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軍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山東 東營 257000)
城市地下工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城市水、能源、信息等的傳輸工作。 近年來,規劃、建設部門加強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在地下管線綜合和檔案資料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是隨著城市建設開發強度的不斷加大,各類市政工程管線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道路紅線以及綠線范圍內的各種市政管線如何合理有序的擺布,既不相互影響,不違反國家規范規定,又要盡量少占地下空間,成為道路設計者和行業主管部門都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
我院受規劃局委托對中心城范圍內的市政管線現狀進行了一次歷時一年多的普查工作,這項工作是我市建市二十多年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地下管線調查。 涉及范圍廣,牽扯單位多,翻閱了自建市以來能保存下來的所有圖紙及電子資料。 調查對象包括給水、雨水、污水、供熱、燃氣、電力、通訊共7 類市政工程管線,本次調查的首要任務是搞清各種管線的具體位置、管徑等各類參數。 調查的單位包括設計單位、施工企業、行業主管部門等近三十家。
通過管線綜合普查及規劃工作,力求對現狀各類市政管線進行梳理,明確其平面及豎向定位,為建設我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奠定基礎。 同時希望摸索出指導城市工程管網建設的有效途徑和科學方法。
從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間的角度,統籌安排城市地上、地下空間內的各類市政管線,在滿足規范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少占城市空間,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
從管理、設計及施工等多個角度,綜合分析目前的管線綜合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分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對今后的管線工程從方案到竣工的全過程都有一套科學合理的運行程序,保證管線定位的準確度,管線與管線之間的水平及垂直凈距滿足規范要求,各類管線互不干擾、井然有序。
我市中心城管線現狀總體呈現出的特點是管線種類多,數量大,牽扯部門多,管線走向錯綜復雜。 在整理現狀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并整理出如下幾點問題:
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了油田與地方的市政設施運行企業并存,因為爭奪市場而造成市政管線及設備投資重復,矛盾重重,遇到問題互相扯皮現象較多。 例如供水、供電以及通訊行業中都存在這種問題。
各個專業管線的投資單位或者運行商往往是出于營利目的,或是自身能力原因,在管線及設施建設中僅僅考慮眼前,缺乏長遠規劃,造成管線的容量或是余度往往不足,二次建設甚至多次改造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破壞路面的同時也對城市交通和景觀造成一定的影響。
《城鄉規劃法》授權規劃部門負責城市地下管線規劃、測繪以及檔案資料的監督管理,而《城市道路管理條例》授權市政部門審批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的建設行為。 由于種種原因,有關部門的管理雖已介入,但管理的力度和效果不佳,管理體制未能真正建立起來。 參與管線管理的有規劃、建設、市政、交通、公安、城管等多個部門,各管線單位又自成系統,在管線的施工過程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擅自設計,擅自施工,造成種種問題。 主要表現在:一是施工計劃問題。 由于沒有年度施工計劃的協調,各管線單位根據自己的工作計劃資金情況, 確定施工項目和施工時間,造成城市道路出現重復開挖,重復施工,影響城市秩序和城市交通,群眾意見較大;二是管線綜合問題。 由于沒有管線綜合規劃的指導,各管線單位自己組織設計,設計前缺乏充分查勘了解,沒有采用城市統一的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隨意確定地下管線的平面和豎向位置, 管道鋪設也不留安全距離,經常造成各種管線互相干擾,施工中停水、停電、停氣、通訊中斷等事故時有發生, 各管線單位之間也容易因此產生矛盾。三是管線施工質量問題。由于沒有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管線施工質量問題較多。 為節省施工費用,各管線單位盡量降低埋設深度,基礎處理差,造成城市道路路面極易損壞,也客觀增加了城市道路建設改造的難度。
城市地下管線資料是規劃和市政部門審批管線的重要依據,也是管線單位進行日常維護和改造的基礎資料。 但如此重要的資料,卻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 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集中統一的保管單位。 地下管線竣工資料按時歸檔措施乏力,管線檔案管理沒有法規保障。 雖然建設部門成立了專門的城建檔案館,但是所收存的資料并不完善,缺失嚴重。 二是管線資料嚴重缺失。 各管線單位檔案管理水平高低不一,普遍存在檔案資料意識不強,保管措施不力,管線資料缺失現象嚴重。 三是管線資料質量不高。 現有管線竣工資料都未經正規測繪單位嚴格按統一坐標進行竣工測繪, 施工單位的竣工圖紙的準確度也存在問題, 造成在整理管線現狀圖紙的過程中出現偏差、錯誤。 在我們這次管線資料的調查過程中,城建檔案館的資料僅僅占資料總數的一小部分,按照規定,每一項建設工程的最終存檔都應該有一份呈報檔案館存檔, 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在中間環節出現各種問題, 例如近幾年出現的各類工程指揮部,這種部門往往是臨時機構,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也是從各個相關部門臨時抽調的,隨著工程竣工,指揮部也相應撤消,工程相關資料的存檔不夠及時,造成一些重要資料缺失,給日后的工程維護管理以及維護工作帶來相當的難度。
由于我市城市基礎設施長期投入不足,欠帳較多,未能及時更新維護,造成城市部分地下管線老化嚴重,特別是西城區部分自來水管道、污水管道嚴重老化、銹蝕、內壁結垢,輸水能力明顯降低。 現狀西城排水體制總體上還屬于雨污合流,管道布局不合理,鋪設基礎差,管徑偏小,遇到暴雨來臨,低洼之處被淹,局部積水嚴重,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同時也降低城市污水處理效率和造成城區河流污染。
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查清城市建成區內的各類管線的現狀,并逐步建立地下管線圖形、屬性數據庫及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動態管理和服務,為城市地下空間的科學規劃管理及合理開發提供準確和及時的基礎數據,已成為當務之急。 我國上海、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已經開發使用了城市地下和線管理系統。 據其實踐經驗,建立城市管線信息系統可以切實提高規劃、市政部門以及各專業管理線單位的科學化、自動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城市規劃管理的規范化程度和可靠性。 因此,可以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地下管線探測單位進行探查,對地下管線現狀圖進行復核,然后進行系統開發,最終實現地下管網系統數字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