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雨
(民航湖南空中交通管理分局 湖南 長沙 410137)
中國民航目前共有空中交通管制員約3500名,其中工作在第一線直接指揮飛行的管制員約3000名,女管制員約占10%。他們分別工作在各個機場塔臺、高空區域管制室和中低空區域管制室,其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90%,平均年齡35歲。這是一支年輕有為,大有希望的管制隊伍。
針對管制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和發生的管制事故差錯,經過分析、研究發現:由于經驗不足,管制員處理特殊情況或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差;由于管制員年輕閱歷淺,知識面窄,遇到問題心里承受能力低;由于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對新技術一知半解,結果工作中就容易出漏洞而不圓滿,致使管制工作中問題不斷發生。管制員的素質,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它直接影響到空管安全,是保證空管安全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當然,最難做到的也是人員素質的提高了。因為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辦成的事情。必須要經過長時間不斷地努力、積累和提高才能有所成效。怎樣地去積累、去提高素質呢?這主要是依靠學習和培訓。近幾年來,民航空管部門狠抓了管制隊伍的素質提高,加大了培訓力度。筆者認為,現代民航管制員的培訓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我國目前主要有3所高等學院培養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其中天津中國民航大學,四川廣漢市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三所民航院校面向全國招考生,學制為四年本科學士班,每年可提供600名左右畢業生。院校的任務主要是對管制員的養成培訓。近年來為解決管制員的嚴重不足的狀況,每年從全國其他普通高校招收已經完成高等院校基礎和理論學習的三年級或四年級大學生,再在上述三所民航學院轉向專修空中交通管制專業一年,通過畢業考試直接定向分配到各個管制室工作。我們稱之為3+1或4+1大學本科學生速成培訓。這是一種多、快、好、省的培訓管制員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緩解了這幾年由于民航發展過快,管制人員補充跟不上的狀況。
但是,院校由于師資人員有限,老師的一線工作經歷有限,他們只能完成管制員的初級培訓和少量的空管人員高級培訓,這樣,每年雖然有一大批新的管制員大學生從學院畢業,但都只是具有管制基礎知識,而無法深層次地理解和勝任管制這份工作。筆者建議增加院校生的實踐機會,學生進入專業課階段時(即第四年級),應定期(每半年)組織學生到一線管制單位實踐,充分讓學生將課堂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更好地理解所學課程,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管制室是空中交通管制的基層單位。在管制室工作的管制員要熟知自己所擔負的管制指揮責任和在管制室的責任區內順暢、安全地完成交通管制服務工作。管制室的培訓對象主要是本管制室的管制員。它的主要任務是使院校畢業的養成管制員及調來本室工作的外地管制員,完成上崗前的培訓。本管制室的飛行指揮變更后的學習掌握,以及本管制室的特殊情況處置的熟練培訓,需在各個管制室培訓中完成。崗前培訓包括理論和技能培訓。理論學習主要包括本管制室的工作任務,環境、地理、氣象、機場條件、設施、管制室的設備、飛行指揮程序、規則、規章以及有關的法規。外地調來的管制員也要熟悉和了解管制室環境、設施、機場的條件、管制責任,參加本管制室模擬機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崗工作。
技能培訓主要包括是否通過模擬機的培訓,以期達到熟練運用管制設備,準確掌握管制室所擔負的各種管制指揮程序,特殊情況(非正常情況)處置(管制指揮)和合理調配飛行間隔。見習管制員要經過6-12個月的本管制室培訓后,經過技術檢查員的考核檢查鑒定合格后,方能申請辦理管制員的執照。
筆者在管制一線部門已經工作了6年,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到完全能夠獨立參與管制工作,經歷了整整兩年時間。在見習的時間里,一線管制教員一絲不茍、兢兢業業地帶培著我們。現在,筆者也能深刻體會到這種一線管制現場代培的重要性和深刻意義。從大學生到管制員,不光是一種身份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一種將所學理論轉化為實際的過程。
有人認為雷達管制員天天在使用雷達指揮飛機飛行,真雷達天天在用,還要上模擬機干什么?實際上,這與飛行員天天在飛,但每年還要上模擬機培訓一樣,自然有它的道理。上模擬機訓練是針對飛行指揮中的特殊情況進行處置。例如:航空器無線電失效、座艙失壓、發動機失火、空中放油、迷航以及雷達失效轉入程序指揮等種種情況的處理,這些在實際工作中不常遇到的。現在流量稍大的機場管制單位基本都配置了雷達,見習管制員一上崗位,就對著雷達指揮,而忽略了程序管制培訓;老管制員也對著雷達指揮,程序管制技能也逐漸淡忘了,久而久之,一旦設備發生問題,雷達失效,雷達管制的飛行間隔那么小,出現特殊情況,容不得你過多的考慮,部分管制員就會不知所措、手忙腳亂,嚴重危及飛行安全,只有掌握這些特殊情況處置的指揮程序,才能遇事不慌、得心應手地處理這些險情。除此之外,本管制室飛行程序的改變、新程序的制定以及對飛行指揮中的錯誤進行演示分析,管制技能的提高,都要依賴于管制室的培訓。
在職崗位培訓,國外稱這種培訓叫OJT(On-Job-Training)。OJT是現代大企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歷來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它是生產發展的保證,它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OJT,對民航管制尤其重要。這不僅是因為民航業薈萃了人類生產發展的高科技,而且民航業是一個組織嚴密,責任性強,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空中交通管制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職業。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迅猛發展,空中交通流量增長較快,擁有一支跟得上時代變化、基礎素質良好的空中交通管制專業人才,在各管制單位顯得尤為迫切。因此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在職培訓工作是一項關系到管制單位整體素質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工作。
管制教員位于培訓工作的第一線,是管制培訓工作的基石,所以對其要求較高。管制教員必須愛崗敬業,責任心強;必須保持對事物評價的客觀性;必須有良好的組織、協調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所掌握的管制知識、技能傳授給受訓者。為使管制教員掌握國際、國內先進的管制技術和管制知識,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應加強管制教員的再培訓工作,要定期組織管制教員到院校或國外進行培訓,增長新知識;要加強管制教員在心理學和管理學方面的培訓。
目前,中國一些大的空管局以及一些空管分局培訓管制員基本上是按照以上四種培訓方式培訓的。雖然如此,筆者覺得培訓工作仍然是我們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在一些中、小管制中心,由于資金、師資、場地、設備等各種原因,管制員培訓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空中交通管制員是保證空中交通運輸安全、防止航空器空中相撞的一個重要環節。筆者希望相關單位能真正重視這個隊伍的建設與培養。針對管制員的工作持點,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我們只要能不斷提高管制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們就一定能培養出世界上一流的管制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