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香菊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 河北 邢臺 054201)
企業文化在企業改制中的先導作用
單香菊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 河北 邢臺 054201)
企業文化根植并滲透于企業員工的頭腦及企業的各種傳統、習慣、行為準則之中,對企業經營管理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國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快速轉變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們必須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企業文化的現實從總體上進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
企業文化;企業改制;企文化建設;先導作用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形成的為企業多數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如同企業內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導著企業內所有人員的信念、語言、行為。企業文化的同心說理論,概括了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從內到外依次為觀念層、制度層和物質層。其中,精神層(MI)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包括企業愿景、企業使命、企業宗旨、企業核心價值觀及企業道德,制度層(BI)包括企業的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及特殊風俗;物質層(VI)主要是指廠容廠貌,產品,技術,工藝,設備,企業外部表示等。每個企業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文化內涵,帶領他們走向獨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式和目標,正是理念決定他們的行為,進而決定各自的收獲。
貌似看不見摸不著的企業文化,像高樓大廈里的鋼筋、螺釘、焊縫,在裝飾一新的大廈外觀,輕易不被人看見,可這種叫著文化的東西卻滲透到了大廈的每一個角落,關節和著力點,承載著大廈最為沉重的負荷。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意識形態,根植并滲透在企業員工的頭腦及企業的各種傳統、習慣、風俗、行為準則之中,起著導向、規范、約束、激勵的作用、對企業經營管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從企業外部來看,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國際環境等都是建立企業文化要考慮的因素,而民族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社會文化、行業文化更是影響企業文化特制的潛在因素。企業內部來看,企業領導人的行為對企業文化具有重大影響作用,同時企業內部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企業內除領導人外其他具有權威性的人物也會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到影響作用。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是西方管理理論在經歷了 “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與“復雜人”假設之后,對組織的文化價值、經營理念、管理過程與組織長期業績的關系的又一次重新審視。
樹無根不活,企業文化無根不立。企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是由民族文化所決定的。一個國家企業文化的現實特點是從若干個別企業文化中抽象而來;同時又對個別企業文化的微觀運作以及特色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人們積極倡導、培植一種新型企業文化的時候,必須對企業文化的現實特點進行分析,必須從國家的具體國情出發,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企業文化的現實從總體上進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找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切入點,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塑造與現代企業制度相匹配的文化制度,幫助我國企業建立企業文化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最便捷的道路。
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快速轉變的過程中,在經歷了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改革、利改稅和稅利分流、承包經營和租賃經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各種方式的改革后,形成了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的新型企業制度。企業的經營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必需進行企業文化的整合和創新,快速建立起適合現代經濟環境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改制中的先導作用,創造一種適合內外環境,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一顯著特點就是弱勢文化占主流,尤其是國企的企業文化建設,明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處處透露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有一些陳腐的傳統文化和不良社會風氣還在起作用,所以企業中也存在著很多悖于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消極文化。同時,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舊觀念的沖突,使得中國企業文化與市場經濟發展既適應又不適應,呈現出一片良莠混雜、積極與消極并存、先進與落后交叉的復雜的矛盾沖突局面。如民主意識與家長制觀念,個性發展意識與大一統觀念、創新競爭和冒險精神與中庸之道、改革開放意識與封閉保守意識、法制觀念與人治傳統、現代人才觀與片面的重德輕才觀、企業家精神與重仕輕商觀并存等文化沖突要求我們正視現實,認識矛盾,解決沖突,重塑與再造中國特色企業文化。
從中國的國情和文化背景出發,本著體現時代精神、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繼承中國民族文化傳統和中國企業的優秀傳統、借鑒國外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的指導思想,摒棄舊文化,配置適合國情的新文化,建設具有我國特色,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先導作用表現在:優秀的企業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首先制定企業文化戰略,明確自身的價值觀念和經營理念,以此指導企業的投資戰略、營銷戰略以及人才戰略、管理戰略的制定。下面,我們從人本觀念文化、人才觀念、競爭創新觀念、求實觀念幾個方面考慮企業文化的建設問題。
1)先進的企業文化在人本觀上的先導作用
企業改制過程中,應當重視對人本觀的培養,把人作為企業的根本,改變領導統天下的局面,把企業員工從過去的“執行者”和“工具”的地位中解放出來,還其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地位。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員工參與管理的通道,企業的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風,企業各層次之間要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要建立一套運行良好的動力機制,建立完備的激勵機制,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要注重員工的個人開發、培養和適用,幫助員工建立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員工個人的潛能,使各類人才在為企業的目標奮斗中最大限度的實現自身價值。
2)先進的企業文化在人才觀上的先導作用
擺脫中國傳統觀念中片面的“重德輕才”以及現代社會中某些片面的“重才輕德”的觀念,要正確對待德、才關系,既重德也重才,把德放在第一位。企業改制過程中,要以正確的人才觀為指導,建立正確的人才考核評價體系,建立適合本企業的人才測評制度,培養大批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狀況的企業家,使企業選對員工,員工得到發展,達到企業和員工的共贏式發展。
3)先進的企業文化在競爭創新觀念上的先導作用
現代企業是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和營銷活動,只有經過競爭,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才能促進技術更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和服務,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實力。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需打破陳規,敢于開拓新領域,適用新技術和新方法。但由于受傳統文化中中庸之道以及封閉保守思想的影響,我國企業中人們正常的爭強好勝的欲望受到限制,缺乏競爭意識及冒險意識,缺少開拓創新精神。建立現代企業的文化,就要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和創新觀念,建立完善的競爭獎罰機制及鼓勵改革、創新的獎勵制度,增強企業及員工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保證各項制度得到落實,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
4)先進的企業文化在求實精神中的先導作用
求實是影響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企業作為經濟實體,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善于將企業的文化思想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出文化的引導作用。我們在貫徹企業文化時,要有制度做保障,使企業文化能夠盡量完整的在企業的規章制度、員工的工作手冊中得到體現。同時,要有相應的制度保證企業文化的落實,堅決反對文化制度兩張皮。要保證制度以企業價值觀為依據,執行及宣傳以制度為標準和指導。
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內外環境急劇變化,一方面,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危機,迫使企業必須審時度勢,改變組織形式、經營方式與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對企業傳統文化提出了挑戰,迫使企業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價值觀、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我們必須抓住目前的極好時機,經過自身努力,依靠或借助社會力量來推動企業改革的深化和企業文化的革命性進步,使企業文化對現行的制度改革切實起到引導作用。
[1]張陽,周海煒.管理文化視角的企業戰略[M].復旦大學出版社.
[2]張德.企業文化建設[M].
[3]郭箴綱.西方管理思想史[M].
[4]徐北妮.有效組織的文化建設,中國人力資源開發[OL].中國期刊網.
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