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勝,郭生林,貢建平,蔣敖風
(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鎮農服中心,江蘇 句容212404)
茅山鎮地處蘇南丘陵山區,屬革命老區,緊鄰享有紅色經典道教圣地美譽的國家4A級風景區——茅山風景區,面積81km2,人口近3萬人,所屬的句容市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并于2011年獲得全國鄉村旅游及休閑農業示范縣的殊榮。茅山鎮鄉村旅游一直在該市處于領先地位,2011年共接待游客13萬人次,實現各類銷售收入2750多萬元,形成了鄉村旅游茅山模式。鄉村旅游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模式及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如何破解產業發展的瓶頸,使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是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索的課題。
茅山鎮鄉村旅游產業萌發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屬于自發形成的階段。主要得益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效農業規模化的推進,茅山在90年代形成了3大高效農業優勢主導產業,葡萄苗木和優質茶葉,尤其是丁莊葡萄,1998年規模超萬畝,并于2003年榮獲江蘇省名牌產品。在長三角周邊城市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自發前來采摘的游客逐年增多。其次是一些釣魚愛好者和踏青的游客,看中茅山的生態優勢,由于地處蘇南丘陵地區,水體和山未受污染,是長三角地區的唯一一塊凈土,這些游客通常以散客為主。
到了2008年,以農家樂旅游快速發展為標志,一些來本地投資高效農業的工商資本開始投資農家樂餐飲和休閑園,大小共30多家,市場定位以高中端為主。土地流轉面積超過333.3hm2,規模33.33hm2以上7家,以怡景灣度假村為例,占地面積53.33hm2,建筑面積達6000m2,達4星標準,建有水上高爾夫及垂釣中心。人工湖面積23.33hm2,并通過國家AA級景區認定,擁有接待大型會議的能力。
此外桃花島、九龍山莊、櫻花島等各具特色,投資多在500萬元以上。原來投資高效農業的工商資本也在原有基礎上,開始轉向鄉村旅游業。同時發展餐飲業和休閑觀光業,種植面積較大的農戶通過開辟采摘園,加入鄉村旅游的行列向旅客開放,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從2010年開始,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高效農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增大。面對農產品銷售困難的形勢,政府開始主動介入鄉村旅游產業,著手制定產業規劃,并提出了把鄉村旅游業打造為茅山經濟的支柱產業,制定了《東方紫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劃》,于2011年10月通過了鎮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認定。東方紫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總面積達2000hm2,集高效種植、休閑觀光、科教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有桑葚采摘區、紫酒文化區、茶文化休閑區、葡萄采摘區及一個接待中心。國內唯一的以桑葚為原料的紫酒企業——句容市東方紫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紫酒系列暢銷全國。
園區實現了高效農業向休閑觀光型農業轉型。園區建設了茶藝館、小型高爾夫球場等設施,全面拓展鄉村旅游的內涵,大小休閑項目達20余種,采摘葡萄品種20多個,桑葚及各類鮮果品種20多個,可謂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茅山鎮政府成立了春城鄉村旅游有限公司,統籌茅山鎮的鄉村旅游的建設與規劃,形成政府主導,規劃先行,投資多元化的運行機制,把全鎮作為一個大景區來建設的理念,整合現有資源,形成合力,在此基礎上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線路,形成品牌。
茅山鎮地處蘇南丘陵山區,屬革命老區,地勢起伏較大,森林覆蓋率達27.4%,水面達466.6hm2,高檔苗木種植面積達933.3hm2,葡萄面積達800hm2。擁有天鵝、白鷺、斑鳩、鴛鴦等30多種國家二級以上保護鳥類。茅山長青通過有機食品認證,葡萄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境內無污染源,大氣、水、地壤均具備食品生產條件。茅山距南京、常州、鎮江均在50km之內,地處經濟發達的長三角中心地帶,緊臨國家4A級風景區——道教圣地美譽的茅山風景區,旅客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
茅山鎮交通便利,東距揚溧高速25km,北距滬寧高速入口30km,距南京碌山機場45km,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寧常城際線路貫穿境內,鎮內交通四通八達。
茅山鎮擁有以葡萄、苗木、桑葚、金銀花、茶葉主導產業的高效農業,構成了觀光采摘游的基礎的同時,生產的特色農產品也是游客爭相購買的旅游產品,如東方紫酒、茅山長青茶、葡萄、金銀花、茅山老鵝。境內豐富的物產為特色菜肴的打造創造了條件,如桃花島的魚宴,以春城所產的有機魚為主打品種。有桂魚、大閘蟹、鰻魚、黑魚、黃鱔等10多種特色魚類。還有以山珍野味為特色的農家土雞、山筍、老鵝以及農家種植的各種有機蔬菜、紅薯、南瓜。
