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紅飛
(湖北省武鋼集團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環保部,湖北 武漢436002)
隨著全球鋼鐵企業的發展,能源開采過量、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高能耗和高污染成為鋼鐵企業發展中的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如何做好環境管理工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全球,人們都開始在環境管理方面探索,希望可以找到一條良性的環境循環發展之路。日本是研究這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我國的鋼鐵企業開始研究環境管理比較晚,技術不夠先進,環境污染也更嚴重,為了避免出現“先污染、后治理”的惡性循環,可以在借鑒其他發達國家治理環境經驗的基礎上,做好我國的鋼鐵企業的環境管理工作。
在我國人們對鋼鐵企業的普遍認識是“能耗高、污染重”,這也確實是我國大多數鋼鐵企業存在的問題。在鋼鐵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對煤炭和電力用量很大,因此造成大量的碳氧化物和粉塵污染。近幾年我國在環境治理方面加強了要求,鋼鐵企業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是和發達國家比起來,我國在節能降耗、治理污染方面還做得遠遠不夠。
現在,環境的惡化已經相當嚴重,很多環境危機正在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在這一情況下,全球開始提倡環境經營理念,這一綠色理念始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但是具體的應用和發展日本做的最好,很有代表性。
日本的各個企業對于環境經營戰略非常重視,他們認為企業要長遠發展,就必須運用科學的環境經營理念。因此各企業始終追求清潔生產和尋找可替代新能源,注重環境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盡可能的減少環境污染和對傳統能源的消耗。日本的大型鋼鐵企業新日鐵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
在新日鐵,建有完善環境經營管理體系。設有專門的環境事業部,確保對企業內部環境管理實施有效監控,新日鐵的環境管理制度納入了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在原料品質、污染排放、環保檢查以及技術交流革新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積極的技術改革是新日鐵環境經營的重要步驟。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分階段淘汰落后設備,之后不停地進行技術改革,提高副產品的再利用和余熱、煙氣等的回收利用,同時也建立了相應的廢棄物回收系統,最大限度的減少能耗,現在新日鐵的能源總利用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幾。
近二十年來,我國也注重鋼鐵企業環境污染的治理,我們以現代化鋼鐵企業寶鋼為例來說明。
寶鋼是我國十幾年來新建的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的鋼鐵企業,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都很受歡迎,企業收益也很可觀。寶鋼在建設之初,就堅持走低碳環境經營路線,是我國綠色產業鏈建設中的模范。寶鋼首先從產品源頭進行控制,實行綠色采購政策,對供應商的環境經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益于上游產業環境保護理念的發展。同時寶鋼也注重新能源的開發,不斷拓展供貨渠道,其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選擇供應商的優先條件,這種通過供應鏈中進行環境經營的管理體系在帶動全社會低碳發展方面起了積極地作用。寶鋼在新產品的開發上,也是首先考慮對環境的影響,產品的生產必須以符合環境經營理念,符合世界標準和行業科技進步潮流為宗旨。在管理制度上,寶鋼針對環境經營設立了專門的考核制度,讓企業人員在思想上真正樹立起環境保護的觀念,自覺履行環保責任,打造寶鋼低碳經濟時代,正是寶鋼的這種先進的管理理念,使寶鋼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鋼鐵企業,實現了企業和社會的共贏。
鑒于社會的大氣候和人們對自身生存環境的重視,鋼鐵企業走環境經營之路是必然的。只有做好環境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最終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上文提到的幾家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給出了很有借鑒性的環境管理經驗,但是從宏觀環境管理考慮,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
我國正處在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階段,有著大量的鋼鐵需求,這種需求會引發企業生產力的擴張,而這種擴張勢必會引起礦產資源的的大量開發,如果過度開采,資源枯竭將為期不遠。為了避免未來資源緊張的情況,從鋼鐵企業的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就要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各地區應該根據各地區的不同情況,科學合理的進行開發,同時拓展原料供應渠道,降低國內資源消耗。對于生產遺留的尾礦,應妥善處理,不要引發次生污染。同時對于歷史遺留的環境污染問題要制訂修復保護計劃,使企業環境和社會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對于鋼鐵企業來說,任何一個生產的環節都可能造成環境污染,要杜絕這種現象,就要在關聯企業之間構建綠色產業鏈,只有各關聯企業間加強合作,才能從從礦石原料的采運供應,到清潔生產過程中的低碳排放,再到客戶端廢棄資源的循環回收形成一套完整的環境經營體系,不但有助于我國產業結構結構的優化,還促進先進技術的引入和技術創新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國的市場經濟向國外敞開了大門,市場的競爭力更加激烈,走出國門,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鋼鐵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和挑戰。不但要在生產技術上超越別的國家,還要加大環保建設力度,實施環境經營,符合和超越國際的綠色經營理念,才能使我國的鋼鐵制品在市場上站住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總之,鋼鐵企業要獲得長遠發展,進行科學地環境管理是必由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產能的最大化利用,緩解資源緊張、人類生存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既是對鋼鐵企業的發展,也是對子孫后代的生存有著重要意義的地方。
[1] 朱新玲,黎 鵬.武漢城市圈可持續發展能力綜合評價[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125~128.
[2] 王麗英.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綠色鞍鋼[J].中國設備工程,2005(3):17~19.
[3] 牛琳霞.新日鐵清潔生產的發展[J].武鋼技術,2007(8):45~50.
[4] 林 丕.要喚起我國企業對環境經營的重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