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婭琳,王 苑,姚向陽,周 麗
(1.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林業局檢疫站,貴州 興義562400;2.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興義562400)
任豆(Zeniainsignis Chun)學名翅莢木,俗稱砍頭樹,為蘇木科砍頭樹屬,速生陽性喬木樹種,屬于我國三級重點保護樹種,是我國華南石灰巖地區的特有樹種,主要分布于我國中亞熱帶與南亞熱帶的巖溶地區。任豆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干旱瘠薄的條件下也能生長。由于任豆萌芽性強,淺根性,側根粗狀發達,穿透能力強;可在石縫中生長,能固氮且耐干旱瘠薄,能在光石山上表面最高溫度達70~80℃的條件下成活。據相關資料顯示,任豆是我國南方綠化石山的優良速生樹種,抗病蟲害能力強,樹干通直、樹皮薄、出材率高。任豆樹干通直可達30~40m,胸徑可達1.5m,生長迅速,萌芽力強,適應性廣,材質堅硬,紋理通直。任豆也是主要的用材樹種,種植任豆不僅可以獲得較高的生態效益,還可取得到較高的經濟價值。
任豆作為我國特有種,現狀稀有種。由于長期采伐利用,大樹日益減少,急待保護。天然林資源已遭到嚴重的破壞,嚴重的生態環境已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劇、水資源短缺、生物棲息環境惡化及石漠化加重等。興義市自2002年退耕還林工程至現在,總造林面積12470hm2,主要造林樹種為柏木、桉樹、花椒、桃樹、李子、金銀花等,但沒有對任豆進行栽培和種植,對任豆的深加工還處于空白。據2011年對苗圃地的統計,興義市共50家左右,共種植苗木122.67hm2,主要育苗樹種為柏木、桉樹、花椒、桃樹、李子、梨樹等,對任豆育苗0.07hm2都不到。對任豆的深加工更是沒有。
到目前為止,興義市人工種植任豆還處于空白,南方很多省市都已大面積種植。如廣西、廣東、湖南、云南等省,并對任豆生態學特性及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進行了研究。在其他很多省份還對任豆的生物學特性、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等方面作了研究調查,并推廣任豆作為退耕還林工程中的造林樹種,如廣西來賓市到現在全市人工種植任豆已達到3000hm2[1]。而興義市到現在為止,只有1982年及1989年由黔西南州林科所胡文新對任豆的生態學特性及栽培技術作了初步試驗,試驗表明,就種苗生長來說,能完成正常的生育期,并能適應興義的氣候條件。任豆也表現出了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和易于繁殖的特點[2],但沒有對其進行推廣。目前興義市對任豆的探索、研究和推廣處在零水平位置,沒有創建綠色生態市總體規劃,對任豆的研究和推廣認識不夠。
興義市位于貴州省西南部,東經104°32′~105°11′,北緯24°38′~25°23′,全市總面積2915km2,與滇、桂、黔三省(區)相接壤,并且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八縣一市”中興義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重地,是中心。
興義市地形復雜,屬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區,境內地勢連綿起伏,西北較高、東南地勢偏低,河流縱橫,喀斯特地貌顯著。興義市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1℃,最低氣溫4.5℃,最高氣溫30℃左右,年均降水量1500mm左右,終年氣候溫暖濕潤,無霜期達300d左右。這樣的氣候特征,對石漠化地區森林植被稀少、森林生態系統退化和巖石裸露率高的地區發展石漠化治理和改善興義市生態環境、促進興義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興義市具有發展任豆的土地資源優勢。興義市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區,萬峰林風景區及馬嶺河峽谷是興義典型喀斯特地型,是貴州省天然的地質公園生態旅游區,對這樣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生態恢復重建有重要作用。興義市有林業用地面積12.67萬hm2,石漠化程度高,興義市現有石漠化土地8.17萬hm2,可造林石山面積大,發展種植任豆空間巨大,在土嶺面積有限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好石山資源,大力發展任豆種植業,既可以改善石山區生態環境,又可以發展林業產業,增加石區農戶的收入,同時可加快興義市林種結構調整步伐,改變單一林種結構。興義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氣候資源的優勢有利于發展任豆種植。
興義市具有豐富的勞動力。全市人口81.3萬人,全市城鎮人口29.8萬人,農業人口51萬余人,占總人口的63%,這樣的勞動力市場,完全可以滿足發展任豆種植業及加工業的需要。發展任豆產業,不僅能給興義市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同時也是解決興義市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興義市分布有大面積的石灰巖,因為石灰巖構造、自然風雨及人類活動干擾的影響,造成興義市石灰巖地區漏水嚴重,成土困難,土層淺薄,保水保肥性能差。因此,石灰巖分布地區是興義市主要的造林困難地帶。
任豆的生態學特性決定了它適合石山巖溶地區的生長。在興義市石灰巖地區種植任豆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和改善生態環境,更加有效地防止石灰巖地區的石漠化傾向,對重建退化的森林生態系統有很好的作用。
