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蕾
長春建筑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吉林長春 130699
在城市中,空間可以分為三種,即建筑內部空間、建筑外部空間和城市的開放空間,室外空間是介于建筑內部空間和開放空間之間的空間類型。由于城市中的建筑面積不斷增加,單位建筑土地上的居民逐漸增多,居民活動的空間范圍縮小。建筑室外空間就需要滿足居民戶外活動的需要,承擔建筑一定程度內的使用功能,實現建筑與城市之間的連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1)建筑外部空間逐漸縮小。近年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城市中的居民越來越多,原有建筑與空間之間的平衡關系被打破。城市中的臨街建筑逐漸增多,建筑功能多樣化,建筑面積逐漸增大,城市的外部空間一再縮小,居民休息娛樂的空間被剝奪。城市外部空間的縮小也限制了外部空間功能的發揮,綠地、廣場不復存在,建筑室外空間沒有了原始的吸引力;
2)建筑室外空間缺乏整體的設計。以往建筑內部與外部空間設計是統一規劃的,各建筑外部空間具有較強的圍合性,建筑外部空間具有規律性。但是現代建筑創作空間一再擴大,個性建筑逐漸增多,建筑之間缺乏整體的聯系,建筑外部空間不再具有連續性,街道的整體感在弱化,建筑之間不再具有統一性和和諧性,建筑外部空間混亂;
3)室外空間缺乏人性化設計。近年來,國家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人文本不僅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還要在建筑設計方面實現以人為本。建筑外部空間是專有性和公眾性的集合,建筑室外設計既需要尊重建筑的私密性。也要加強建筑的開放性,實現人性化和公眾性的設計。但是我國很多街道都存在比較矛盾的現象,大量的空地被圈禁起來,人們沒有休憩和娛樂的外部空間,室外空間設計和施工沒有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樣矛盾的現象也使人們產生疏遠感和排斥感;
4)室外空間環境保護。城市外部空間設計是一項綜合的課題,外部空間既要滿足居民休閑娛樂的要求,還要注重對室外環境的保護。由于建筑室外空間設計缺乏針對性,設計中照搬照抄的現象嚴重,不僅室外廣場和休閑娛樂設施雷同,甚至是植被品種也一樣,外部空間設計沒有考慮環境的要求和承受能力。這樣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地理氣候不合適的植被生長還容易對環境造成破壞。
1)建筑室外空間構圖。建筑室外空間構成要素可以分為主要和輔助要素,其中主要構成要素是建筑、植被以及其他構筑物,主要的構成要素決定著建筑外部空間的形態、圍合程度、功能作用和類型,而院門、臺階、鋪地和矮墻等輔助構成要素則可以弱化或強化外部空間特性。設計者可以通過對空間圍合要素的改變,來協調、連接和區別建筑的外部空間,實現外部空間設計的韻律和節奏,加強空間景觀的外部設計,使建筑內外部空間實現內在聯系和外部統一,建立空間景觀的良好序列;
2)加強建筑群體空間形態設計。目前我國城市建筑之間缺乏整體性和聯系,建筑外部空間比較混亂,設計者需要加強對建筑群體形態的設計,通過建筑空間圍合程度、尺寸、大小和形狀的變化來實現不同的空間效果。建筑設計者可以在同一建筑空間內對建筑色彩、類型和尺度進行改變,實現不同的視覺享受。對于建筑之間的外部空間,設計者可以加強建筑實體或者是建筑與公共建筑之間的聯系,實現建筑群體之間的有效配合。目前我國建筑外部空間主要有長方形、三角形、混合形和梯形,三角形可以增加空間的開闊性,充分利用建筑的透視規律,而長方形的建筑群體空間則比較容易布置,利用率比較高;
3)建筑室外空間圍合度設計。圍合度是建筑室外空間設計的要點,設計者可以通過圍合度變化來實現不同的建筑空間設計。按照平面圍合程度可以將圍合度分為強圍合、一般圍合和弱圍合,強圍合空間具有內向性和自聚性,室外空間可以受到外部空間較小的干擾,空間封閉,安全性強。而弱圍合的外部空間則比較開敞和自由建筑之間的滲透性加強,方便居民的交流。因此,設計者可以根據建筑不同的使用性能來采取不同的圍合度設計,實現建筑的功能;
4)建筑室外空間的領域性設計。領域性設計也就是以人為本理念在建筑室外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提升建筑外部空間的領域性,加強居民對外部空間的熟悉感和滿足感。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要對居民的心理需要和建筑空間使用要求進行研究,在增強居民安全感的同時實現居民私密空間的設計。此外,設計者還可以在建筑外部空間多設置一些座椅,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適度,使居民在活動的同時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整體上提升外部空間的親和性。因此,目前我國建筑外部空間設計還存在空間面積狹小和使用性能不足的現象,設計者要加強對建筑之間以及建筑內外部空間之間的設計,增強建筑的居住舒適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筑面積逐漸增大,設計者在加強建筑設計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外部空間的設計,建筑群體之間的外部空間比較混亂,不能達到人們居住和使用的要求。因此,設計者要對建筑的使用性能和居民的心理要求進行充分考慮,加強對外部空間構成要素形狀、質感和尺度的設計,提升外部空間設計的質量,實現外部空間以人為本的設計,增強外部空間的生氣。
[1]郝川,張曉娜.現代住宅小區規劃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9(5).
[2]屈江萍.淺談建筑室外環境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山西建筑,2008(35).
[3]梅永發.城市公共建筑空間場景設計手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
[4]秦艷艷,劉曉,孟曉雷.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間環境設計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