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愛國
濟南長城鍋爐配套制造有限公司,山東濟南 250118
1)制造鍋爐所使用的原材料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原材料供應方必須具備國家法規規定的相關資格,并提供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書;
2)材料的供應方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評價和選擇,確認分供方具備相應資格后,列入合格供方名錄。原材料采購時需在合格供方名錄中挑選適宜的供方,不許隨意尋找供方;
3)材料進廠后應有材料檢驗人員依據相關標準對材料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材料檢驗員應驗證材料質量證明書的有效性,項目是否齊全、正確,沒有質量證明書的材料應拒收;
4)材料在使用中應注意標識的移植,以免材料用錯。需要代用的材料,由生產部門提出申請,各相關責任師簽字確認后方可使用。材料代用應盡量減少甚至避免,以滿足原產品設計在強度和結構上的要求,如確需代用,應遵循以優代劣的基本原則。材料代用如遇到以低強度材料代用高強度材料,以厚度小的材料代用厚度大的材料應或代用的鋼管公稱外徑不同于原設計尺寸時,應由主管設計經強度校核,滿足要求并上報省級安全技術監察機構備案;
5)制造鍋爐承壓部件時若使用進口材料,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該材料必須是國外鍋爐用材料,其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等相關技術指標應與國內鍋爐材料相近;
(2)應對照國內相關國家標準進行檢驗,如果缺少檢驗項目,應補做該項目,合格后再使用;
(3)設計鍋爐時應采用該進口材料的相關標準規定的數據進行強度計算;.
6)制造鍋爐承壓部件所用的焊接材料,應在有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購及檢驗驗收,焊接材料應符合國家專業標準的規定,有制造廠的 材質證明書和清晰牢固的標記。使用單位須按有關規定驗收、入庫、編號。
1)凡從事鍋爐承壓部件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須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鍋爐壓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試與管理規則》的規定進行焊工基本知識考試和焊接技能考試,取得焊接操作人員資格證后,方可從事考試合格項目范圍內的焊接工作;
2)采用焊接方法制造鍋爐受壓元件時,制造廠家應按《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有關標準的要求,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并制定焊接工藝指導書。焊接工藝評定用的母材和焊材必須經檢驗合格。焊接工藝評定的施焊者,應有制造廠焊接技術熟練的合格焊工擔任;
3)鍋爐承壓部件的施焊焊工施焊前應閱讀相關焊接工藝文件,檢查焊材牌號、規格、焊縫坡口尺寸和清潔程度以及焊縫裝配質量,焊接人員應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要求進行焊接并如實填寫焊接記錄,并對施焊質量負責。施焊完畢,焊工應清理焊渣,在規定部位進行焊工鋼印確認;
4)鍋爐承壓部件的焊縫(包括不承壓部件與承壓的部件之間的連接焊縫)100%應進行外觀檢驗,焊縫外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工藝文件的規定,焊縫高度應達到圖紙要求,焊縫與母材之間應平滑過渡,不能有咬邊現象。焊縫及其熱影響區表面無裂紋、夾渣、氣孔并按相關要求對焊縫進行無損檢測,由無損檢測人員出具相應的報告,檢驗人員記錄焊工的焊接質量情況;
5)焊縫經無損檢測判定存在超標缺陷時,應進行返修,返修時應有技術處編制返修工藝。擔任返修的焊工,必須是合格持證焊工,返修后在規定的位置打上返修焊工的鋼印。焊縫在同一位置上的返修,碳鋼不得超過三次,合金鋼不得超過二次。
1)從事鍋爐制造無損檢測工作的人員必須按《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和監督管理規則》的要求,考核取得資格證書并在國家質檢部門注冊后方可從事相應項目的無損檢測工作。無損檢測人員應負相應的技術責任;
2)無損檢測的工作場地和檢測設備應滿足要求,檢測設備應按規定進行周期檢定,作好記錄,使之在完好狀態下使用;
3)無損檢測的工藝文件應符合相關規則和標準規定,無損檢測人員根據工藝文件選擇檢測設備和工藝參數;
4)無損檢測人員應出具檢測報告,報告的內容應符合相關檢測標準的規定,并按規定程序審核,簽發。
鍋爐制造企業技術部門根據產品設計要求制定熱處理工藝文件,熱處理工藝文件應根據相關標準及規定,明確以下內容:
1)熱處理時機, 鍋爐承壓部件焊后熱處理應在水壓試驗前,全部焊接工作或返修工作結束后進行,但焊后有延遲裂紋傾向的鋼材應及時進行焊后熱處理;
2)熱處理前所需的清理要求或防護要求,有追溯要求的部件熱處理前應按規定做出標記,對于熱處理可能造成標記遺失或模糊不清的,應做好詳細記錄,以便進行標記移植;
3)熱處理設備及加熱方式的要求。用于熱處理的設備、儀表等應完好,裝爐溫度、升溫速度、保溫時間、冷卻方式和時間應符合相關規定;
4)產品試件的要求,產品試件應隨爐熱處理,不能同爐時,檢查試件熱處理設備和規范應與產品相同;
5)熱處理后的驗收標準及報告,檢驗人員負責實施熱處理全過程的檢查,做出熱處理檢查記錄,并出具熱處理檢驗報告。
1)鍋爐受壓部件的壓力試驗,應在無損檢測及有關檢驗項目合格后進行,須熱處理的,則應在熱處理后進行;
2)壓力試驗應在專用場地進行,壓力試驗設備和壓力測量儀表應完好,且在有效期內。同時壓力試驗環境應符合有關技術文件規定;
3)試驗合格標準,應符合規程、標準及技術條件規定。壓力試驗人員應認真如實填寫實驗記錄并經檢驗人員復核確認。
1)采購產品經進貨檢驗或實驗發現不合格品時,檢驗人員應通知庫房管理人員,將“不合格品”存入不合格區。“不合格品”經材料、設計、工藝等有關人員評審,評審結果為不合格的采購產品,應拒絕接收;
2)生產過程中經檢驗或試驗發現不合格品時,檢驗人員須立即做好標記并隔離,相關技術人員應對該不合格品進行評審。評審后的不合格品一般可采用以下辦法處置:(1)返工、返修,消除不合格;(2)降級;(3)報廢;
3)不合格品控制全過程的質量記錄,應有相關人員收集、整理,檔案室保存。
鍋爐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個質量環節,努力提高制造水平,保證鍋爐安全、高效、更加環保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