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鑫
(遼寧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29)
《市場營銷概論》課程是管理學院學生的通識課程,對于經濟管理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個課程的名稱并不陌生。該門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首先,作為一門概論性課程,它是為整個學科體系打基礎的課程,課程中必然有很多理論性的內容。其次,作為營銷類的課程,其對實踐性的要求又很高。再次,通過調查,學生們對于這個課程的心理預期比較高,很多同學希望通過這樣一門課程的學習就能夠精通營銷,而忽略了此門功課的基礎課程的性質,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失望心理。授課時,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此門課程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理論及實踐能力,是每位教師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現代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學習成績本身不再是他們唯一關注的問題。上課時他們所關注的不是這一門課程能夠得到多少分數,而是這一門課程能夠學到什么知識,對將來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幫助。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在第一堂課上就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要告訴學生這門課程要學習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這門課程與學科的其他課程有什么樣的關系。這樣做的目的有兩點:一方面,這可以將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也就是說,讓學生認為所學知識在未來的工作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被激發;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既不要過分期望通過一門課程就可以將專業相關知識全部學習透徹,也不要離開相關課程去片面的理解本門課程的知識。
每門課程都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架構。作為教師,在了解這個架構的基礎上,安排知識點的先后講授順序,以及重點知識的分布。但是學生們并不清楚課程架構,他們會孤立的看待每一堂課要學習的內容,并孤立地記憶,一方面,容易忘記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由于對于所學的課程沒有準確的認知,每次課被動的聽課,缺乏主觀積極性,容易對課程失去興趣。一個比較簡單的介紹課程結構的方法就是在每門課程的第一次課上介紹課本的目錄,告訴大家要學習幾部分知識,每部分的關聯是什么,學習的次序是怎樣的,以及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在了解架構的基礎上,學生就會在每堂課的前后,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復習,收集跟課程有關的相關材料,并且,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內容。
進入大學以前,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格外依賴課本,認為課本就是全部。但在大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課本只是學科知識體系中很少的一部分,要教會學生使用擴充性資料來幫助分析問題。首先,在課程開課時,教師就應該在針對教材做介紹的同時,推薦相關較好的參考書作為學生擴充性資料使用。這些資料中既可以包括一些比較好的中外專業著作,用來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知識,又可以包括一些期刊雜志,用來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興趣。其次,教師應對圖書館資源做出相關介紹,告知學生本課程相關資料在圖書館何處,如何借閱。幫助學生養成利用圖書館資源的習慣。再次,教師應對網絡資源進行了介紹,包括相關網站的訪問,相關知識的檢索方法。為了促使學生使用擴充性資料。教師應經常安排案例討論,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提升查閱相關資料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提升分析問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自從1918年,哈佛大學開始使用案例教學以來,案例教學在管理相關課程中被廣泛使用,但案例教學也有其利弊。一方面,案例教學因為其比較生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對于沒有經過系統化學習的學生,完全的案例教學不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容易引起知識的斷裂。因此,在進行基礎性課程教學中要合理使用案例教學。這里面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案例的使用方法要正確;二是,案例的選擇要恰當。對于第一次接觸管理學的學生,其并不具有專業相關知識,但要想很好的進行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和無領導小組討論法,都離不開專業知識的支撐。所以課程仍應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進行專業知識講授,而不能完全依賴案例教學。首先,通過扎實的專業知識學習,可增強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繼而針對學生選擇案例,準備適合課程內容和特點的教學案例,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得出結論。具體教學中教師預先布置一個題目,這個案例題目的選擇,不能盲目的選擇名企經典案例,必須適合學生的層次,貼近學生的生活。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自由討論,無領導,無答案,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起引導作用,使所有學生暢所欲言。通過這項活動,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了解學生的考慮問題的方式,鍛煉學生的管理思維能力。
《市場營銷概論》這個課程從引入中國至今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而且其所要應用的場所——市場,以及所要講授的對象——學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強調教學改革,不斷去適應新的環境。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教學方法改革: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能力培養,重視課堂討論及案例分析教學,傳統的講授知識仍然需要,但盡量將時間控制到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2)作業改革:作業主要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主,如針對案例做出分析,針對調查寫出報告,不嚴格規定答案,主要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3)考試改革:結課成績應打破傳統的一張試卷定乾坤的局面。考慮學生日常的作業和上課時的表現,結課成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平日成績,另一部分是期末考試。其中期末考試中以靈活分析為主,并應逐步減少需要記憶部分的題量,題目應主要針對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測試。
多媒體設備是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它既可以提供給我們清潔的課堂環境,又可以減少課堂板書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很多學校已經把多媒體教學視為現代化教學的改革的衡量指標之一。但多媒體教學也有其弊端。通過與學生多次座談,發現學生并不完全認可多媒體教學。認為完全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和老師進行溝通的機會。許多教師為了教學方便,將所有需要教授的內容,都呈現在多媒體上,然后,通過讓學生看多媒體課件來理解知識,缺乏對課程的具體講述。而有些學生也習慣于上課只把注意力放在多媒體上,而忽視教師的講授。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卻不得否認在有些案例和復雜圖標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有其特定優勢。因此,授課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授課內容,部分內容使用多媒體網絡教學,部分內容采取傳統板書教學,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張旭輝,王宇.《管理學》案例教學法的探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10).
[2]黃國菊.工商管理教育的昨天與今天[J].安徽大學學報,2006(1).
[3]金高軍,金嫻.工商管理本專業本科層次管理教育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11).
[4]馮國珍.管理學課程實踐型教學方法應用效果調查和分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