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彥新
(莒南縣公安消防大隊 山東 莒南 276600)
人員密集場所主要指:設置有同一時間內聚集人數超過50人的公共活動場所的建筑。《新消防法》(09版)第七十三條:(四)人員密集場所,是指公眾聚集場所,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托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游、宗教活動場所等。
2.1 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或安全出口鎖閉、疏散通道封堵或設置金屬護欄。安全出口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但一些人員密集場所只有一個安全出口或雖設置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但營業時均上鎖或封堵,只留一個安全出口。許多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都與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或安全出口鎖閉有關。如2000年3月29日,焦作市天堂音像俱樂部發生特大火災,該建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嚴重不足且被堵塞;2003年2月2日,哈爾濱天潭酒店發生特大火災事故,其二層包房的窗戶設鐵柵欄,人員無法逃生。
2.2 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或防火卷簾下堆放雜物。常閉式防火門和防火卷簾的作用是在火災時關閉或降下來,有效阻止火勢、煙氣蔓延。在日常工作中,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或者將常閉式防火門推開忘記關門,或者在防火卷常門下堆放雜物,自然而然地失去其應有的保護作用,導致火災迅速擴大、蔓延。
2.3 內部裝修違章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人員密集場所在裝修時,大部分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裝修,增加火災荷載,火災發生后蔓延速度快,并極易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順著窗戶、門縫、樓梯間迅速蔓延,擴散到整個空間,使人容易中毒窒息死亡。
2.4 建筑內消防設施器材缺少、損壞、停用等現象較突出。建筑消防設施對有效預防和撲救火災至關重要。在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許多人員密集場所滅火器材數量不足或選型不符合要求,有的已超過使用年限仍然繼續使用;有的場所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志設置不明顯,火災事故應急照明燈損壞;有的將室內消火栓等消防設施遮擋、封堵,擅自拆除;有的場所室內消火栓、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事故應急照明燈等建筑消防設施雖已配置,但員工不會操作使用,維護管理不善,不能正常運行,形同虛設。
2.5 電氣設備使用管理不當,違章用火用電現象較多。有些人員密集場所在建筑裝修裝飾過程中,往往忽視對電氣設備和電器線路的規范安裝使用,對電氣線路沒有進行穿管保護,由于長期處于工作狀態,用電量大,容易發熱漏電打火。有的場所因使用劣質電氣線路設備,電氣故障時有發生。還有的歌舞娛樂場所反復更換業主,經營者對電氣線路設備情況不熟悉,往往私拉亂接造成線路和設備過載、老化、接觸不良和三相電流不平衡等,使線路漏電打火發生火災。
3.1 進一步明確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單位在日常安全檢查時,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關于進一步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規定,確定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確并落實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組織員工進行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使全體人員都應該熟知必要的消防知識,做到“三會”,即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組織疏散群眾和撲滅初期火災。確定專人對單位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防火門、防火卷簾、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火災事故廣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確保完好有效,并做好檢查記錄。
3.2 把好法律文書審批關,杜絕先天性火災隱患。公安消防機構在日常的法律文書審批時,要嚴格實行逐級審批制度和審驗分離制度,確保審核、驗收的嚴格性和權威性。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設計、審核、驗收,要嚴格按照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等有關要求,從源頭上把好關,不留隱患。對設有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工程,驗收時還應同時提供建筑消防設施技術測試報告,對消防驗收不合格的,施工單位不得交工,建設單位不得投入使用。對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或經審核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建筑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不得施工。人員密集場所在開業、投入使用時,須經公安消防機構安全檢查合格,以消除存在的火災隱患。
3.3 開展消防監督檢查時,要突出重點。針對各時期、各階段火災形勢和消防安全形勢,結合各類專項治理活動,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檢查時要突出重點,重點對安全出口數量、疏散通道的寬度是否符合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應急照明、指示標志燈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是否安裝鐵柵欄、堆放物品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進行檢查。營業、生產、工作期間是否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將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遮擋、覆蓋。對于影院的座位擺放、商場的柜臺、攤位必須留出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同時對該場所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等消防設施要重點檢查,確保完好有效,發揮正常的防火滅火功能。
3.4 加強員工的安全培訓教育,重點工種持證上崗。俗話說:“消防工作,宣傳系于一半”,做好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安全培訓教育也至關重要的。通過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和途經,強化人員密集場所各類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通過安全教育,使人員密集場所的各類人員明確自身所在崗位的火災危險性,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預防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火災的發生大多是違章操作,人為因素造成的,為此,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電氣焊動用明火的特殊工種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3.5 要大力推廣運用消防實用技術。在人員密集場所推廣應用先進的消防實用技術,能夠有效預防和遏制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
3.6 用電設備的管理要加強,嚴防私拉亂接。人員密集場所的用電設備較多,用電量較大,不加強用電管理工作,很容易造成短路、過負荷、接觸不良等發生火災。為此,人員密集場所要加強用電管理工作,不準私拉亂接,單位的電工要經過安全培訓,持證上崗。敷設電氣線路要符合消防安全標準要求,要及時更換絕緣老化嚴重的線路,以防接觸不良等原因發生火災。S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S].2009年5月1日實施的.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消防監督檢查規定[S].公安部令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