由于自然風光秀麗,在建設景點的同時,超前建設了一批餐飲和住宿設施,起點較高,具有文化品味的特色。擁有了大小鄉村旅游企業30多家,擁有床位500多張,餐位3000多個,大多依山傍水,綠樹成蔭,或具有江南園林風格,或具有山村特色,菜肴也經過多年積累,各家具有一批地方特色的招牌菜,對游客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富有地域特色的鄉土民俗文化挖掘是豐富鄉村旅游內涵,避免同質化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茅山鎮具有豐富的鄉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為朱巷馬燈,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目前正申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茅山鎮做了搶救性挖掘,已開始在舞臺表演,鄉村旅游改變了處于困境的文化遺產。此外,據調查茅山鎮當地龍船調已幾近失傳,可以考慮通過重新加工在舞臺上進行表演。國家工藝美師石見松的剪紙藝術曾被央視報道,因此進一步挖掘鄉土文化元素,是茅山鄉村旅游業一大特點。
茅山鎮鄉村旅游產業是建設在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的基礎上。農業科技對鄉村旅游產業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表現在綠色優質產品的生產上,丁莊葡萄創立了蘇南丘陵山區巨峰控產栽培模式,采用水平網架栽培,投入大,技術含量高,所產葡萄風味佳,在江蘇省內首屈一指。茅山長青茶也是地理標志產品,制作技術含量高。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也注意了對原生態的保護,主要表現在將許多丘陵崗坡地的樹種列為公益林保護,并在保護中有所利用。櫸樹作為鄉土樹種得到了很好的開發,茅山鎮櫸樹種植面積達533.3hm2以上,被譽為中國櫸樹之鄉。其他如野生葛根,由于得到很好的保護及開發,葛根茶已成為茅山旅游的特色產品。合理保護資源同時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在開發觀光功能的同時,利用科技進行開發,是茅山鄉村旅游產業的又一特點。在小流域合理的過程中,為了保持原有風貌,盡量保持河流的曲折走向,并減少了建造流水壩等認為痕跡過重的傾向。茅山鄉村旅游的科教功能也是建立在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上,如小康公司的工廠化育苗是學生喜愛的景點之一。
在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與市場是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鄉村旅游的發展,涉及到各方面的關系和利益。特別是公共產品供應不足,主要是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某一個企業很難達到的。在現有土地經營承包制的模式下,鄉村旅游企業的擴大經營,涉及到土地流轉,沒有政府的參與是很難實現的。
政府對鄉村旅游的干預還表現在整體規劃中,如何把分散的景點有機整合成一個景區,避免惡性競爭,把整個茅山鎮作為一個大景區對外推介宣傳。茅山鎮采用成立旅游公司的形式,吸引多方參與投資的形式。目前財政對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占主導地位。通過鄉村旅游增加的地稅來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環。在目前不出售門票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稅收來彌補。
茅山鎮鄉村旅游投資主體以工商資本為主,其中餐飲、住宿,以及各類主題觀光園區,約有60多家。農民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依附于這些企業,開辦一些采摘園及小型餐飲業,在利益分配上處于劣勢,獲益較少,但農產品售價提升明顯。政府鼓勵農戶和合作社參與鄉村旅游,近年來共有20多戶農戶開設農家樂餐館,使鄉村旅游真正成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讓農民得到實惠。
從旅游產業結構看,旅行社是依法成立的專門從事招攬、接待旅游者,組織旅游活動,收取一定費用,實行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旅游企業,是旅游業的龍頭,既是產品設計者、組合者,也是旅游產品的營銷者,在旅游產業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茅山鄉村旅游與旅行社合作程度還不高,從目前的游客構成看自駕游占60%以上,旅行社只占10%左右。主動與周邊各大城市的旅行社合作,把鄉村旅游融入句容大旅游的框架與格局,成為2個國家4A級景區的一個補充,在設計旅游線路時,把茅山鄉村旅游作為一個景區。讓鄉村旅游吸引本地以外的客源,與各地旅行社的合作非常必要。
本文針對茅山鄉村旅游模式的形成,以及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思考與探索。鄉村旅游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新型產業,它的發展正步入成熟期,并必將進一步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使產業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1] 田 蘭.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的定位思考[J].經濟視角,2007(5):27~28.
[2] 李炳義.旅游經濟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3] 趙西平.旅游市場營銷[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