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珺
(定西市安定區西鞏驛中心中學 甘肅 定西 743021)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最重要內容之一。英語閱讀過程就是讀者利用語音、詞匯、語法以及篇章等英語語言知識與科學、文化、歷史、地理等非英語知識去理解包含一定英語語言知識和非英語知識的閱讀材料的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并且還能使學生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一種方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既表現在語言知識的增加,還表現在閱讀方法、閱讀速度、閱讀技巧和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上的提高。為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閱讀的量是很重要的。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只有大量的閱讀,學生學到的知識才能不斷出現,反復循環,也有可能認識新的詞匯、語法知識,同時學生從閱讀材料中可以廣泛地獲得諸如文化背景、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信息,這些反過來又促進了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常見的閱讀方式有:
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尋找主題句,獲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題。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
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閱讀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
掌握以上方法學生便有可能從能“學會英語”轉變為“會學英語”便有了自己摸索閱讀技巧,積累閱讀經驗,不斷提英語閱讀能力可能。
保證學習興趣也是很重要的,閱讀內容要知識性與趣味性并存。教師要選擇題材、體裁、篇幅、難度等方面適合教學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愉快地積累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較低層次的學生可選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等,盡量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涵豐富、難度適中、生詞較少。較高水平的學生可以選一些學科性較強、富于哲理、異國文化較深層次的文章,甚至是簡單的英文原著,使之在自我挑戰中體驗成就感,提高英語水平及學習興趣。閱讀的高級階段學生除了分析篇章外,還需要對文章語言的得體性,修辭運用等進行討論與研究。
學生還需養成一個朗讀的好習慣。朗讀有很多幫助,朗讀使學生更容易記住語言知識,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得到很好的鞏固,還可以使學生對文章有更透徹的理解,有時侯,在閱讀時不容易注意到的問題在朗讀時很容易發現,朗讀還可以訓練語感,提高語音。對于精讀文章學生應該做到篇篇熟讀,句句掌握,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鞏固課文知識,才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將來的學習中。
為了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還須在課堂教學上下工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用提問式、談話式、討論式教學法。讀前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篇章結構,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預測性的,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問題,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和討論,激活學生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網絡;閱讀時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主旨;讀后在聽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弄清學生的薄弱環節。再讀時使學生獲得準確的篇章信息,通過提問檢測學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體信息,對課文中的理解障礙以討論的形式進行排除。在討論中,學生獲得了交際所需的語言技能和相應的語言知識,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自覺性。課堂討論中既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又有學生之間交流,通過全員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加大了英語信息輸入量,使他們英語語言知識更具交際性。在讀懂全文后,還應該要求學生復述,復述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讀過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話去概括主要內容或摘錄其中的重點句子進行復述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及時鞏固,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和教材的具體特點,精心設計課堂;同時還需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課內課外的關系,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把教學中學生主體性與教師的指導相結合,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材施教,使得枯燥的英語閱讀教學更有趣,才能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