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善祥 明 雯 高玉朋
(1.山東黃河工程集團第一工程處 山東 濟南 250013;2.濟南東郊黃河浮橋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108)
安全行車是車輛管理的主要任務和追求目標,也是每個管理者與駕駛員的共同心愿。要實現安全行車,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要通過正確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將愿望化為現實 ??刂评碚摼褪强茖W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 控制理論原理;實際就是通過前饋控制、執行控制、反饋控制這一系統管理工程來對駕駛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控制管理,亦即采取嚴格管理、預防控制的方法來進行管理,從而保證安全行車這一良好愿望的實現。
安全行車管理必須要有超前意識。一方面,要在前饋控制(即預防控制)上下功夫,明確控制要點、控制方法和控制目標。控制要點是對影響行車安全的人、車、法三個要素加以預防控制;采取的控制方法是執行嚴格的管理;控制目標是實現安全行車。因為我們知道出了事故再來嚴肅處理教育,已是失敗的管理方式。預防控制就是要對可能影響安全行車的各個環節和各方面因素,有預見地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加以控制,來降低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通過嚴格執行控制管理和反饋控制管理。將預防控制提出的內容和要求,嚴格有效地加以執行,從基礎管理上、作風培養上保證預防控制措施的執行。因此,預防控制是我們安全行車管理內容,而嚴格管理是我們管理的手段和基礎。
1)對人的控制。人是交通的直接或間接參與對象,直接參與者是指駕駛員,修理工和管理者是間接參與對象,其中的直接參與對象——駕駛員是安全行車中最主動最活躍的因素,所以對駕駛員的控制尤為重要。
(1)我們要從安全意識、駕駛作風、駕駛技術和駕駛適應性等方面采取了全面的預防控制管理。在安全意識方面,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學習和教育以及班前一分鐘教育活動(即發車前安全員對駕駛員進行“三交待”)。注重教育活動的效果,決不能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
(2)對駕駛技術一般及新招的駕駛員,在駕駛技術上、車輛三檢查上、例行保養作業上及駕駛作風上進行帶教,定期進行測評考核,不合格堅決不用。
(3)在駕駛作風方面,注重培養和控制駕駛員遵章行車的自覺性、對工作認真的態度,要求他們掌握自身的性格習性,掌握好自我控制能力。
(4)在駕駛適應性方面,對駕駛員在生理、心理上開展測試,結合行車業績的分析,對駕駛員作出評估和合理建議。
2)對車輛的控制。通過定駕駛員、定車、對車輛嚴格管理來降低故障率,嚴格杜絕車輛帶病運行。我們就要從車輛例行保養管理、維修管理、技術使用和車況檢查等方面實施預防控制。
(1)車輛例行保養管理方面,培養駕駛員認識到例行保養作業的重要性,嚴格按照作業內容要求做好例行保養,定期組織車容車貌和車況檢查,確保例行保養的質量。
(2)在維修管理方面,強力執行強制保養制度,管理人員要根據車輛的行駛里程和車輛狀況制訂維修保養計劃,保證車輛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嚴格保修作業程序,講究維修服務質量,加強車輛維修質量的檢驗檢測。嚴格對送外修理的承修方進行資質認定和選擇,嚴格驗收竣工的車輛。
(3)在技術使用方面,由于車輛技術不斷更新換代,要對駕駛員進行新車型的適應性培訓,使駕駛員盡快掌握車的技術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4)在車質車況方面,要認真落實好駕駛員出車前自檢、安全員抽檢、收車后自檢、這行之有效的三級安檢制度。這三級安檢就是前饋控制,前饋控制要具有超前性和預見性,對任何一檢,都要認真執行,確保車輛在良好的技術狀況下運行。
3)對制度的控制法即是管理方法。運用標準化、制度化的管理原理,注重信息反饋、融洽關系、事故違章處理和科學管理等方面來開展預防控制管理。
(1)在制度建設方面,要強調制度先行,制度的建立要有預見性、全局性和嚴密性,要以文字的形式記載下來并且制度要明確責任、工作標準和程序以及考核辦法等。
(2)在把握重點方面,抓好違章、事故、頻率高的駕駛員的重點管理,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重點的組織解決,對事故多發的路段和時間要重點加強管理。通過重點駕駛員的管理,事故違章警示錄來告誡大家,自我對照,引以為戒。
(3)在激勵機制方面,運用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通過樣板車評比、“三無”(無違章、無事故、無違反操作規程)駕駛員評比、業績考核等對優秀人員進行獎勵,以此帶動大家學先進,爭先進。
(4)在注重反饋方面,強調原始記錄的管理,注重定量分析,采取對策的效果分析,進行情況了解溝通,實行現場情況的掌握等方法做到以小見大,舉一反三,防微杜漸,從而來提高管理效果。
(5)在融洽關系方面,處理好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矛盾,適時改善駕駛員的工作休息環境,關心解決職工的疾苦和困難,營造團結、融治、活躍的氛圍來做文章。
(6)在事故違章處理方面。及時對原因、責任進行調查分析,嚴格按章處理,適時驗證整改效果,做到事故、違章“四不放過”。
(7)在科學管理方面,以提高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管理效益為目標來開展管理,例如開展駕駛適應性評估人體節律應用、電腦輔助管理等。要通過抓牢人、車、法這三個對安全行車的影響因素來建立預防控制的內容,實施嚴格管理的。
要制定相應的駕駛員的管理辦法,如駕駛員存在著心理素質不穩定、好勝心強、安全行車意識差、自我意識強烈、駕車經驗缺乏、緊急情況下應變遲鈍等影響安全行車的因素,所以必須在制訂駕駛員的管理制度,駕駛作風的端正和培養、車輛例保作業的帶教,道路情況的判斷分析及違章事故分析等方面,定期進行綜合考評,并與獎勵體系掛鉤。反饋控制是對前饋控制的效果進行監控、修正,使得目標在實現過程中不斷完善。同樣我們在注重前饋控制的同時,還注重反饋控制的運用,通過處理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完善控制管理的過程,最終達到實現管理的目的。
反饋控制的另一要點就是能夠建立有針對性地采取改進措施的機制。目的是對可能造成影響行車安全的駕駛員的行為,有針對的在安全法規、安全意識上采取重點教育及在駕駛技術上進行改進,從而完善對安全行車過程的控制。
規章制度是管理者管理意識、管理要求、管理方法的具體體現。建立健全各項安全行車管理制度是預防控制的基礎,也是嚴格管理的前提條件,用規章制度來規范我們的安全管理工作、規范職工的行為,是嚴格管理、預防控制工作的重點。在管理工作中,注意不斷尋找薄弱點,消除管理盲區,形成一套完整的閉環式管理體系。通過階段式的開展重點工作使得每個駕駛員明確各項工作的分工職責,應該怎樣做及做到什么標準,做好與做差有怎樣的結果。
安全是相對、暫時的,不安全則是絕對、長期的。人們日常生活、生產工作的各個領域都或多或少潛伏有危險因素,在一定條件下,事故便會發生,而在完全消除其誘發條件時,事故便可以少發生甚至不發生。我們安全管理者的工作內容就是做好其條件轉化工作。我們要時刻謹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將不安全條件因素轉化為安全條件因素,實現長期安全行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