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亮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頭供電局,內蒙古包頭 014030
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改善。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和生活對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電站是連接電力生產與消費的重要一環,其主要任務就是保障電力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然而,變電站存在需要維護的電力設備多,容易出現設備故障和異常;變電站工作內容乏味,工作人員思想容易松懈;維修人員分散很難進行集中管理等諸多現實問題。變電站一旦發生事故,往往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對電力設備、工作人員甚至整個電網的穩定運行都構成嚴重威脅。因此,了解變電站運行管理的要點,加強變電站運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安全生產與運行是變電站的首要工作目標,完善的安全生產制度是變電站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1]因此,根據變電站安全運行的目標與崗位職能分工的不同,將安全生產的責任層層細化,具體到各級主管,努力做到誰主管誰負責,使變電站的每個崗位都有可遵循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獎懲細則具有重要意義。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既能使變電站工作人員具有壓力感,又能激發他們安全生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他們的工作責任感。
安全生產制度的建設固然重要,但如果制度不能得到切實的實施,安全生產制度也就成了擺設,因此,還要從多方面強化安全生產制度的落實。
1)落實兩票三制。兩票三制是變電站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落實兩票三制實質是要做到五個到位:即操作票執行、監督、檢查到位;工作票簽發、許可、交底到位;交接班落實到位;設備巡回檢查到位;設備定期維護及輪換到位。對于其中每項小的管理規程也應該有明確的要求,以落實交接班為例,在制定相關操作細則時,應該闡明具體的要求。如值班人員在值班期間必須穿統一的工作服、佩戴值班崗位標志;交接必須按照現場交接班的規定來進行,值班人員在沒有辦理完交接手續前不得擅離職守;交接班的時候發生重大事故時應該停止交接班,接班人員應該在場協助配合交班人員的工作,等事故處理完畢后才能進行交接班等;
2)嚴把操作關。即操作前要做好準備工作,要仔細核對圖板;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監護復誦制度,在無票無調度命令的情況下不允許執行操作;另外,在設備安全遮攔范圍、安裝地線等安全細節方面,也不能馬虎大意。嚴格執行憑票工作、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等十個規定動作,對倒閘等重要操作還要安排第二監護人;
3)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明確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的執行還必須有健全的監督機制。即要對變電站各層次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指標進行考核,將安全生產的實際績效與變電站干部的選拔、錄用和獎懲掛鉤,將其作為提拔變電站干部的重要參考,以此強化各級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鞏固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的成果。
變電站隊伍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效果。變電站工作人員工作內容單調乏味,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動作,使得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等負面心理,這會增加隊伍管理的難度,有時還會導致人為安全事故的發生。更為嚴重的是,當出現安全事故后,少數工作人員不僅不想辦法查找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還抱怨自己運氣不好,這充分體現了這些變電站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因此,加強對變電站工作人員的安全思想教育是強化變電站隊伍管理的首要任務。
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2]變電站應該在各層次的工作人員中大力開展安全教育,幫助員工樹立安全意識,提高思想警惕,杜絕僥幸心理。對于一線的操作人員,要從日常工作中的點滴細節做起,認真分析危險點,防患于未然,不斷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積累安全生產的寶貴經驗。
變電站的運行管理實質上是對變電站工作人員的管理,因為他們是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直接執行者。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變電站廣泛應用新裝備,了解這些設備的構造原理、操作和維護方法要求運行人員必須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因此,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提高整個隊伍的素質水平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變電站要主動吸納受教育程度高、業務水平突出的優秀專業人才;定期組織變電站內部人員參加專門的業務培訓;條件更好的變電站可以把優秀員工送到高校學習和充電,使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水平同時得到提升。
電力設備有使用壽命,設備的老化會增加變電運行的安全隱患。因此,加強電力設備管理,提高電力設備使用效率,防止電力設備引發安全事故,是變電站運行管理的重要內容。變電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電力設備管理水平:
1)加強電力設備投產前的管理。在采購電力設備時,要選用性能良好、型號對口的設備,并對設備進行出廠試驗,保證電力設備各項功能正常;要重視對設備的安裝調試,嚴把驗收關,防止由于接線錯誤等人為原因引發安全事故;
2)加強電力設備的巡視、檢查與維護工作。即要加強對設備運行狀況的監督,重視對表計、光字、信號、音響等監控設備反映的異常情況;對于巡視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電力設備異常,要根據設備在振動、溫度、氣味、聲音等方面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變電站要正確區分正常巡視和特殊巡視,合理安排這兩種巡視的時間間隔,適當增加對已有缺陷的電力設備的巡視次數;對于電力設備已出現的缺陷,變電站要進行狀態監測,跟蹤缺陷的變化趨勢,及時解決設備存在的缺陷。
3)加強對變電站防誤裝置的管理。即要嚴格按防誤裝置解鎖規定進行操作,堅決抵制未經批準擅自解鎖的行為;同時要加強設備維修工作,確保防誤裝置“三率”達到100%。
安全生產永遠是變電站的中心工作,變電站必須從制度建設、隊伍管理和設備管理三個方面齊抓共管,才能不斷提高變電站運行管理水平,保證社會生產和生活的供電安全。
[1]郭云昭.淺談變電站運行管理[J].林業科技情報,2010(4).
[2]鄭耀南.淺析變電站的運行管理[J].廣東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