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圣德
(兗礦集團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 山東 鄒城 273500)
招標和投標是一種商品交易行為,是交易過程的兩個方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在企業工程承包發包、物資采購上普遍采用了招投標制度。這對于建立相對公平公正的競爭談判機制,為企業節約經費成本,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這項工作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如不及時規范項目招投標工作,就會產生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現從項目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和治理對策三個方面談些粗淺認識。
1.1.1 躲避招標。常見的方式有:一是肢解項目。將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分階段實施,使之達不到法定的招標規模和標準;二是部分招標。只對項目的部分工程,如主體工程進行招標,附屬工程則直接發包;三是排斥潛在招標人。以邀請招標代替公開招標,縮小招標范圍以達到既排斥潛在投標人,又使內定隊伍中標的目的;四是在信息發布上做手腳,限制信息發布范圍或者抬高設備的技術參數門坎,以此排斥潛在投標人。
1.1.2 虛假招標。為了使內定中標者中標,明招暗定,掩人耳目。如有的縮短投標人編制標書的時間,致使施工企業措手不及;有的為使“關系”單位中標,直接將標底透露給“關系”單位,或在編制標底中有意漏項、抬高標底,以使部分投標人出現偏差;有的更改招標書、打時間差、拖延開標日期,規避投標人投標等。
1.2.1 圍標。為了控制中標結果,一些企業串通一氣,排斥同行,采取三、四家企業聯合協作的方式,在一項工程的招標中,共同進退,力推一家企業中標。
1.2.2 陪標。業主在工程項目招投標前,已經內定了意向單位,意向單位根據投標程序要求,尋找關系單位參加投標,以確保意向單位中標。一是參與投標的施工企業標書制作大多出自一人之手,故意拉大標書中預算造價;二是陪標單位不按評標辦法執行,故意出差錯;三是陪標企業為脫身,開標前違反有關招標規定,故意棄權。
1.2.3 串標。招標和投標單位串通一氣,控制項目的指標和技術參數,共同抬高標書中預算造價,以犧牲企業的利益為目的,招標者和投標者共享所謂的中標成果。
1.2.4 聯合體投標。小的投標單位,為了提高自己的資信程度,獲得的招標單位的認可,拉虎皮做大旗,把大型的生產企業拉進來,搞聯合體投標,騙取招標者的信任。
2.1 行政干預。一些有著特殊權力的部門,憑借其行政職權,或向業主“推薦”承包隊伍,或向總包企業“推薦”分包隊伍,干預工程的發包承包。如個別單位以項目工期緊急為借口,采取“先開工建設,再補辦手續”的形式,直接插手招投標;還有的就是以“上邊有話”為由,為投標者排除障礙等。
2.2 評標欠衡。評標委員會不能依法“獨立”行事,不聽招呼的人難當評委,暗中控制;評標、定標辦法不是在投標截止前確定,且缺乏操作性強的評標、定標細則,導致評標、定標隨意性大,感情因素、行政色彩濃;評標專家庫按行業建立,專業面窄人數少,容易相互串通,且專家會看評標委員會主任的眼色行事。
2.3 監管不力。我國現行招標投標管理體制,對招標投標活動的行政監管由多個部門負責。多頭管理容易引發部門矛盾和相互推卸責任,造成監管不力,特別是后期無人監管。有些評委在評標時“走漏風聲”,后續監管無人負責,普遍存在重前期招標、輕后續監管的現象,一些本可以通過后續跟蹤發現的問題未能得到及時的揭露和糾正,給企業帶來損失。
3.1 加大對評審專家的考核力度。對專家庫實施動態管理,重點審查專家們的專業水平、相關法律法規的掌握情況、職業道德規范遵守情況、有無違法違規行為,考核不合格的專家人員要果斷地將其退出專家庫。同時要加強評標專家培訓工作,定期組織評標專家參加相關法律法規、理論實務學習和培訓,幫助評審專家提高評審水平。
3.2 強化評標監督力度。評標過程中,要確保有紀檢監察部門人員現場進行監督。要積極創造條件,建設封閉性能好、隔音效果佳的開評標專門場所,確保專家在保密狀態下獨立評標,防止任何可能影響公正評標情形的出現。對違規違紀行為嚴肅查處,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對情節嚴重的要進行公開曝光。
3.3 規范運作行為。要嚴把七道關口:一是標底關。標底一律實行明標底辦法或清單招標,不采用暗標形式,其中明標底必須經過監督部門審核。二是開標關。規定揭標時間與當場開標時間相一致,防止利用時間差進行投標書的調包,確保程序的嚴密性。三是評標關。大力提倡技術標通過法,以商務標確定結果,評標現場啟用全封閉評標系統。四是定標關。中標結果要公示三天,方可發出中標通知書,以確保中標結果得到投標人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五是合同關。防止合同內容與招標文件的要求不相一致。六是履約關。加強對合同落實的監督檢查,防范毀約問題的發生。七是結算關。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結算,加強對工程決算的審核,實行結算結果公示制,防止結算價嚴重超出合同價,從源頭上防范腐敗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