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富忠
(曹縣恒立會計師事務所 山東 曹縣 274400)
近些年由于合伙制事務所政策門檻過低,造成會計師事務所數量驟增,管理部門推行事務所合伙制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提高執業機構及人員的風險意識, 在社會經濟管理中更好的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實踐證明與預期效果大相徑庭,合伙所的出現加劇了中小型事務所的不正當競爭,主要原因是所有中小型事務所都處于一個業務平臺,具有相同的資格,不論機構規模大小,業務水平高低,承接能力強弱,都能接納同樣的業務,就如施工企業沒有工程資質差別,不論工程規模及承接能力大小都能接納,而業務委托人要的只是滿足自身報送需要的標準化報告,并不關心報告結果的形成過程。 政策法規脫離現實市場,直接造成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小、散、亂”的現狀,而眾多中小型事務所的激烈競爭又使自身的討價還價能力不足,出現惡性的低價競爭。 我國的大型企業一般為上市公司、國有集團企業,他們的子公司、分支機構、關聯公司覆蓋全國,業務主要集中在有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事務所與北京、上海上規模的事務所。 上市公司專業服務的購買者競爭能力較弱,因為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定期公布年報,如果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必須作為重要事項披露且說明原因。這使得一般上市公司輕易不愿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大型事務所依靠行政資源、資質、規模等優勢掌控大型企業的業務,而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業務量大多集中在這些大型企業,所以這些事務所出現高強度、高效率、高格式化及業務轉包分包現象,而中小型事務所卻是冰火兩重天。
隨著中小型事務所數量的增多,他們面臨的最大課題就是生存,生存是第一需求,沒有生存就談不上什么發展,而生存發展的直接空間狹窄, 由此形成了無序混亂的競爭格局,滿足客戶的需求是必須的,委托出具審計報告的目的是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不符合政府審批要求的審計報告意義就等于零,需求產品是標準的,或是沒有差別的,客戶對事務所的選擇是隨意性的, 注冊會計師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來自中小型企業自身的剛性服務需求少之甚少,注冊會計師也要吃飯、養家糊口,面對于生活的壓力使他們不得不把風險邊緣化,縮小審計范圍,減少審計程序,競相壓價。
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具有分散性的特征。 表現在大多數事務所是中小型的,行業中不存在規模經濟,沒有一家事務所能夠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運行發生影響。
中小型事務所對傳統鑒證業務的過渡依賴,習慣性的工作模式,業務實施完全程序化、格式化,缺乏科學的內部考核和激勵機制,人才流動性大,高素質人才少。 這樣必然導致人員結構不合理,缺乏高素質的業務骨干,一旦承接大項目、實質性的服務項目,在人員配備方面就感覺力不從心,往往是尋求外援協助或做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 業務培訓不到位,業務基礎差,業務水平難提高,不能系統地、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往往是新業務來了,臨時突擊學習一下就開始執業,責任風險隱患很大。
2.1 要改變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分散結構,謀求會計師事務所持續穩定的發展,就要進行行業整合,如橫向合并就是會計師事務所應考慮選擇的一種戰略。 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審批門檻,注冊會計師人數應不少于五至十人,按年收入、注冊會計師人數、 業務承接能力等條件劃分資質等級來確定業務范圍。 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管理應充分應用行政手段,采取激勵措施,積極引導事務所突破傳統的服務模式,建立以服務于企業實際需求為根本出發點的經營理念。
2.2 找準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定位
按照“十一五”規劃“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推動中小型企業發展,為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了持續服務的機會;中小型企業管理意識的提高, 為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拓展了服務項目、豐富了服務內容。 面對市場,中小事務所一方面應鞏固傳統領域。 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由于受資源、人才的限制難以在短時間內發展規模化經營和拓展新領域,與其投入巨大的機會成本與國內外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競爭, 不如利用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留下的發展空間,服務于中小企業。 另一方面可發展專業領域。 專業性強的企業數量不多,而行業類別繁多,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出于對服務成本的考慮,將不把中小企業列于服務范圍之內,中小事務所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優勢做出品牌。
2.3 充分發揮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靈活的用人機制
吸引培養和儲備年輕人才,妥善安置離退休人員。 加快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流動性。 改變中小事務所人員結構老化青黃不接的現象,保證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可持續性。 事務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一切要素的載體,是事務所發展的核心動力,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客戶,抓住了市場。 在選拔用人方面大膽選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對事務所的人才要建立激勵機制及勞動養老保障機制留住人才;人才管理上貫徹競爭機制,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的靈活為人才競爭創造條件。
2.4 加強事務所的內部治理機制
完善、有效的管理機制和制度保障能使事務所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依靠合理的制度,事務所就能夠凝聚人才,保護股東和員工的合法權益, 合理地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保證事務所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高質量地執行業務。
2.5 積極發展創新類型經營業務
2.5.1 發展高增長-低競爭地位的業務。 這類業務,通常處于潛在需求狀態。 一方面,所在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高,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大量的投資開拓市場。 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在對于此類業務的進一步開拓上需要進行分析, 判斷使其轉移到“明星”業務所需要的投資量,分析其未來盈利,研究是否值得追加投資,以達到高的市場占有率,例如前景廣闊的增加信息可信度的服務業務。
2.5.2 發展高增長-強競爭地位的業務。 這類業務屬于迅速增長的市場,具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在會計師事務所全部業務中, 成長型業務在增長和獲利上有著極好的長期機會,但它們需要大量的投資。 為了保護或擴展成長型業務在增長的市場中占主導地位, 會計師事務所應在短期內配備資源,抓住市場機遇,例如管理咨詢業務。
[1]劉麗萍,劉安才.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6 年第2 期.
[2]張曉軍.淺議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規范與發展[J].會計師,2011(12).
[3]盧傳鋒.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生存路徑探索[J].財政監督,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