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紅偉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 云南 麗江 674100)
目前,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趨勢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融會大、中型企業、機構和組織的政府管理信息平臺、公眾信息服務平臺、企業經營信息平臺、行業管理與交易平臺等綜合服務分支,逐步實現商業、貿易、政府信息方面的系統化與綜合化。這就需要既具備先進的信息管理知識又掌握信息技術的綜合人才。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社會向各大高校提出了人才培養方面的新需求。
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率先創辦了 “經濟信息管理”專業,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把原來的經濟信息管理、信息學、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統、林業信息管理等專業合并為管理學學科門類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以下簡稱信管專業)。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信管專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國內眾多高校都開設有此專業。但是不同的學校根據各自對該專業的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辦學條件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和流派,出現了各式各樣、各具特色的信管專業。在這些已開設的專業中,有偏重于計算機方面的,有偏重信息情報的,還有偏重經濟信息管理的,所開設的課程也多種多樣。我校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于2010年開設申報了新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至今已有10級、11級兩屆學生,由于信管專業是一個綜合性的新專業,我校又屬特殊的三本院校,故而在信管專業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
三本院校是一類特殊的高等院校,在管理模式、教學對象、教學要求等各方面都有別于一般的高等院校,故而三本院校也應該摸索出一條建設具有三本特色的信管專業道路。筆者自我校新專業申報以來就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三本學院的信管專業應該培養出一些什么樣的人才?本文將通過信管專業的性質、行業崗位、技術學習、理論研究四個方面來論述筆者對三本院校信管專業的培養目標的思考與廣大讀者交流討論。
一般認為,信管專業是多學科交叉的邊緣性學科,涉及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行為科學、運籌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內容。同時,該專業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服務能力。在課程設置上,還需要注意課程的更新問題,這些都使得該專業有很多有別于其他專業的特點。
在教育部1998年的專業目錄中,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這樣確定的:“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p>
然而三本院校不同于一般高校,其專業建設的定位又是什么呢?所從事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方面的工作是其全部還是部分?是組織領導還是具體實施?以系統開發為主,還是系統應用主?側重信息技術理論研究,還是信息管理理論的掌握?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對信管專業培養目標的規定信管專業是適合于全行業的。至于崗位,“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這也就是說,本專業可以做系統分析工作,系統設計工作,系統實施管理或者評價、評估等工作。那么對于三本院校的學生而言具體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呢?
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將信管專業適合的工作分為兩個方面:系統開發和系統使用。目前自行開發系統的單位組織已經很少了,多數通過專門的軟件公司來開發,這時,信管專業的角色應該是開發公司與本單位組織之間的中間人。況且,不論是在軟件公司里做開發,還是在本單位做開發,與軟件專業的、計算機專業的人相比,多學科交叉的信管專業的人是沒有優勢的。再者,三本學院的學生普遍基礎差、理論技術的教學要求低,培養方針偏向應用。基于此,信管專業更多的是系統的使用。準確地說,信管專業在組織中的角色應該是信息分析與處理。作為系統的使用者,信管專業所應承擔的是現有系統的管理、使用以及數據的整理、分析和挖掘,新系統需求的提出等工作,是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參與者,而不是主導者。
因此,筆者認為,就崗位而言,信管專業應該是“能文能武”的,“文”指的是信息管理,主要是現有信息資料的整理、分析等;“武”指的是系統的使用者和系統開發的中間人。崗位性質的關鍵在于“文”、“武”的交匯融合。
上文確定了三本院校信管專業合適的崗位,但任何崗位的勝任、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那信管專業有什么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需要什么樣的技術?參看各大高校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技術類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程序設計語言、系統分析設計等,這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與計算機專業有區別嗎?
筆者認為,從工作崗位上講信管專業一方面要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對于單位組織而言,這更多地是對現有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和加工,而對于一個計算機系統來說,它更多地應該是對數據的操作。具體說,就是對數據的規范化處理,這是初級技術也是信管專業的基本技術,信管專業高級一點的技術應該是對數據處理后的分析、規律的探尋甚至是模型的建立。另一方面要參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系統開發過程是: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系統開發→系統實施。信管專業在這其中應該做的是:需求分析中向開發單位提供本組織最基本的需求,并在此過程中與之反復交流和溝通,以確定需求??傮w設計中能夠起到輔助作用,詳細設計中應側重于數據庫及數據問題,開發過程積極參與,系統實施進行驗收通過。上述是從一個組織的系統開發過程來看的。需要強調的是,不是說信管專業的學生不能學習計算機語言,不能去做系統開發,而是說,信管專業應主要側重于數據處理,對其他的知識,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技能,但談不上精通。所以三本院校的技術學習應該以應用技術為主,更著重于對數據的處理,而不是整個系統的完整的開發。
理論是一門學科的靈魂,是學科發展的基石。前文已經指出信管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那它的基礎理論就不能簡單依附于單一學科理論,當然也不能將多門學科理論逐一灌輸,什么都學,學生將很難掌握,最終什么都學不會。信管專業應該掌握的基礎理論是什么呢?
而前文也分析了信管專業主要的工作是信息數據處理,這就涉及到了兩個方面的理論:信息技術理論和信息管理理論。
對于信息技術理論(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網絡原理、數據庫原理、系統學等),它是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但它不是信管專業的重心。對于信息管理理論(包括信息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它是事務處理、數據分析的根本,是信管專業主要研究對象。兩類理論雖然有側重上的偏差,但絕對不能分離,信息技術理論為信息管理理論服務,信息管理理論依靠信息技術理論來證明和實現。
就三本院校而言,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論接受能力普遍較差,但三本學生一般家庭條件較好,故具有較好的實踐環境、動手能力、事務分析能力、反應能力、活躍性等。若簡化計算機、網絡等技術類學科的理論學習研究,強調技術應用,偏重管理、經濟等信息管理理論分析,走技術應用,事務信息處理的路線。即體現了學科交叉融和的特性,明確了專業培養目標,又符合學生特性,容易掌握。所以筆者認為,三本學院的信管專業應以信息管理理論為基礎理論,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各門學科的理論、技術相輔相成。
綜上所述,信管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專業,三本院校根據其自身的特點該專業應定位在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實施和管理工作,做好組織內系統開發的參與者和中間人,掌握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理解各類信息管理理論,以技術服務管理,理論與技術相融合的方向上。
[1]胡憲武.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培養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6).
[2]湯志偉.培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的構想[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2(04).
[3]張秀萍.信息管理與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建設研究[J].現代情報,2005(05).
[4]陳延壽.關于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情報雜志,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