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如
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
6kV交聯電纜具有電氣絕緣性能好,敷設方便,電纜終端制作工藝簡單,以及較好的耐酸堿腐蝕性能,因此在火電廠得到廣泛應用。從實踐應用的角度上來說,6kV交聯電纜在工程設計施工、電纜終端制作、運行維護等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故障和隱患,影響電纜的長期可靠運行。及時針對高壓電纜故障隱患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對策無疑有重要意義。本文試對其作詳細分析與說明。
安全規程要求:“設計時對易受外表影響著火的電纜密集場所或可能因著火蔓延釀成嚴重事故的電纜回路,應采取防火措施;施工中應防止電纜橋架上的電纜分布雜亂、甚至電纜纏繞堆積,電纜頭的制作應按規范運行制作。”但因各種原因上述要求不能完全執行,例如:電纜橋架銹蝕、電纜溝積水等,都可能損害電纜護套及絕緣,影響到電纜的安全運行。
環境因素對電纜終端制作有較大影響。為趕工期而在空氣濕度大、溫度低的條件下制作電纜終端,可能導致熱縮管內凝結水汽,降低絕緣性能、加速老化。
制作工藝同樣影響很大,例如加熱時火焰溫度掌握不好,將破壞熱縮材料的晶體結構,降低機械性能。
從相關統計資料數據當中不難發現:外力破壞因素在諸多可能導致高壓電纜出現故障的因素當中占據著主要地位。簡單來說,在城市化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的背景作用之下,高壓電纜施工隊伍所展開的地下管線施工與既有地下管線之間的矛盾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電纜線路運行后期可能面臨著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隱患。盡管電纜線路施工過程當中并沒有呈現出明顯的損害問題,但在長時間且持續性的運行過程當中,這一損害問題的不斷加深與蔓延最終將導致高壓電纜出現運行故障。
在絕緣受潮因素的影響作用之下,電纜線路自身耐壓力參數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進而導致高壓電纜線路的正常運行出現嚴重故障。通過對相關事故資料的分析與研究發現:現階段可能導致高壓電纜出現絕緣受潮問題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接頭盒結構或是終端盒結構在密封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或是受不合理的安裝作業影響導致進水受潮;其次,電纜線路安裝過程中所涉及到的金屬護套存在空隙問題,在腐蝕作用之下導致電纜線路出現絕緣受潮問題。
首先確認環境溫度、濕度是否滿足要求,在針對電纜各層進行剝除作業的過程當中應當特別謹慎與細致,特別是在針對外半導電屏蔽層電纜線路進行剝除作業的過程當中,應當最大限度的防止剝除作業所造成主絕緣層或是半導體層所出現損壞問題。與此同時,電纜附件安裝作業過程當中應當確保過程控制的有效性,在進行電纜頭安裝及輻射作業的過程當中,應當同時進行密封處理以及防潮處理。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現場施工過程中還應當安排專人針對電纜附件導體的施工現場停留時間予以有效控制,防止導體因雨水沖刷而出現失效問題。
相關工作人員在針對電纜線路進行日常性巡視作業的過程當中應當特別具體、系統與嚴格,及時檢查是否有電纜橋架腐蝕、電纜隧道蓋板破裂等問題,最大限度的防止電纜線路應外力作用力而出現的機械損傷。與此同時,需要針對電纜線路既有的機械性損傷予以及時報告并處理。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日常性巡視基礎之上還應當近視針對電纜線路運行狀態下的實時溫度指標以及接地電流指標予以測定分析。一旦出現電纜金屬護套接地電流過大的問題則應當及時針對該故障區域進行事故排查處理,借助于此種方式防止因電纜頭位置長時間且持續性運行下的過熱問題引發更為嚴重的電纜線路故障問題。
電纜線路工程項目在竣工及驗收過程當中需要針對整個工程項目所涉及到的相關電纜線路進行有效的耐壓試驗,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有效處理。需要在確保電纜線路各項技術指標軍充分符合相關驗收標準及規范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審批整個電纜線路工程項目投入運行。與此同時,在有關電纜線路的維護過程當中需要強化與施工方的信息溝通及技術交流,自現場施工階段對整個電纜線路施工敷設作業予以有效監督及管理,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現場施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打樁作業以及開挖作業相對于整個電力電纜線路的有效運行產生不利影響,防止電纜溝進水。
在高壓電纜的設計、施工中,一定要嚴把質量關,運行維護中則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希望能夠引起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
[1]鄭琪.大截面阻燃電纜使用時外護套開裂問題的分析[J].高電壓技術,2004,30(z1):34-36.
[2]雷成華,劉剛,李欽豪,等.BP神經網絡模型用于單芯電纜導體溫度的動態計算[J].高電壓技術,2011,37(1):18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