性,提高地基強度。強夯法適用于濕陷性黃土、低飽和土、回填土、粉土和粘性土等。重錘重量一般選用10~25噸,提升高度一般為10~25米,夯擊能根據夯實厚度可選100~400噸米,有效處理深度可達6~8米。在實踐應用中,隨著提升設備能力不斷增加,夯擊能不斷提高,有效處理深度隨著提高。
3.3 擠密法和強夯法采用的施工設備簡單易用,工藝方便,地基加固效果明顯,強夯法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工期較短,有良好的經濟性
4.1 擠密樁方案及實施
1)設計方案
擠密樁處理后要求樁體壓實系數不小于0.96,樁間土平均擠密系數不小于0.90,根據勘察報告提供的土質參數,經過計算和試樁確定方案如下:①采用沖擊成孔,沉管直徑400,孔深 17m;②成孔后,分次填入 3:7灰土,每段厚度 1.0m,分次采用重錘擠密;③布孔采用梅花形布置,孔間距1000;④建筑外墻輪廓外擴4.0m范圍內采用灰土樁,灰土樁輪廓線再外擴4.0m范圍內采用素土樁。
2)工藝過程
劃出樓座邊線及處理邊線—測放樁位—夯擊沉管打樁機就位—沉管至設計深度—拔管至地面—分層填入回填土料—1.5噸重錘夯擊6擊—拔錘至地面—重復上述6-8步驟—填土達到設計樁頂標高—用回填土封頂—樁機移位至下一樁位。
4.2 強夯方案及實施
1)設計方案
①單擊夯擊能2000KN.m,錘重16t,直徑2.3m,靜壓力38.5Kpa,落距12.5m。②單點夯擊次數按照夯擊次數與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并同時滿足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控制。或累計夯沉量不大于2.5m。單點夯擊次數不小于9擊。處理深度為5~6m。③布置形式采用矩形布置,夯點間距3.2m,隔行隔排夯擊,完成一遍后,推平從新設點夯擊,共三遍完成。④點夯完成后,推平進行滿夯,夯擊能1000KN.m,錘重16t,落距6.25m,單位面積不少于2擊,錘印搭接20~30cm。⑤建筑外墻輪廓外擴4.0m為夯擊范圍。
2)工藝過程
劃出樓座邊線及處理邊線—測放第一遍夯點—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起吊夯錘到預定高度后夯擊—測量夯坑深度—滿足要求后夯擊下一個夯點—完成第一遍后推平—測放第二遍夯點—重復上述步驟夯擊三遍—推平后進行滿夯—推平壓實。
1)根據試樁結果確定高程,按預設高程進行整平,地基處理完成后,地面標高處在基礎底部標高上500~700,若基礎有墊層,應減去墊層厚度。
2)甲方、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核對建筑邊線、處理邊線、樁點中心及夯點中心。
3)地基處理為隱蔽工程,甲方和監理應分別派專人全程跟蹤,記錄每個擠密樁孔深度、填土量、灰土比、錘擊數等;記錄夯錘重量,每個夯擊點每次起吊高度、夯擊次數、夯坑深度、夯深差等。
4)每個擠密樁或每個夯點按照要求施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5)施工中出現異常,及時調整方案。
6)施工完成一個月后進行檢測,本次實例經檢測密實度滿足設計要求,濕陷量小于50mm,承載力大于150KPa。
擠密樁和強夯法皆是有效的地基處理手段,其應用范圍廣泛,工程成本較低,處理效果明顯。在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類建筑,地基變形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更加敏感。兩種方法聯合使用,對地基處理效果更有保證,對民用建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JGJ79—0200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S].
[2]GB50025—2004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S].
[2]章林剛.強夯法處理地基的質量控制與施工管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