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琴
(周口市種子管理站,河南 周口 466000)
玉米新品種囤玉061是河南省金囤種業有限公司利用J1812作母本、9801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12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豫審玉2012006。
該品種夏播生育期95~99d。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片左右,株高257~286cm,穗位高106~116cm;幼苗葉鞘淺紫色,葉片深綠色,成株上部葉片上沖,下部葉片平展;雄穗分枝中等,花藥淺紫色,花絲綠色;穗圓錐型,穗長16.6~17.4cm,穗粗5.0~5.2cm,穗行數12~16行,行粒數34.5~34.7粒;穗軸白色,籽粒黃白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00.3~352.9g,出籽率86.9%~87.8%。
2009年經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抗病蟲接種 鑒 定:感 莖 腐 病 (39.23%), 高 抗 矮 花 葉 病(0.0%),感瘤黑粉病(13.52%),高抗大斑病(1級),抗小斑病(3級),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高抗玉米螟(1級)。2011年經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抗病蟲接種鑒定:中抗莖腐病(21.7%),高感矮花葉病(100%),感瘤黑粉病(15%),高抗小斑病(1級),抗大斑病(3級),抗彎孢菌葉斑病(3級),感玉米螟(7級)。
2009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粗淀粉73.39%,粗脂肪4.47%,粗蛋白質10.63%,賴氨酸0.348%,容重718g/L。
2010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粗淀粉72.28%,粗脂肪3.73%,粗蛋白質11.30%,賴氨酸0.286%,容重735g/L。
2009年河南省區試試驗(4000株/畝一組),11點匯總,10點增產1點減產,每667m2平均產量606.4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1%,差異極顯著,居19個參試品種第3位;2010年續試,12點匯總,12點增產,每667m2平均產量588.6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5%,差異極顯著,居20個參試品種第7位。
2010年河南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組),11點匯總,11點增產,每667m2平均產量578.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8%,居9個參試品種第4位。
玉米屬高稈作物,根系發達,需肥水較多,要獲得高產就需要土層深厚、肥沃、疏松,因此,玉米地要早犁早耙,多犁多耙,做到土質松軟,細碎平整。
精選種子,把胚壞、有蟲眼、癟小的種子除去,留籽粒飽滿的做種,并于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曬2~3d,提高種子發芽率。
玉米株高葉大,需肥較多,因此,增施肥料對提高產量有很大的效果。要提高玉米產量必須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農家肥1500kg、復合肥40kg。
麥壟套種宜在麥收前7~10d播種,夏直播宜在6月上旬,每667m2種植4000株左右。
3.5.1 田間管理 出苗后進行查苗補缺,缺苗的應在3~4葉時,在陰雨或傍晚帶土移栽,栽后澆水,覆土保墑,成活后追高效化肥,保苗生長,提高大田整齊度。
為了避免早間苗造成缺苗或晚間苗形成老苗、弱苗,可分次間苗,第一次在3~4葉時間去過多過密的幼苗,第二次在4~5葉時間苗,結合定苗進行,去弱留強,每穴留一株。
3.5.2 中耕除草、追施苗肥 苗期可中耕兩次,一般在間苗后3~4葉時進行第一次淺中耕,4~5葉定苗后進行第二次中耕,并進行第一次追肥,每667m2施尿素15kg。5~7葉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一次小培土,在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每667m2施尿素20kg,中耕時大培土。
3.5.3 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粘蟲、玉米螟等,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濕性粉劑拌炒香的米糠或麥麩(比例為1︰50),撒于玉米地中誘殺幼蟲;防治粘蟲每667m2可用甲敵粉2.5kg加細土15kg制成毒土,撒施玉米心葉內;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每667m2用50%巴丹可濕性粉劑500g,加細土30~40kg拌勻制成毒土撒入心葉內。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灰斑病,大小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一周噴一次,連續噴2~3次;灰斑病可用愛苗防治2~3次。
玉米授粉后40~50d灌漿已經完滿,莖葉和苞葉青黃變松,籽粒變硬,表現出品種固有色澤,已達到完全成熟期,在這個時候應借晴天及時收獲,以防霉爛造成損失。
[1] 薛軍勝,王少杰,寧國安.夏玉米褐斑病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種業導刊,2012(05):24.
[2] 李宏.玉米病蟲害發生特點、原因及應對措施[J].種業導刊,201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