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婷衡水學院,河北衡水 053000
突發事件的社會關注程度高,地方媒體報道本地域內突發事件,可以利用地域優勢,使人員、技術迅速介入,搶占報道先機,并利用地緣優勢發揮報道特色。當然,認定域內突發事件的報道價值,是地方電視媒體進行突發事件打斷式報道的前提。
從地方媒體平民化的特點來看,要選擇貼近受眾生活,關乎百姓生命安危和生活安全的域內突發事件進行報道。如杭州電視臺報道的地鐵工地塌陷事件。從地方媒體對新聞報道的接近性和服務性來看,對域內突發事件的選擇要發揮地方媒體的資訊功能,為受眾或突發事件受害者提供服務信息。如齊魯電視臺報道的一名稀有的AB型RH陰性血產婦大出血,征集血源的突發新聞。
地方電視媒體對域內突發事件報道價值的認定,要在政策上不危及國家安全,影響上不破壞社會穩定。在此基礎上,地方媒體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運用打斷式播出的方式,對域內突發事件積極進行報道。
突發事件打斷式報道是一個系統的、全方位的報道機制,它是多種報道方法的綜合。突發事件具有“突然發生”的特點,地方媒體在進行域內突發事件報道時首先采用的報道方法便是即時插播報道。這種報道方法包含兩種方式:一是在屏幕下方插入滾動字幕。字幕新聞簡約、精煉,制作起來省時省力,能夠迅速播出,及時更新,但不易引起受眾關注。二是直接切入主持人在演播室的口播新聞。突然打斷電視臺的其他節目,插播突發新聞,極易引起受眾關注,為進一步報道突發事件鋪好了路子。
在記者、攝像、衛星采訪車(SNG)趕赴事件現場之后,就要調動人員和設備進行現場直播。地方電視臺在進行域內突發事件報道時,可以采用“主播串聯+記者報道+現場畫面+記者解說+主播串聯”的直播模式。這種直播模式與美國CNN、FOX NEWS和鳳凰衛視常用的“片頭+主持人串場+現場畫面+主持人解說+評論員評述”的模式相比,可操作性強,很適合地方電視臺對域內突發事件的報道。
若域內突發事件的規模較大、影響廣泛且持續時間較長,就要對突發事件進行連續報道。打斷正常播出的節目,成立專門的欄目組,持續報道突發事件,報道過程以直播為主。
地方電視媒體還要廣泛利用大眾信息來輔助報道突發事件。如利用現場目擊者用手機、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發來的文字、圖片和錄像信息,配合專業記者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報道。應用多種報道方式進行突發事件打斷式報道,地方電視媒體還需要完善其突發事件反應機制,保障報道的有效運行。
首先,電視媒體要成立預警監測部門,就突發事件的發生及可能帶來的后果做出預警、并制定預案,同時對當地輿論情況做好監測和反饋;
其次,要成立報道決策協調部門,該部門需由政治和新聞業務過硬的領導者來組成。突發事件發生后,該部門要迅速做出反應,對突發事件進行價值認定,正確判斷事件的新聞價值,對于較敏感的突發事件,決策者要在第一時間決定是否要搶發,該如何發,并對整個報道做好精心策劃,保證整個突發事件報道既快又準;
第三,要成立技術人力保障部門,保障在突發事件報道中投入足夠多的人員和設備。電視臺內部要設立一個應急機動報道小組,包括主持人、記者、攝像、編導等,其中堅力量由各部門的骨干組成;
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個信息資源整合部門,對不同類型突發事件的典型報道、新聞資料做歸類、保存,收入進突發事件報道的資料庫中,以便日后隨時調用以往資料,比較報道,在大量背景事例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突發事件的原因。
實現第一時間報道突發事件,離不開地方媒體快速反應機制的建立與實施,更離不開一批高素質的新聞工作者。特別是對出鏡記者有更高的要求。
1)迅速趕赴現場,廣泛收集信息。出境記者在知曉事件之后,分秒必爭地趕赴現場是首要職責。在趕赴現場的途中,要通過廣播、互聯網等其它媒體了解情況,以便為現場采訪梳理出報道要點;2)捕捉細節,彌補畫面語言的不足。到達現場后,出鏡記者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展開報道。善于捕捉現場細節,用有聲語言彌補畫面的不足;3)大量搜集資料,進行深度報道。出鏡記者在現場應該盡可能多的采訪到事件目擊者、當事人及相關人員,還要向消防人員、責任人進一步核實信息。在完成表層新聞事實的報道之后,由“表層信息”過渡到“深層信息”,深入報道事件的原因;4)交流對話式語言,進行“人性化”報道。由于突發事件報道的內容與人的生死、企業的存亡、個人隱私和名譽有著緊密聯系,所以出鏡記者要時時顧及他人感受,使報道“人性化”。
地方電視媒體擁有豐富的地緣資源和技術、人力支持,具有對域內突發事件進行同步報道“天時、地利、人和”的先天條件。從對突發事件的價值判斷到打斷式報道,到建立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再到提高新聞工作者對突發事件報道的素質,可以逐步使地方電視臺實現突發事件打斷式報道的系統化、常態化。
[1]朱金平.論突發事件報道[M].北京:長征出版社,2004,12.
[2] TONY TANG.全球最大的新聞頻道CNN[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4.
[3]騰華.我國災難性突發事件報道之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4.
[4]唐文婷.我國災難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D].四川大學,2006.
[5]宋曉陽.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指南[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