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蓓
江蘇省電力燃料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24
在信息技術和Internet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信息資源快速增長,為適應信息化時代網絡環境的要求,加快檔案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實現檔案信息數字化處理和管理是發展的必然需要。
檔案信息管理的數字化突破了傳統的檔案工作方式,實現了檔案信息服務多元化和多層次化的新方式。通過數字化新技術的應用,使傳統檔案管理由被動服務、單一服務方式變為數字化檔案管理的主動服務、多元服務和多層次服務方式。檔案信息用戶使用檔案將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及時地獲取檔案信息。
辦公自動化和無紙辦公時代的到來,產生了大量的電子文檔,利用計算機技術、掃描技術、OCR技術、數字攝影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存儲技術等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將紙質檔案轉化為機讀檔案,形成大量的數字化檔案信息,對檔案信息進行科學、系統的分類,建立開放檔案用戶目錄數據庫。在檔案數字化過程中,要將檔案信息壓縮到最小量,便于數據傳遞。檔案數字化后,數字化檔案副本還可異地保存,增加了檔案保管的安全性。數字檔案的優勢:收藏數字化、傳遞網絡化、存儲海量化、服務快捷化。檔案信息數字化后以數據形式集合成數據庫,并依賴先進的智能化信息管理技術,為用戶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務。
基于檔案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實現了檔案管理的智能化,本質性地轉變傳統繁重的純手工操作模式。通過計算機平臺,借助開放的網絡環境,以及網上的檢索和查詢功能,對檔案進行全面管理,不僅節省了實踐,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檔案的管理效率。同時,開放的信息平臺,實現了檔案資源的共享,信息的有效性和傳播性逐漸多元化,進而完善了檔案信息的資源價值,更有利于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開展檔案資源共享,創建檔案信息保障體系,盡可能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信息共享:數據集中是基礎,網絡互通是保障,標準統一是關鍵。數據集中度有多高,信息共享就有多高,數據集中度越高,信息共享度就越高,要實現檔案信息的共享,僅僅有統一的檔案數據中心還不夠,必須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數字檔案的主要特征是:存儲數字化、傳輸網絡化、資源共享化。要實現檔案信息的共享,必須檔案數字信息全面覆蓋,標準統一是一個關鍵環節,在檔案信息數據上,不圖所有,但求共享,在檔案信息數據提供上,不圖全有,有多少提供多少,在檔案信息系統建設上,不圖先進,只圖實用,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
關于電子數據庫建立,主要基于開放的網絡平臺,在信息的獲取與流通上多元化和便捷化,進而更好地滿足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在開放的網絡平臺下,檔案數據庫的安全性問題尤為重要,尤其是基于互聯網絡的共享性和脆弱性,造成了檔案管理的安全環境比較復雜,諸多不良的外界因素,對數據庫形成一定的影響和破壞。因此,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檔案管理,需要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構建安全的數據庫環境,進而對信息資源存儲、傳輸與利用進行安全保護。同時,關于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其需要對于外來攻擊,諸如黑客或病毒,制定標準的安全體系,進行有效攔截,并且在技術上實現防范措施的自動化。
從技術上看,數字檔案館網絡安全系統主要由操作系統,應用系統、防病毒軟件、防火墻、入侵檢測、網絡監控、信息審計、通信加密、安全掃描、災難恢復等要素組成,從技術角度出發,探討數字檔案館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以期將數字檔案館安全管理引入更深的層次,從而確保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數據庫的安全防護措施:
