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先林 魏春海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1.1 園林綠化工程監理的概念
所謂監理,通常是指有關執行者根據一定的行為準則,對某些行為進行監督管理,使這些行為符合準則要求,并協助行為主體實現其行為目的。作為監理行業的一個方面,園林綠化工程監理不外乎是指社會化、專業化的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單位,受業主的委托和授權,根據國家批準的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文件,有關法律、法規和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監理合同,以及其它工程建設合同所進行的旨在實現項目投資目的的監督管理活動。
1.2 園林綠化工程監理的作用
在現實中,一項綠化工程沒有監理的監督,某些不良施工單位利用投資者的信息弱勢使用病殘苗、小規格苗及相近品種的替代苗以次充好,通過縮小種植坑徑、省略種植工序,加大種植間距等方法偷工減料,只管種不管養,已植綠地“一年綠,二年黃,三年見閻王”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僅耗費資源造成大量浪費,而且使我國園林綠化的不良現狀得不到改善。但是,如果引入園林綠化監理制,就會杜絕這種不良現象的出現。
要想做好監理工作,必須按照監理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做好開工前的現場復查、參與設計交底、審查承包人的開工準備工作、進行中間檢驗質量控制、工序驗收和竣工驗收等環節。
2.1 現場復查
開工之前,對現場作業環境進行調查和現場圖紙對應檢查,發現與設計資料不符合之處,立即糾正。監督承包人及時整改,并認真執行二次測量復核工作。
2.2 參與施工圖設計交底
在參與施工圖設計交底的過程中,審查應了解設計意圖;審核施工條件;審核施工預算;對有因疏忽弄錯或遺漏的地方,應向設計院提出改正和補充的要求。
2.3 審查承包人的開工準備工作
在工程開工之前,檢查承包人是否按合同要求準備好滿足工程需要的人員、設備和材料,并要求承包人在開工前15天提交開工申請報告和各項送審材料。發現有任何一條未滿足相關要求的,不簽署開工報告,同時查找并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并督促承包人積極整改。待各項工作通過審查,即可簽署同意開工,并報業主批準后,正式下達開工令。
2.4 進行中間檢驗質量控制
在進行中間檢驗質量控制階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工序檢驗。在接到承包人自檢報告后或在承包人自檢的同時到現場對工序進行檢測,不合格不同意進行下一道工序的開展。現場檢查認可的方式分別有現場平行檢查、旁站監理、試驗抽檢等。如對植物種植采用旁站的方式,對種植土等應抽樣試驗。
2.5 嚴格進行工序報驗程序
控制工序質量是確保工程質量的主要環節,上道工序未經報驗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嚴格把關,并及時發現問題,加強質量過程控制,必要時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明確存在問題,并監督施工方采取正確措施進行有效整改。
2.6 進場檢驗
對進場的苗木認真檢查其品種、規格尺寸是否達標,檢疫手續是
否齊全,苗木的健康狀況是否滿足要求,防止不合格的苗木混入及檢查帶土球的規格,確保苗木的質量。
2.7 做好進度控制和安全控制
在進度控制方面從承包方與業主簽定的施工合同入手,要求承包方提交相應的施工進度總體計劃,在總進度計劃的前提下做好月進度計劃及周進度計劃。審核施工計劃編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與工程實際情況相符,及時分析部分計劃不能落實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議,并督促其作出調整。
2.8 做好監理內業相關資料
堅持資料收集工作不放松,做到及時、準確、完整,并認真填寫監理日志,及時完善監理資料。
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是項目建設的核心,是決定園林綠化工程成敗的關鍵,它對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義。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監理工作控制要點有以下幾點:
3.1 綠化物的選擇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并選用適應本地區生長的植物,應盡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地種植植物,以利于保護環境、美化行政區。
3.2 種植植物的土壤應含有有機質、土中不應含有鹽、堿及垃圾等對植物生長有害的物質;在缺少表土或厚度不足的表土層上種植植物時,應要求施工方撒鋪土壤達到最低土層厚度,且土壤經過批準使用的
