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安,王少杰
(韓城市種子管理站,陜西 韓城 715400)
2007年韓城市國營種子公司體制改革后,種子經營主體呈多元化發展,委托門店分布城區、鄉鎮、種糧村,但各門店的經營行為、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種子質量投訴、種子質量糾紛、種子維權、劣假種子等事件頻頻出現,2007-2011年種子投訴糾紛趨勢逐漸升級。種子質量糾紛的原因,有種子質量問題,也有栽培、病害、氣候等其他非種子質量原因,種子管理部門在受理和調研處理種子糾紛時,必須要科學調查研究,正確分析原因,慎重依法處置,否則就易誘發群體上訪事件,影響農業生產,影響農村和諧穩定。因此,種子管理部門必須把好種子質量和品種準入兩大關口,健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科學宣傳推介品種,將良種良法一起推,才能有效減少種子質量糾紛事件的發生。
在經營中,某些企業推廣品種的發芽率低于種子標簽標注的種子發芽率,導致農民購種播種后田間出苗率差,出苗不齊,有些企業的種子出現不發芽、爛仔、霉籽等現象,這類投訴占整體投訴的10%左右。調查發現,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有的企業銷售隔年倉貯的包衣種子,或者是將陳舊種子重新進行包衣銷售。
農作物種子生活力差,主要表現為實驗室檢測有發芽能力,發芽率達到規定指標,但在田間表現出苗速度慢、出苗不整齊、種苗頂土能力差,尤其在遇到不利天氣如干旱、低溫等條件下,種子出苗差,從而引發種子質量糾紛。
現階段市場所銷售的玉米品種都是經過包衣處理的,農民購種后可直接播種,但有些農民購種后為防鳥、鼠危害,對包衣種子進行二次藥劑或催芽處理,因催芽方法不當造成種子不發芽或者發芽率下降引發投訴。
農作物種子純度是保證優良品種種性發揮的重要因素,某些種子企業在種子生產過程中,由于技術操作不規范,機械混雜和生物學混雜等因素,導致種子純度下降、品種優良性喪失,田間性狀表現不一,甚至雜亂不齊,引發投訴。
任何一個推廣品種都有其適應性區域,越區推廣會造成品種農藝性狀的劣變和產量、品質下降,如近幾年推廣的鄭麥9023,屬弱冬性小麥品種,在韓城市塬區棉花地示范推廣種植,要求播期是10月25日以后,但部分農戶不但種在川道灌區,而且在10月5日即播種,造成冬季旺苗,抗寒耐凍性降低,出現死苗現象,引發種子糾紛。
一般是指以優良品種種子冒充其他品種種子銷售,也就是套牌種子,農民種植后田間表現出的特征特性與種子推介廣告宣傳特性差異較大,從而引發種子糾紛。
作物感病后的癥狀表現是否因種子而起,農民不易分別,從而引發種子質量糾紛。如玉米粗縮病、玉米花葉病毒病,作物感病后,葉片發黃、生長緩慢,出現死苗現象,被農民誤認為是種子質量問題。
不良氣候條件會引發作物病害,玉米苗期的4~5月份如遇低溫干旱,可引發玉米花葉病毒病,造成玉米植株葉片發黃,生長緩慢,甚至死苗;8~9月份如遇高溫、連陰雨、會造成玉米授粉不好,出現禿頂現象;12月到來年1月如遇冬季溫度過高,也會使一些春性較強的油菜品種發生早苔早花現象,這些特殊氣候原因會造成植株生育不良,農民往往會以種子質量問題進行投訴。
優良品種是確保增產增收,保障農業用種安全,杜絕種子質量糾紛的基礎。抓好種子生產過程中的全面質量管理,是保證種子質量的關鍵。因此要建立健全的種子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按照種子生產操作技術規程進行生產,加強對種子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及種子質量檢測工作,淘汰不合格的種子,確保種子質量。在種子生產的源頭上防止不合格種子進入種子銷售、流通環節。種子管理部門要對種子生產質量提前介入,做好種子生產過程中質量監管和種子質量跟蹤管理,并做好種子質量和監督抽查工作。
種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監管,重點做好品種管理和種子質量的監督抽查,嚴查品種的未審先推和審定品種的跨區域推廣,加大對假冒偽劣種子的檢查和打擊力度,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同時種子管理部門要做好種子試驗示范工作,按照試驗示范品種表現科學發布品種信息,指導農民科學選擇使用品種。
優良品種只有在適宜良法支撐下才能發揮最大增產效應,不同品種、不同區域、不同管理措施對產量都有一定的影響,種子管理部門和種子企業要加強栽培技術研究的開發集成,做到良種良法一起推,發揮品種增產潛力。
要健全種子質量管理體系,對生產調運入倉的品種做到每一個品種每一批次種子來源登記清晰,去向登記明確,加強對種子收運入倉、加工、包裝方面的質量監管和抽查,尤其是在售前做好種子扦樣、封樣工作,健全種子經營檔案,當發生糾紛時,可用完整的檔案協助追查種子質量真相。
對于農民的質量投訴,種子管理部門應依法組織種子質量執法人員現場鑒別查明原因,科學分析研究,分清責任,種子企業在遇到糾紛時不推諉,不相互扯皮,妥善處理糾紛,指導農民科學補救,將損失降低到最低。
[1] 尚泓泉,韓啟忠,毛建平,等.我國棉花種子產業化現狀與對策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05(11):10-12.
[2] 詹根印.種子質量安全檢驗管理信息系統應用[J].種業導刊,2009(01):12.
[3] 張進生,張玲,戴鋼,等.中國種子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03(11):23-26.
[4] 孫守如,陳艷麗.授粉時間對西葫蘆種子質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3(11):39-40.
[5] 劉冬云,李延峰.提高小麥種子純度的措施[J].種業導刊,2011(04):29.
[6] 肖婷.淺談種子質量的監督管理[J].種業導刊,2011(06):10-11.
[7] 李奎亮.小麥良種繁育的質量控制措施[J].種業導刊,2010(07):16-17.
[8] 安金嶺.應用四級種子生產程序,搞好種子生產[J].河南農業科學,2001(07):27.
[9] 牛洪啟,陳守東,牛亞博.種子造假的"花招"及對策[J].種業導刊,20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