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萍
(廣東省佛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廣東 佛山528000)
佛山市作為廣東珠三角經濟開放城市,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其空氣環境污染進一步加劇。據佛山交警支隊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佛山汽車保有量每年增長10萬輛左右。2007~2010年間,累計上牌量達到45.5萬輛,也就是說,佛山的汽車保有量在短短的5年里翻了一番。而2010年,佛山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量為54.5輛,遠高于中國平均水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8月26日,佛山汽車保有量已達99.99萬多輛,按照每天上牌400多輛的速度,佛山汽車保有量目前已突破了100萬輛大關。
佛山市中心城區在經過建筑陶瓷、有色金屬、印染、紡織等行業搬遷和提升改造之后,禪桂中心城區的汽車尾氣污染已經超過了工業污染,城市空氣污染的現狀已經轉變為以汽車污染為主,采取何種措施減少和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排放已成為佛山市環保部門及相關部門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機動車尾氣成分非常復雜,有100種以上,其中以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鉛(Pb)、苯并芘(BaP)和顆粒為主。機動車發動機每燃燒1kg汽油,消耗15kg新鮮空氣,排出150~200g CO,4~8g HC,4~20g NOx以及少量的四乙基鉛。這些污染物不僅污染環境,對人體也有巨大危害。
空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空氣污染物濃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兩個:污染物質的排放量;氣象條件。
對生活在禪桂中心區的市民來說,最直觀的大氣污染感受,恐怕不是過去高聳冒煙的煙囪,而是一些“墨魚”車、老舊車排放的汽車尾氣。而汽車排放污染中,污染大戶無疑是沒有綠色環保標志的黃標車以及其他老舊汽車。此前佛山市進行了一次限行測試,在2d內禁止非綠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汽車在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內通行。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從這一測試結果情況看,黃標車限行后機動車污染物CO、VOC、NOx、PM10排放量分別削減29.1%、37.7%、46.0%、39.6%。從車流量分析來看,黃標車限行后車流量較限行前減少7.15%。車流量的減少幅度明顯少于污染物排放的減少幅度,從這組數據看,黃標車似乎已經坐實了汽車中的“污染大戶”,黃標車的尾氣排放高于綠標車5~20倍。如果佛山20萬輛的黃標車淘汰以后,環境會好很多。
機動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為產生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產生酸雨、黑雨等現象;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造成各種疾病,嚴重損害呼吸系統,并且具有很強的致癌性。截至2011年8月底,佛山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100萬輛,迅速增加的機動車進一步加重了尾氣污染物排放,佛山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已經轉變為以汽車污染為主。由于機動車排氣口通常在0.5m高度,加之佛山市城區道路兩側都是高大建筑物,排放的污染物難以擴散,而且時間相對集中在每天的7:00~20:00,剛好是人們活動和出行的高峰時段,因此對人們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佛山市具有珠三角比較特殊的地理特征和氣象特征,珠三角西部清遠到佛山三水區、佛山禪城區、佛山南海區、江門、新會、斗門形成了氣象學意義上的污染集中帶,形成了珠三角區域整體的污染累積,也是造成佛山市空氣污染物濃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特殊的氣象因素還會使灰霾、臭氧等大氣污染問題在佛山市空氣污染中更加突出。
從2010年佛山就已出臺一系列文件、措施以解決機動車污染問題。第一,佛山和珠三角其他城市一道,率先對上牌新車(汽油車)實行了國Ⅳ排放標準。第二,黃標車分階段限行。目前已實施的是從2010年9月1日起,每日7~9時、17~19時禁止沒有綠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的汽車在佛山大道以東、一環(東線)以西、魁奇路以北、海八路以南區域內通行(上述道路不在限行范圍內)。而2011年元旦起這些路段的限行時間將延長為每日6~22時。第三,佛山已經要求車輛必須領取環保標志才能過年審,并且在各個機動車檢測站推廣了工況法排氣檢測。作為佛山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的一項重要措施,工況法排氣檢測可以根據汽車在道路上行駛的特點,通過模擬汽車在道路上實際行駛的狀況進行排氣檢測,其檢測結果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在用汽車的實際排放狀況。
鑒于汽車尾氣已經成為佛山空氣污染的頭號元兇,建議下一步污染控制工作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突出對機動車尾氣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落實二氧化硫減排措施,并加快珠三角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治,力爭通過多種污染物聯合防治來應對目前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減少區域整體的污染排放,最終達到空氣質量逐步改善的目標。建議從以下方面加強治理。
(1)控制新車源頭。嚴格執行國家第三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定期公布環保車型目錄并加強宣傳,公共交通和公共事業新購車輛選型時須優先選擇油、氣雙燃料汽車;建立新車環保目錄核查制度,嚴把新車登記入戶關;對未達到國家規定新車排氣標準的車輛不予辦理登記手續。
(2)對在用車的排氣污染控制重點應放在出租車和公共汽車上。出租車和公共汽車,在市區的行駛里程最高,為重點控制對象。控制公共汽車的排氣污染措施不能限制其出行,而應使用低排放水平的發動機,在大力提倡公共交通的同時,降低其污染排放。對于出租車的排放控制,可以提高出租車的更新速度,或增加對出租車的檢測頻率,監控其排放,以及時對排放超標準車輛進行維修。
(3)在市區各路段建立機動車遙測系統。在道路上用紅外儀遙測CO、CO2、HC,用激光、紫外儀遙測NOx,可以迅速地獲得大量機動車的實際排放數據,并將高排放的汽車識別出來,然后要求其進行凈化措施,使尾氣排放合乎要求。
(4)逐步淘汰高污染排放車輛。對排放量大、濃度高、排放穩定性差、尾氣排放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的高排放車輛,通過加強日常監督執法力度、采取有條件的控制行駛措施,促進車輛淘汰更新。
(5)大力發展電車、LPG等清潔燃料車。采用LPG等替代燃料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有效減少CO、HC和顆粒物的排放,對CO、HC減排幅度分別達到80%~85%,還可延長發動機壽命;發展電車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大幅度減少NOx、CO、HC和顆粒物的排放。
(6)改善道路交通狀況,采取科學的交通管理可以減少堵塞。提供良好的運行狀況,對控制機動車污染非常重要。采用如地鐵、電車、公交車、自行車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分散交通的需求。
(7)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8)搞好道路綠化工作,增加常綠樹的面積,有條件的路段推行立體綠化,以增加對尾氣的吸收,減少尾氣污染。
[1] 金小山.廣州市機動車尾氣污染現狀及控制措施[J].交通節能與環保,2009(3):20~23.
[2] 郜 明,王丹丹.我國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對策初探[J].科技資訊,2007(25):143~144.
[3] 李曉玲.汽車尾氣已成佛山惠景污染最大元兇[N].南方日報,2010-04-30(FC01).
[4] 王 鵬,羅 林.尾氣污染猛于虎 佛山之聚焦“汽車污染”[N].廣州日報,2011-08-11(FSA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