防火墻是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組合,主要基于Internet與Intranet,在兩者之間,構建起的一個安全的網關,用于檢測和控制兩個網絡之間的通信流,阻止信息資源的非法訪問,保護信息系統的安全,進而對數據庫的重要信息,設置安全的儲存環境,以及控制信息的訪問權限,諸如電子郵件或文件的傳輸,運行于特定的安全系統環境之下。檔案管理的信息系統,在防火墻下,實現了資源的安全共享與交換。
身份認證主要是防止登錄端的非法用戶入侵。用戶在資源的訪問之前,需要在登錄端,進行相關身份的認證,以創造安全的登陸環境。在安全身份的認證中,其系統的構建主要基于登陸、連接、授權等流程,對登錄端進行安全防范。用戶的登陸信息,諸如登錄名或口號,在信息核實無誤后,系統終端便會建立連接,允許資源的訪問操作。對于相關資源,其在訪問之中,也可以在設置身份認證,以確保重要檔案資源的有效保護。
用戶的登陸請求核實后,對于檔案資源的訪問,設置操作權限,以防止檔案信息的泄露,對不同身份的訪問者分別授予不同的訪問權級。關于授權是指通過訪問權限的控制,實現相關資源的保護,而且其控制平臺主要基于自主、強制或角色的訪問控制等模式,進行安全環境的構建。其中,基于自主性訪問控制模式,其安全系數小,但在開放的網絡平臺上操作簡單。而強制性訪問控制模式,將用戶的訪問權限,設計成為一定的權級,諸如秘密級、機密級及無級別級。
數字化檔案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不完全公開性,采用加密技術可以確保數字化檔案信息內容的安全。數據加密是信息保護的最安全方法,其主要是將資源轉變為外界不可直接識別的模式,諸如形成不可識別的格式,實現數據的加密處理。數據由用戶用自己的密匙加密,加密算法對原文的保密性不依賴于算法本身,而直接依賴于密鑰的保密性,密鑰越長相應的安全等級越高。并且,登陸系統的信息儲存,不能進行所謂的正常脫密,進而安全儲存了用戶端的信息。
審計追蹤可自動記錄一些重要信息,如對系統的各種操作及試圖聯機的用戶所在工作站的IP地址和時間等,以便研究入侵事件,盡早發現異常網絡訪問行為,盡早檢測到入侵行為并及時予以消除。
關于審計功能的體現,其主要在系統運行的時候,對用戶端的數據操作,實現自動化的記錄,進而構建了完善的審計日記。據此,基于完善的審計數據,對用戶端的資源操作動作,予以實時的監督,對于相關數據庫的損壞問題,可以通過審計日記,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追究。信息系統中的DBMS提供的審計追蹤是解決合法用戶在通過身份認證后濫用特權,解決系統安全漏洞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安全措施。
關于計算機病毒,其是構成安全威脅的主要危險源,它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具有高頻發、損失大的特點,而且,發現其潛在的安全威脅,是做到安全防范的關鍵。在對于病毒的防范技術中,關于主機和網關的病毒防范最為突出。主機病毒防范主要基于病毒的引擎,對于電腦中的文件運行和網絡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對相關文件和病毒庫中的特征碼進行比對,進而發現潛在的病毒威脅,解除病毒的攻擊性,以實現主機的病毒防范。而網關病毒防范主要基于惡性病毒的防范,其在防范的過程中,要將病毒阻止在網關之外,對可能導致病毒入侵的網關,進行全面攔截查殺,進而實現網絡的安全管理。
這是一種防止檔案信息丟失和失真的補救措施。當計算機出現電源、磁盤等故障時,其運行中的相關資源信息會丟失。因而對數據資源進行備份非常重要。對于關鍵的數據資源,進行有效的備份處理,防止數據的丟失,對于特殊情況下的數據丟失,要做到有效的恢復,以實現有效的管理機制。同時,在對于相關資源信息的備份中,主要通過備份光碟、雙機備份的方式,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
面對網絡的脆弱性,數字檔案館建設必須保障系統的安全性能,包括對整個系統管理、設備、軟件、網絡、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執行等各個方面,必須將信息安全技術、安全監控緊密結合起來,構建安全的管理體系,這是一項極其重要而復雜的工作,只有充分考慮影響它的各種因素,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才能更好地、更充分地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為社會發展服務。
[1]孫淑揚.檔案管理與計算機.
[2]蔣冠,何振.我國電子政務環境下檔案資源的整合與共享[J].檔案通訊,2004(6).
[3]孫全忠.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平臺實現資源共享[J].蘭臺世界,2008(13).
[4]候軍.檔案數字化建設問題探討.中國成人教育,2008(5).
[5]王靜.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庫安全綜述.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3).
[6]王國偉,賈宗璞.基于防火墻的網絡入侵檢測研究與設計[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