3.3 所有的綠化植物應具有容易繁殖移植和管理,能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適于當地栽種,具有良好的環境和參觀效果;應是標準品種的一等品,有豐滿干枝體系和茁壯的根系、植物應無缺損樹節、太陽灼傷、擦破樹皮、風凍傷害或其他損傷,植物外觀應顯示出正常健康的茁壯的狀態,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適當的修剪
3.4 綠化植物的種植應選擇最適當的季節和日期,一般落葉類(幼芽出現前)應在早春種植,常青類比之晚一個月或在當地適宜種植的季節播種
3.5 進場的苗木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定
單株植物必須帶原土栽植,土球直徑一般為樹木底徑的8-12倍,用草袋包裝牢固,樹冠捆扎好,防止折斷;裸根植物,應將根部侵入調制的泥漿中,待粘滿泥漿后取出,必須襯以青苔或草類,用竹筐或草袋包裝。
3.6 種植時,樹坑的直徑至少應大于土團的直徑或樹木根部伸展寬度40cm;樹坑深度至少為80cm的圓筒形,或超過樹木根深或土團深度至少20cm;灌木樹坑直徑應大于土團直徑或根部伸展寬度30cm;灌木深度至少要超過灌木土團或根部的底部15cm;樹坑在種植前應先灌透底水,待底水全部滲透后才能進行苗木的栽種,其埋置深度應比在苗圃中深10cm
3.7 苗木放入坑內需苗根舒展,分次填土,先填表土,分層踩實,邊填邊踩,并注意提苗,避免寒振,填土要高于原地面
3.8 鋪草皮時,需要先做好地表的清理和上土工作,可采用平鋪方法鋪草皮;對于土丘斜坡比較大的地方鋪植,即由坡腳處向上釘鋪,用小尖木樁或竹簽釘固于斜坡上;也可采用疊線或方格式鋪植,鋪后即可噴灌澆水
3.9 栽植后要立即澆水,第一次應徹底澆透
澆前應先筑土堰,堰埂要筑在土坑邊外,土埂應結實;一般每隔3-5天澆第二次水,以后經常進行澆水管理,確保成活率。
3.10 施工方在種植工作結束,監理工程師應進行驗收工作,但施工方仍應對綠化的植物進行有效的管理,使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長條件,達到植物全部存活
管理工作包括灑水、修剪、施肥、清除雜草、雜物、垃圾、防治病蟲害以及保持種植地帶的整潔和美觀。
4.1 園林綠化工程監理質量控制依據標準
園林建設工程監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質量控制,目前尚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獨立完整的園林建設工程質量控制標準,綠化工程質量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園林工程質量標準;現行的園林綠化工程行業標準大多沒有區分強制性條文和推薦性條文,籠統地按照所有工程質量標準執行,很難操作。一些地方標準雖較之現行行業標準系統、完備,但著眼點仍多在“綠化”(種植工程)上,對于整個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如園林土建、園林供電照明、園林給排水、雕塑工程等工程質量標準仍較少涉及,在施工及監理過程中只參照相應的其它規范。由于有的條文又不適于工程實際,因而盡快制定能夠反映園林建設工程量小、綜合、藝術性強等特點的工程質量標準,是提高園林建設工程質量,促進園林行業發展的有力措施。
4.2 專業人才的培養
作為園林綠化工程監理企業,要適應園林綠化事業的飛速發展,就必須加大力度,不斷研究新情況,找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新對策,培養具有豐富的園林綠化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經驗,具備園林綠化或風景園林專業知識,掌握監理業務知識,真正能勝任綠化工程監理工作的監理人員。要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整體水平,出發點就是要從單純地量的擴大轉到質的提高,培養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監理人才,使園林綠化監理工作在園林綠化施工中所起到的作用也逐步顯現出來,力求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的生態型景觀環境。
[1]裘江.住區景觀的綠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5):29-130.
[2]趙涫.淺談如何確保預應力橋梁工程質量[J].山西建筑,2005,31(16):129-130.
[3]李銳.現場預制橋梁施工外觀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10):126-127.
[4]中國建設監理協會.建設工程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5]范立礎.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唐來春,張德蘭.淺析園林綠化工程的特點[J].現代農業,2005,05(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