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譚詠佳
(成都體育學院,成都 610000)
紙質媒體這些年來它與生俱來的、持久的頑強生命力證明了它與其他媒體的同中求異、互利共贏的經歷。在網絡時代,紙質媒體再也沒有新聞時效、信息質量及互動方面的競爭優勢,但是,紙質媒體就其高度的公信力和深度的報道以及獨特的原創性的優勢贏得了讀者的高度認同。本文通過深入分析紙質媒體優勢,目的在于出版更具特色的紙質媒體,不斷發揮自身作用。
以黨報為核心的紙質媒體在眾多的新聞信息采集中有著緊密的新聞編輯和公布過程,它始終在新聞的原創性、真實權威性以及縝密的社會分析能力方面超越其他任何新興媒體,公信力就是紙質媒體的最大優勢。當今社會,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新的信息傳達方式,但是大量、快速、多樣的信息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人們很難找到正確的信息,也就使新聞失去權威性。因此,網絡媒體的出現讓紙質媒體對信息真實性、權威性及深入分析能力的優勢更為明顯。比如說,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科學時報》針對網絡上出現的各種謠言發表了專家及時為公眾答疑解惑、科學分析地震發生的原因減少了謠言擴散。
紙質媒體的優勢主要是內容深刻,表現形式豐富,對報道對象深入分析,從不同角度、層次和空間進行多種形式報道。很多紙質媒體聘請專家參加研究并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信息,其權威性和專業化優勢是任何新興媒體無法比擬的。
紙質媒體一紙在手,它不需要像新興媒體那樣要借助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它也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及使用手段的限制,直接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咨詢。飛機上手機不能開機、火車上網絡信號極差、公交車上因玩手機而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有發生,這時紙質媒體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
總而言之,傳統的紙質媒體報刊會像我們所用書籍一樣,不會因為新興媒體的產生、發展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即使是在網絡發展日益壯大的未來,它也不會消亡,紙質媒體報刊會與新興媒體共存,體現自身存在的價值。
(1)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紙質媒體在與新興媒體的市場競爭過程中先天優勢被新興媒體占盡不說,還給紙質媒體的生存帶來巨大的挑戰。2011年,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網絡用戶增長速度已達9400萬,從這增長的數字可以看出紙質媒體失去了巨大數量的讀者,網絡媒體擁有的受眾群體數量巨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嚴重影響了具備先天資源優勢的紙質媒體的發展。
(2)網絡媒體擁有信息交流更快、更廣、更互動及低成本的有利條件。網絡媒體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媒體,在信息量、傳播速度、時效性、自主選擇性和互動性方面占盡優勢。網絡媒體信息覆蓋范圍廣、受眾群體多,還有信息多元化、易存儲、檢索的優勢。
(3)紙質媒體與網絡媒體的競爭趨緊使紙質媒體進入生存困境。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為4.29億人,同比增幅高達37.64%。而2012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超過5.2億人次。到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或將首次超過互聯網用戶數。在與網絡媒體的爭奪中,傳統紙質媒體處于劣勢地位,生存空間已日漸緊張。
(1)網絡時代畢竟是最近十幾年才發展的,尚未完善的網絡媒體造成紙質媒體還具備一定的潛在發展機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受硬件環境的限制,因地理位置及天氣影響使視頻信號的傳送無法實現制約網絡媒體應用;其次,受網絡響應速度制約,也降低了網絡服務速度的深度與豐富性;三是受網絡管理法規影響,網絡媒體公信力不足。由于網絡未經過的嚴密的采編和審核,大量的有害無益的信息諸如謠言、偽科學等也易傳播擾亂人心,使網絡媒體缺乏社會信譽,不能正真給讀者帶來信任感。
(2)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給紙質媒體帶來了有利的生存環境。由于人們長久形成的習慣,大家還是喜歡從紙質媒體中獲取可靠信息。另外,我國整體網絡水平不高,網絡技術發展不發達,這些都為紙質媒體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3)傳統的紙質媒體有網絡媒體無法取代的傳統優勢。德國大眾傳媒研究中心的專家分析了紙質媒體在網絡遍布世界各地的時代中存在的優勢,解答了紙質媒體還有何優勢的問題。一方面,紙質媒體更具備品牌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另一方面,紙質媒體更具備公信力和權威性;另外網絡媒體缺乏消費引導,導致大量顧客花費了時間還沒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虛擬的網絡化”讓人們越來越懷念紙質媒體的“真實存在感”。
在這信息多樣化的網絡時代,高質量的新聞內容、信息內容尤為重要。眾所周知,網絡媒體的傳速度快且新聞時效強但缺乏的深度,因此達不到其預期想要的傳播效果,因此紙質媒體可以以打造自身的深度報道品牌贏得廣大讀者的喜歡和信賴。另外,紙質媒體需要大力培養可以進行深度報道的專業人才及能高度挖掘信息、判斷信息的人才;第三,優化配置新聞的比重和版面設置。
由于地域限制的原因,紙質媒體最大的媒體市場在于當地。當地報刊、雜志等紙質媒體之所以在所在地域被傳播,其“本土化”優勢是最關鍵的因素。通過本土化的方式,能充分了解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而合理地采取行動以適應環境。因此,報刊等紙媒必須充分發揮其“本土化”優勢,打造地方特色媒體。
首先,新聞報道方面,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簡潔明了的文字進行報道時可以有自己的文字風格。紙質媒體只能依靠圖文并茂的方式來沖擊其視覺效果,它可以利用文字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其中的含義、情感,因此,在紙質媒體中文字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新聞寫作報道中紙質媒體需要用簡潔明了、貼近民生、生動有趣的詞匯、句子進行表述。其次,在版面設計上相對于網絡媒體那強烈的視覺效果,紙質媒體也可利用不同類型的圖畫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版面加強其視覺效果。
首先在內容上互相補缺,不但網絡媒體能便捷的轉載其他新聞媒體的新聞,報刊廣播電視也會利用其他媒體的信息。因為網站的言論信息源不固定、自由度較大、公信力得不到保證,所以對來自于網上的信息報刊需謹慎檢索;其次在資源上實現共享:網絡媒體的發展與紙質媒體密不可分。網絡媒體必須依靠紙質媒體雄厚的人力資源,強大的品牌資源、豐富的信息資源也是它不可或缺的,紙質媒體在歲月的磨練中形成的傳播經驗也特別值得網絡媒體借鑒;有新聞登載權的商業性門戶網站、紙質媒體的發展也是如此。借鑒國外網絡發展起步較早的國家其發展經驗,網絡媒體在紙質媒體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而紙質媒體通過辦網絡版,拓寬了媒體的受眾范圍,提高了媒體的影響力,擴大了媒體的服務功能。
[1]張在杰.紙質媒體在網絡媒體的挑戰中如何實現自身發展[J].科技傳播,2010(4):34-35.
[2]王謙.網絡時代紙質媒體的優勢與拓展[J].新聞知識,2011(10):102-103.
[3]陳子嬰.紙質媒體如何從網絡媒體中突圍[J].活力,2010(1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