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剛
山西省電力公司晉中電力公司壽陽供電公司,山西 晉中 045400
超導電力技術作為21世紀的高新技術之一,其應用與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戰略意義。通過應用超導電力技術,可有效促進電力工業發展水平的提升,推動電力工業改革與發展。以我國實際國情為出發點,再加上電力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超導電力技術在未來智能電網中的運用,將解決電力工業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已成為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以智能電網的發展來看,具有獨特的自治能力和自愈能力,從根本上確保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而智能電網的未來發展,也必將實現能量雙向流動,通過更多新設備、新技術的運用,可逐漸減少由于電力系統擾動而產生的影響,滿足智能電網的未來發展需求。作為控制大電網穩定性的重要手段,可考慮采用超導儲能裝置,以發揮一個獨立輸出、快速反應的電源功能,加設到電力系統中,有效確保系統的有功備用效率,即使發生故障情況下,也可快速反應,將故障損失降到最低[1]。通過快捷、有效的有功調節或者無功調節,可極大增強系統可控性能,提高應對擾動能力,進而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與當前已經投入使用的電網穩定裝置相比,采用超導電力技術,可更好地回收過剩能量,提高反應速度,滿足智能電網對穩定性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將超導儲能技術當做功能強大的全新裝置,實現電能和電網之間有功功率的靈活交換,由過去被動致穩轉變為主動致穩,效果良好。
另外,若想保持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及時隔離故障部分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如果系統出現故障,而電氣系統不能及時隔離,必然對暫態穩定不利。隨著電網容量的進一步擴大發展,短路電流水平隨之增強,但是由于電氣設備設計時主要以短路容量為標準,因此極大提高開關設備成本,甚至難以準確選型。因此,為了進一步控制短路電流,以當前使用的方法來看,無論是改變運行方式還是電網結構,或者運用電氣設備,都將帶來成本的增高,也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不利[2];如果采用超導故障限流器,將有效控制短路電流現象,通過實現超導體中常態和超導的轉換,將零電阻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高阻值,控制短路電流現象;因此,應用超導故障限流器,可剛好地滿足智能電網運行的快捷性、精準性、穩定性,快速將故障隔離,并利用超導儲能裝置實現有功功率的補償,雙重保障穩定性,確保智能電網順利運行。
在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已成為發展未來電力的重要一部分。若想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效率,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方法,改善可再生能源品質,更好地與智能電網運行相結合,實現能源系統互動、優化互補,增強能源應用效率。應該認識到,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穩定性和間歇性等特征,再加上光伏發電系統的運用與傳統汽輪機組、水輪機組等有所不同,而風力發電機組中的慣性與單機容量等也有所不同,因此發電方式的變化,必將帶來電網結構、管理手段及控制方法的轉變,對電力系統如何安全、有效、穩定運行,提出更多挑戰[3]。超導電力技術的運用,實現了電網備用儲能需求,可極大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接入,對增強電網運行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超導電力技術還可改善分布式發電系統的運行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電能質量,保障功率平衡。
對于電網運行來說,可能受到各種外部打擊作用,如自然力、戰爭、人為因素等等;以我國2008年嚴重的冰凍災害對電網造成的影響來看,提高電網抗打擊能力至關重要。以智能電網發展來看,增強防御能力就是有力抵擋來自外部的破壞力,即使電網受到一定的外部打擊,仍能確保安全、穩定運行,尤其保障對關鍵負荷的有效電力輸送。
增強智能電網的抗打擊能力,關鍵在于保護對重要負荷的供電能力。因此可以考慮在配電系統中,應用中小型超導儲能設備,以發揮容量密度高、反應速度快等優勢,可作為緊急時期的備用電源,發揮有力保護作用。增強電網防御能力,就是在電網處于非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仍能確保對重要負荷的大量電力輸送工作。利用超導電力技術,即使運行電壓比常規電纜偏低,仍能將強大的電能通過超導電纜傳輸到負荷中心[4]。因此,即使輸電走廊出現問題,也可通過超導電力技術確保重要負荷的正常運行。通過應用超導儲能備用技術或者超導電纜的大容量傳輸技術,可全面確保智能電網的防御能力提升,應用于突發情況中,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飛速發展,電網電壓與頻率的波動作用可能給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帶來影響,并對工業產品的質量與壽命產生危害。因此,提高電網的電能質量,應引起足夠重視。一方面,輸電系統的質量控制。對于遠距離、大功率的輸變電系統來說,通過應用超導電力技術,可有效確保電網的電能質量。這樣,可以實現瞬間吸收或者釋放能量的目標,減少頻率波動;同時通過超導電力技術的電壓支持或無功支持,也可確保電壓的穩定性。
另一方面,配電系統的質量控制。以中小型超導儲能設備運行,尤其是微型超導儲能來看,可以通過對速度的調節來優化有功特性或無功特性,以此改善功率因數,確保電網頻率的穩定性,減少電壓波動,實現電網諧波平衡,提升供電質量,滿足工業、生產、生活等全方面需要[5]。
在優化電能質量過程中,并不需要涉及較大的超導儲能系統容量,但是對功率要求較高。因此,通過提升輸電層面與配電層面的電能質量,基本可確保智能電網的優質性發展。
通過應用智能電網,具有高效性特征,極大確保電網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線損,優化運營成本。通過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手段,可確保網絡安全、穩定運行。使用超導電阻,實現電流密度的無臨界,并以高溫超導線作為主要導體,可增強電流能量傳輸性能。由于超導電纜的損耗極低,可有效控制供電網絡的損耗問題,與低碳經濟發展目標相一致。另外,超導電纜的結構非常緊湊,即使不增加電纜的尺寸,也可確保傳輸功率的有效提升,同時對環境影響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6]。因此,從電纜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角度來看,該技術的應用可確保供電穩定性,節約安裝空間與成本,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總之,超導電力技術在智能電網的應用尚處于初級探索階段,結合我國電力系統發展的實際情況及運行特征,超導電力技術必將在未來智能電網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1]陳中,肖立業,王海風.超導電力技術在未來智能電網應用研究[J].電工文摘,2010(3).
[2]楊公安,蒲永平,王瑾菲,等.超導材料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陶瓷,2009(7).
[3]徐建,邱曉燕,汪興旺.超導儲能技術對智能電網電壓穩定的影響[J].四川電力技術,2009(z1).
[4]胡煒,王璐,王晶晶,王清.智能電網技術框架下的節能降耗技術若干思考[J].201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2010.
[5]胡毅,唐躍進,任麗,等.超導電力技術的發展與超導電力裝置的性能檢測[J].高電壓技術,2007(7).
[6]孫文明.淺議電網改造中超導限流技術應用前景[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