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楊
(盤錦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 遼寧 盤錦 123000)
1.1 地方保護、行業壟斷
國務院2001年4月發布的 《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后,各地清理了帶有保護內容的法規、文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地方保護、行業壟斷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地方或部門以種種方式設置障礙,排除或限制本地區或本部門以外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參與投標的現象依然存在。如有的要求外地隊伍要交納一定費用才能進入本地市場,有的限制本地區或本行業以外的企業參與投標的數量,有的規定對獲得本地區或本行業有關獎項的投標人在評標時加分,有的要求有在本地區進行施工、監理等的業績。一些壟斷性行業(如供水、供電、供氣、消防、電信、電視……)要求由其指定的企業承攬相應的工程,否則不予辦理相關手續等等,這嚴重地限制了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參與競爭。
1.2 資格預審文件具有傾向性
由于建筑市場仍然是買方市場,存在“僧多粥少”的局面,采用公開招標的工程其潛在投標人常常多達數十家。為了減少專家在評標過程中的工作量,招標人一般采用資格預審的方法,通過對投標申請人的企業資質、業績、技術裝備、財務狀況、管理水平、擬派出的項目經理和主要技術人員的簡歷、業績等的比較審查,選擇幾家投標申請人進入工程技術、經濟標的競爭。但由于種種原因,招標人在資格預審條件中往往有意或無意地帶有傾向性。如項目等級為三等的工程,要求項目經濟具有一級資質、而且近年內負責的工程須獲得過相應的獎項,如國家優質獎或魯班獎等。由于獲得國家優質獎或魯班獎的工程數量相當有限,使得符合資格預審條件的投標人具有相當的確定性,以致遭到其他投標人的質疑甚至投訴。同時,由于投標人擬派出的優秀項目經理一般已在其它工程項目中任職,該工程實施時,招標人所期望的項目經理往往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1.3 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短
在工程項目的評分辦法中,一般投標人的技術、經濟標所占分值通常達到總分值的80%以上,因此投標人往往都把技術、經濟標作為投標文件的重中之重,并且投標人必須花費足夠的時間研究招標文件以編制投標文件。而《招標投標法》對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做出了明確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自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第二十三條規定“招標人對已發出的招標文件進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應當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至少十五日前,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標文件收受人”。
2.1 消除地方保護、行業壟斷和傾向性
可以對招標項目實行分類管理,如對政府投資項目、重大工程項目和社會公益性項目實施強化管理。從招標方式、程序和招標過程的時限要求等方面進行嚴格監督,實行招投標全過程公開、全過程監督,將每個環節的監督責任落實到人,強化責任管理,確保監督工作到位,嚴格查處規避招標、弄虛作假、串標、抬標等腐敗行為,對招標活動全過程備案,實行終身責任制。而對社會投標項目實行自主招標,事后備案管理。
2.2 完善法制建設,規范招投標活動中各方行為
就《招標投標法》本身而言,部分規定尚欠公正、公平、全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如:《招標投標法》規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自招標文件發出之日起到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d,而部分招標單位都短于上述規定的時間,對此違規行為沒有具體的處罰條款。另外規定中標單位應按招標的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而對招標單位拖欠工程款問題則沒有明確規定等等。因此,建議國家和相關部門對《招標投標法》進行修訂、完善,盡快制定出對招標單位、中介服務機構、材料貨物生產供應等單位違規行為的處罰條款,使招投標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各方主體的行為更加規范,法制建設更加完善。
2.3 加強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和加大執法力度
要規范工程招投標活動,一方面應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普法教育,提高各當事人的守法意識;另一方面應強化監督執法隊伍的建設,要嚴格執法程序、嚴肅執法紀律,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從嚴處理監督執法隊伍中的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等人員。研究建立建設市場監督信息系統,建立建筑市場企業狀況、專業技術人員和工程項目管理的數據庫,形成信息網絡,充分發揮高新技術在工程招投標監督管理中的作用。
從總體上看,世界范圍內的招投標實踐,呈現出如下幾個發展動向:(1)招投標制度的基本框架不會有大的變化,各國修改、完善招投標制度的出發點將更多地在于體現保障招投標當事人在更大范圍內的世界自由貿易中的利益。(2)招投標的范圍將不斷擴大,招標標的將不再僅限于傳統的單一形態的工程、貨物、服務項目。(3)招投標的手段高度現代化,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室”目標。當事人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絡等十分便捷地進行招投標活動。編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和傳遞這些文件的時間將大大節省,招投標的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4)合格投標商的永久性名單將被不斷更新,習慣于單純從老客戶中篩選投標商的做法將被淘汰,新客戶將成為關注重點。(5)招投標的法律救濟途徑進一步多樣化,協商、調解的手段將格外受到青睞。
4.1 首先,要嚴格執行招標程序,對資格審查、編制招標文件、開標、評標、定標等每個環節都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做到位。對標段的劃分、招標文件以及標底的編制和合同的主要原則、評標辦法、定標等要堅持集體研究和按規定程序操作,著力提高招標和評標的科學性、公正性。嚴禁個人說了算,杜絕“暗箱操作”,排除行政干擾。在招標全過程中,逐步建立由各相關部門參與的社會監督,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切實做好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工作。
4.2 不斷深化改革,增強招標投標制度的透明度。首先,應該真正實行“四個公開”,即要求所有按規定應進行招投標的工程項目,必須在市、縣有形建筑市場進行交易。公開發布招投標信息;公開接受投標報名和篩選確定投標單位;公開建設項目實物工程量和評標、定標辦法;公開組織開標、評標、定標,確保質量好、信譽好的施工企業中標。其次,針對標底編審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采取有力措施,通過深化改革,大膽實踐,積極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辦法,并制定與之相配合的管理措施,從而淡化標底,增強工作透明度,杜絕“標底不準”和“易泄漏”等問題。
4.3 嚴格標底管理,實行專家評標定標。積極推行專家評標、定標,是切實可行、卓有成效的舉措。首先,專家評標要有針對性,由不同專業的專家參加評標,才能夠全方位對投標單位進行綜合評議。其次,專家評標要有權威性。評標專家的選定要嚴格,由單位推薦和招標管理機構考核審批。評標專家對工程技術應有較深造詣,且在該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必須能秉公辦事,作風正派,廉潔自律,敢于堅持真理,扼制不正之風。開標前,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決定專家名單,其中專家人數不得少于評委人數的2/3,在客觀上形成一個評標不帶有感情色彩的環境,避免干擾,真正體現客觀、公正、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