任豆可作短周期工業紙材林,任豆木材熱值4207kCal/kg[3],燃燒煙少,火旺,枝椏可作薪柴,營造薪炭林,采用頭木林作業可獲薪炭,材用雙高產。任豆葉子可作稻田綠肥,嫩葉可直接喂豬、羊、牛,枝還可放送養紫膠蟲[4]。任豆是速生樹種,生長快,一般種植5到8年木材即可砍伐,可兒用作短周期工業用材林和營造薪炭林。任豆木質素含量很低(20.35%),綜纖維素(48.72%)和戊聚糖(25.65%)含量高于馬尾松而與速生桉樹和楊樹接近,是優良的紙漿闊葉樹種[5]。
任豆木材質地好、對病蟲害的抗性強、生病少、木材紋理漂亮,耐水性好,浸水后不開裂、不變形;可廣泛應用于煤礦坑木、建筑、裝修、家具制造、交通運輸等行業。據不完全統計調查,任豆也是一種理想的人造板生產原料,在很多木材加工廠已用任豆作為人造板原料。任豆木材還可適應普通或特種功能纖維板、刨花板和單板層積材的生產等。任豆樹葉的作用也很大,樹葉內蛋白質含量很高,葉的營養成分豐富,味道好,可作為牲畜食用的木本飼料之一。另外樹葉還可用作農家田基肥或漚制堆肥。枝干還可放養紫膠蟲及培養多種食用菌[6]。興義市石漠化地區生態環境差,在石灰石地區經濟文化水平落后,發展緩慢,土地資源少,人們對石山土地的過度開挖,使得石灰石地區的生態環境更加脆弱,水土流失更加嚴重,環境更加惡劣。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鼓勵人們在石灰巖地種植任豆是協調本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可改善惡劣的生態環境,同時還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對任豆的認識不夠,宣傳力度不夠。在石山區沒有任豆樹種植,對任豆的生態學特性及栽培技術試驗少,沒有經營模式,石山區廣大農戶對任豆的認識不夠,沒有建設示范基地,缺乏科學的種植理念和管理技術,對任豆樹的生態、經濟、社會功能的發揮尚屬空白。這樣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無法實現任豆經濟效益。任豆作為石山造林樹種,還沒有得到廣大林業種植戶及相關林業部門的重視,對其產量、經濟價值等的認識不夠,種植任豆的積極性不高。因此,也沒有專項資金作以籌集,對任豆研究工作難以進行。
5.2.1 加大宣傳力度及資金投入
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大力宣傳任豆在林業造林中的作用。在興義石漠化面積大、治理難度大、石灰巖恢復生態難度大等情況下,要加大其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生長特性等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種植任豆的效益所在,調動廣大人民群體種植任豆的極積性。
要使任豆作為退耕還林和珠防工程的主要樹種,使任豆產業在興義得到大力發展,必須要得到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大力給予政策扶持,在土地利用、發展規模、經濟扶持、政策補助等方面要得到全力扶持,把發展任豆樹種植作為石漠化治理的優先樹種來考慮,并按照打造興義市珍貴鄉土樹種產業基地來經營和發展,做到發展有政策,產業有規模,生態得改善,群眾得實惠,經濟得發展的良好林業產業。
5.2.2 種苗培育和基地建設
良種是種苗培育壯苗和造林成敗的關鍵,有了好種源,對培育優良苗木才有保障。因此在興義市地區現有種源稀少的情況下,保護好現有優良種源,為造林作好基礎,是培育優良苗木和鄉土樹種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建設任豆無性系繁殖苗圃地也是解決苗木生產的有效方法,這對加快良種基地建設步伐和為大面積造林提供良種壯苗保障。
5.2.3 加強育苗基地建設技術的管理和綜合利用
通過加強育苗基地建設技術的管理和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廣育苗基地的集約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種植模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導種植農戶學會用科學的管理方式種植任豆,加強種植農戶任豆的種植技術培訓,為種植任豆農戶大面積種植提供技術支持,改變目前興義市種植任豆空白的管理經營模式。
任豆作為興義市珍稀的鄉土樹種,它的發展潛力很大,對大面積種植應考慮任豆的其綜合利用價值。針對這種情況,可在興義市發展任豆木加工企業,直接將任豆原木加工成各種中、高檔家俱等任豆加工產品。對任豆樹葉可以作為飼料加工,作為豬、牛、羊等的飼料,發展任豆養殖業。而且任豆樹椏樹枝粉碎后還可以作為種植香菇、蘑菇等各種食用菌;發展種植業、開發膠黏劑和阻燃材料等新型材料[7]。加強對任豆各個部位的綜合利用,充分利用任豆活性物質在日化、食品、醫藥等領域的開發利用。
任豆樹是興義市的珍貴鄉土樹種之一,要大力加強任豆樹的種植和保護,加大任豆能源技術研發力度,大規模良種育苗技術,促進任豆的種植技術的發展,以提高種植農戶對任豆管理科學文化水平。同時發展任豆樹的種植有助于解決興義市農業勞動力就業和推進退耕還林工程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興義市大面積種植任豆樹也是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1] 劉定朗.來賓市珍貴鄉土樹種任豆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1(7):210~211.
[2] 胡文新.任豆育苗試驗簡報[J].貴州林業科技,1983(3):31~33.
[3] 趙瑞峰.石山造林速生樹種——任豆[J].廣西植物,1982,2(2):99~102.
[4] 侯倫燈,李玉蕾,李平宇,等.任豆樹綜合利用研究[J].林業科學,2001,37(3):139~143.
[5] 簡 興,苗永美.任豆的利用價值與造林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5(6):28.
[6] 范靄萱,梁兆彥.值得開發利用的木本飼料——任豆樹[J].1995,11(2):20~23.
[7] 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廣西來賓創建綠色生態市總體規劃[R].長沙: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