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澤光,蔣 振
中鋼集團山東富全礦業有限公司采運車間,山東濟寧 272516
為了確保礦山生產高效且安全,我公司采用的開采方式為向上分層充填采礦法,此種方法除了可以治理地下的采空區,避免塌陷及安全隱患,還能提高回采率,利用尾礦、廢石等廢棄物,減輕了廢棄物對礦山及周邊環境的影響。隨著充填采礦法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對其研究也逐漸增多,而在具體的采礦中,更加關注重充填料漿的流變性。對于流變性而言,其影響因素有充填物料的配比、充填物料的粒度大小等。為了保障采礦安全,必須控制充填骨料的流變性,使其規律,這樣才能對危險情況進行預測并及時做好防御措施。本文以我公司礦山為例,其主要選擇的是細粒尾礦作為充填骨料,然后通過一定的試驗,得出了在充填料漿不同的濃度下相應塌落度、流變速度及流變參數等的變化規律,從而對其具體的充填能力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與分析。
我公司鐵礦石尾礦,發現其尾礦礦粒主要以微細粒為主,其表觀密度為3.08t/m3;經過了一定的測定之后,發現添加PC32.5硅酸鹽水泥之后,比表面積為370m2/kg,表觀密度為2.99t/m3。通過對微粒的具體分析后,得知此尾礦微細粒達到了70%之多,其中尾礦中最大粒度約為0.44mm,其平均粒徑約為0.096mm。
一般而言,對于不同濃度下的充填料漿塌落度而言,主要測量工具為圓錐筒,本文中采用的是圓錐筒桶高為300mm,上口的直徑為100mm,下口的直徑為200mm,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必須按照建筑工程的相關規范進行。
當開始塌落度的測量試驗時,首先要對充填料漿進行均勻攪拌,然后將這些料漿裝入桶內(裝入時必須按照標準《(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最后提起塌落桶,里面的漿體便會由于重力作用向四周流動擴散,而高度也會逐漸下降,漿體最后的塌落高度則為充填料漿的塌落度。總之,塌落度越大,則充填料漿的流動性就越好。
對于不同濃度充填料漿在相同條件下的自流輸送的流速大小的測定,一般采用的是斜管試驗(傾斜管道試驗裝置),以此測定料漿濃度的變化引起的流動變化情況。
在具體的試驗中,傾斜管道采用的是一種有機玻璃管,長度在1.8m左右,而直徑一般為25mm,對于入料口與出料料口而言,一般需要設置為高度差0.85m左右。和前一個試驗一樣,要用攪拌桶對預先設計的不同濃度的充填物料進行攪拌,等到充填物料均勻之后,勻速將其倒入受料的漏斗之中,等到料漿的流速呈現一種均勻狀態后,便可以測定料漿的流動速度。
對于料漿流變參數的測量而言,應先將料漿的物料(水泥灰、尾礦、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然后放入相應的攪拌機中攪拌,一般而言,先慢速攪拌約兩分鐘后,繼而用刮刀迅速刮下攪拌罐壁上的漿體,然后再快速攪拌約兩分鐘,最后倒入相關的測量容器中,并采用旋轉粘度計測定料漿的粘度,同時還需要利用流變儀測定其相關的屈服應力。對于試驗的每一組都需要測量至少三次,然后對其求平均值,最后得出相關的流變參數。
本文以充填料漿濃度在53.5%~68.1%為例,隨著濃度的不斷增加,試驗中所得結果表明,塌落度會逐漸減小,當濃度小于68.1%時,充填料漿的塌落度一般都在22cm及以上,這滿足了實際的輸送要求;但是,當尾礦濃度在63%左右時,塌落度的速度改變非常劇烈,其具體的下降速度從平緩一下驟減,這表明了當尾礦濃度在63%左右時,具有流動性變差劇烈的特性。基于此,為了保障充填料漿保持一個良好的流動性,便相應地要求尾礦濃度必須保持在63%以下。
本文以充填料漿濃度在61.4%~68.1%為例,相關試驗結果表明,料漿濃度在63.3%的時候為轉折點,也就是說在大于63.3%的時候料漿的流速遠遠低于了小于63.3%濃度的料漿流速。換句話說,63.3%屬于本試驗中的料漿臨界濃度。
本文以充填料漿濃度在53.5%~65.7%為例,通過現場的實際試驗表明,在不同尾礦濃度與相同灰砂比情況下,隨著充填料漿的濃度增加,其自身的屈服能力及粘度都會呈現出一種增加的趨勢。當充填料漿濃度大于了58.4%之后,粘度呈現出的增速更快,而屈服應力增速的臨界點則為充填料漿濃度63.3%的時候。總的來說,當屈服應力與粘度太大,則會相應地增加在管道中的流動阻力,從而降低流速,這不僅會導致實際填充能力不足,也會造成堵管事故。因此,最為理想的情況為保證充填料漿的濃度保持在63%以下。
3.4.1 充填流速的選擇
當充填料漿的濃度在50%~60%時,便屬于高濃度漿體,而在具體的輸送中便會存在一個臨界流速。對于這個臨界流速而言,一旦實際流速高于此臨界點,則會導致管道的磨損加重;反之,則會造成堵管事故。通過分析對比,總結出了在實際的應用中,盡量選擇流速在臨界點之下。
3.4.2 理論結果計算
根據相關的理論,便可以計算出充填料漿的充填能力,本文計算的是賓漢姆流體水力坡度與自流輸送水力坡度,利用這兩個方面的相關數據,便可以測出具體的充填能力。具體來講,與充填能力有關的因素主要有:料漿水力坡度、料漿屈服應力、料漿粘度、料漿流速、管道的總長度、總高度差、局部的阻力折后10%的總長、管道直徑及料漿密度等。
3.4.3 充填能力的選擇
根據以上的相關計算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結論:
1)對于同一管徑而言,當料漿的濃度增加,充填料漿的流量與流速都呈現出一種減小的趨勢,而根據相關的臨界流速需求,則需要對每一個管徑設置相關的適宜充填濃度。比如管徑為50mm、100mm、125mm時,適宜的充填料漿濃度分別對應為53.5%、60.9%、63.3%。
2)對于同一濃度而言,當管徑增加,料漿的流量及流速都會相應增加,根據具體流速的設計要求,每個濃度下都應設置一個合理的管徑。一般而言,當料漿濃度為3.5%、60.9%、63.3%時,其對應的合理管徑分別為50mm、100mm、125mm,同時在各自適應的管徑下,其最大的充填能力分別為16.49、64.05、97.59m3/h。
通過試驗,可以測出不同充填料漿濃度下的塌落度、料漿流變參數等,這些數據表明料漿濃度往往會影響整個料漿的流動性,隨著濃度的變化,料漿流動性也會變化,并且存在一個臨界值。一旦料漿濃度高于此臨界值,流動性就會急劇降低。總之,對于細粒尾礦充填料漿的流變性及充填能力進行研究,對于采礦事業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這是采礦行業必須長期探索與研究的課題。
[1]呂憲俊,金子橋,胡術剛等.細粒尾礦充填料漿的流變性及充填能力研究[J].金屬礦山,2011(5):32-35.
[2]呂憲俊,胡術剛,金子橋,等.細粒尾礦充填料漿的流變特性及輸送工藝參數研究[D].第五屆中國充填采礦技術與裝備大會論文集,201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