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江
新疆科技報,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最初接觸科技新聞報道,采寫的稿件常常被總編“槍斃”,或打回來重寫。終于有一回忍不住問總編原因,總編說,新聞事實沒問題,文筆還行,但缺少(新聞)由頭。沒有支點,阿基米德永遠撬不起來地球。
1)新聞由頭是科技事實與新聞報道的連接點
科技新聞與一般社會新聞的基本區別在于它的科學性。科學技術事實即使是客觀上已經發生了,但這個客觀事實能否構成新聞,成為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的新聞報道,仍需要一個連接點,一個重要的甚至是必要的條件。即選擇一個恰當事實作為新聞由頭,使要報道的科技事實中的新聞價值得以充分的挖掘和體現。
如納米科學剛問世時,科學家們對納米科學最通俗的解釋是:十億分之一是納米。納米科學是研究千萬分之一到十億分之一內,原子、分子和其它類型物質的運動和變化的學問。在這一尺度范圍內對原子、分子進行操縱和加工稱為納米技術。
如此這般別說是上世紀90年代,即使是在今天大部分人也不知所云,更別說讓人發生興趣,產生共鳴成為新聞。而有一則科技新聞報道,卻以納米技術專家應用此項技術所發生的事實為新聞由頭這樣寫到:
應用納米材料制造出來的“機器人”可在人身體血液循環系統中自由旅行。可做人體血液循環管道的清潔工,按指令消除血栓,也可到病灶處施藥或到器官病變處進行偵察拍照、采樣。總之,這種技術可以將人們以前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情節變成現實。
這篇新聞報道由于選擇了機器人在人體內旅行將成為現實——這一新聞由頭來報道納米科學,從而使這一專業的、鮮為人知的客觀科技事實中所包含的新聞價值得到了挖掘。通過報道人們知道納米技術的應用將影響人類未來生活;“應用納米材料制造出來的機器人可在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中自由旅行。”這顯然是將神奇的科幻情節現實化,讓人讀后興趣盎然,無形之中使新聞報道有了趣味性和貼近性。
2)新聞由頭是將科學技術事實的專業語言“翻譯”成新聞語言的最佳途徑
任何學科都一樣,由于其產生、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研究方法,甚至是學科文獻表述傳統的影響都會造成這一學科的專業術語獨特深奧,十分“專業”。但科技事實用其專業術語表述出來,保有少數專家及“圈內”或業內人士明白,那么它的新聞價值也大大折扣。
如:應用新型材料科學原理研制出的熱膨脹金屬材料和冷縮金屬材料。如果將此翻譯成大眾化的新聞語言;記憶金屬——雖然形象生動,能夠讓讀者明白這種新型金屬材料的一般特性。但如果這篇科技新聞報道選擇了一個精彩的事實用為新聞由頭,其新聞報道的新聞價值就大大提高。
“轎車應用這種金屬材料作外殼和保險杠,車行駛中被碰撞、無需進修理廠用重力擠壓的方式讓其凹陷部分恢復原狀,只需用噴燈將其加熱,便可復原,因為它是有記憶的金屬。那么是什么使金屬有記憶和智能呢?”
這篇典型的科技新聞報道,以撞車后記憶金屬的神奇作用為由頭,使新聞報道有了貼近性——把科技事實與讀者的距離一下拉近了。因為記憶金屬是一種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材料,離我們很遠,但汽車卻在我們身邊,這個關聯事實很容易讓我們興趣倍增。
3)新聞由頭可使相關科技事實報道的時效性增強,從而使科技新聞報道更加貼近讀者
在現實生活中科技新聞往往為非單純的科學現象或科學發現、技術應用成果等事件性報道,大量地經常出現在廣播、電視、報紙上的是非事件性科技新聞,往往離讀者的生活現有一定距離。
面對這樣的科技事實如果“據實報道”,“依實而論”,有可能就像讀者反映的“這張報紙上咋沒新聞?”但如果我們能在吃透科技事實的基礎上深入采訪,有意識地去選擇尋找一個恰當的關聯事件或事實作新聞由頭,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這里我們以《新聞科技報》(漢文版)2009年1月17日第一版上的一篇為例。題為《拜城鎮農民科技種植發大財》的消息,它的導語是這樣寫的:“同樣是西紅柿,秋季上市地每公斤批發不到一元錢,而在元旦、春節期間上市卻賣到了七八元錢1公斤。拜城縣城鎮的種植戶徐家合靠‘秋延種植’法種植西紅柿發了大財。”
從這篇報道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拜城縣城鎮推廣“秋延種植”技術已有4年,也是“近些年來”的事,但由于它的新聞由頭選擇的是秋天價格與元旦、春節時的不同,這樣就覺得它在時間上離我們很近,并且見人見事,知道有個徐家合的菜合靠這種技術致了富。另外,無論是西紅柿、茄子、辣子,還是菜農徐家合都要比“秋延種植”技術更讓我們熟悉,親切,使新聞報道有了貼近性。
4)如何尋找一個關聯事實作新聞由頭是技巧和經驗問題,通過在實踐中的為斷積累是可以獲得的。關鍵是要有一個理念,新聞由頭對科技新聞報道尤如杠桿力學中的一個支點,有了它才能撬起地球。
(1)由于科學技術專業性的特點,要獲得一個好的新聞由頭首先要學習這門科學理論或技術原理;
(2)在弄明白科技事實相關科學理論或技術原理含義的基礎上,具體在采訪上如何捕捉和選擇一個好的新聞由頭,與其說是一個技巧和經驗問題,不如說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即要堅持實踐的觀點,努力在實際采訪中下功夫,最起碼應將你遇到的問題老老實實地告訴被采訪人——學科專家,問一問專家能否拿出一個事實或講一個故事來說明這項科學成果的意義;
(3)無論選擇什么事實作為新聞由頭都必須明白新聞由頭都是輔助性的,起著幫襯和烘托作用,根本是為了使科技新聞報道內在的新聞價值得以挖掘和體現。也就是說不管選擇哪個點作為支點都是為了撬起地球。不能喧賓奪主。科技新聞報道尤其應當注意分析要報道的科技新聞事實其所包含的最大的新聞價值是什么,這一科技事實的發生說明了什么問題?我們應當根據科技呈實本身所最能說明和表現的問題來選擇新聞由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后果可能是與原違;
(4)最為關鍵的是科技新聞工作者要有一個理念——新聞由頭是科技新聞報道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必要的條件。這是一人意識問題。《新疆科技報》2011年3月11日第一版,共14條內容,除去照片、簡訊外,其中消息8條,有新聞由頭的只有一條。問該版責任編輯,這些消息連由頭都沒有,怎么上版刊發?編輯說,不一定非有由頭才能刊發或?沒有錯,單純的事件性科技新聞如美國航天飛機爆炸,其事件本身就是最大的由頭。但目前大量充斥版面多為非事件性科技新聞報道。這類科技新聞報道由于沒有新聞由而顯得枯燥、泛味,甚至讀者讀后會長嘆:怎么搞的,沒有新聞嗎?
總之,要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即成功的科技新聞報道新聞由頭是不可或缺的。要做有心人,只有有心人才可能積累和獲得選擇、發現新聞由頭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