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鄭欣怡
(浙江傳媒學院,杭州 310018)
要想適應現代社會,做出好的少兒節目,編導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要想完成一期反應較好的少兒節目,編導是要對節目進行初步的審核,到現場進行拍攝監督,最后是制作審核這樣的一個步驟。時代的腳步在前進,少年兒童的心理和意識都會有所變化,并且,少年兒童在特定的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也是不同的。目前,現代社會對少兒節目的要求不像以前那樣具有特定的內容,現代兒童比較喜歡具有審美、預言及動畫類的。最關鍵的還是要符合現代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發展,根據這種情況制定一系列的適合少年兒童的電視節目。
編導,是一個電視節目的總設計師、總規劃師,是整個節目的領導者,在整個節目制作中起著關鍵性的和決定性。編導是以兒童為本,結合現代兒童的心理特點來貫穿整個的少兒節目的。
少兒電視節目編導的主要的思維對象性指的是要明確少兒節目的制作對象,要選擇好的少兒電視表述的知識。這就要求編導,要時刻的了解現代社會少兒的動態和心理特點,理解少年兒童最新的動態,深入的思考和了解到少年兒童運用到的知識,及時地為少年兒童提供知識養分,傳達一些最新的科普知識。
少兒電視節目編導的思維要具有超強的邏輯性,少兒電視節目編導也要有廣博的知識,能夠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成為每個領域的半個專家,能夠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進行快速的理解和吸收,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性把少兒知識說明白、講清楚,對編導出的少兒節目負責,對觀眾負責,編導出少兒喜歡、愛看的電視節目。
少兒電視節目編導的思維是生動性,是由少兒電視節目的屬性來決定的。少兒電視節目的載體就是電視,電視是用畫面來傳送的,少兒電視節目編導的思維程度主要是體現在畫面的生動性上。所以,少兒電視節目的制作必須要依賴于電視優質的畫面內容,要拍攝好、選擇好與節目較合適的畫面,讓電視畫面更容易被兒童接受和喜歡。
兒童的喜愛和成年人的喜愛是不一樣的,所以,編導應該根據制作的內容來對節目進行策劃,應該抓住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成年人的愛好與孩子們的愛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所以,不要把成年人的主觀意識帶到少兒節目中來。在少兒節目進行策劃的時候,編導可以通過傾聽孩子的心聲為策劃方向,這有利于將兒童的計劃和準備融入到整個的制度過程中,這樣會讓孩子們覺得節目對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培養主體意識,使節目更符合他們的最愛。
孩子們對未來的世界有無限的好奇心,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處在朦朧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同樣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學什么東西都比較快,但是兒童對這些的概念仍然處在萌芽階段,因此,需要注重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引導他們養成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的優良美德,傳統的說教,它會只讓孩子們覺得枯燥,達不到啟蒙的作用,因此,這就需要編導在節目策劃的時候,更貼近孩子們的心理。為此,需要編導了解兒童心理知識,可以設計不同年齡,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結合童話集成有趣的活動,包含深刻的內涵,也讓孩子們在娛樂中發展和了解知識,并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
少兒喜歡感官刺激類的節目,不喜歡單一沒有特點的少兒節目,編導應該以創新節目、根據少兒喜歡等特點來對節目進行調整,擺脫傳統節目的套路,對節目進行創新,然后把節目編制的更具有娛樂性、教育意義,從而達到對少兒教育的目的。在當前程序評級的評估標準、程序的評級下降基礎上,編導應該調整好少兒節目的內容,觀察孩子的行為特點、心理特點,通過問題的根源,通過市場調查,可以對市場狀況及時調整。
網絡信息時代,孩子們的知識可以被描述為非常豐富,他們有一個敏銳的興趣在科學和其他方面的知識,這還需要編導除了強大的組織能力,還要有寬廣的知識面,能夠很好的發揮到少兒節目編導當中,讓孩子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充分的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心理。兒童多變的心理形式,少兒節目也可以不斷地調整到更富有創造性,因此,該方案可以滿足孩子多變的口味,編導可以將多種風格、多種創意應用到節目當中,這種形式可以更好的讓少兒參與到節目當中去,促進兒童健康的發展。
現代社會多樣化、信息化,在發展的過程中,編導更應該將圖像、聲音、文字為一體的組成下,讓節目更加獲得少年兒童的喜愛。為了讓節目內容能夠吸引孩子的視線,這需要緊密綁定兒童節目在設計上的特點,并且融入孩子們的喜歡的元素在程序中。為了兒童節目的形式更好地發揮,引導更多的知識,在生活中突出兒童的主導意識,這更高的要求成人能夠進入到孩子們的世界,根據他們的視覺以及心理來創新設計方案。
編導在對少兒節目進行策劃的時候,也要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愛好是不同的,比如,年齡小點的兒童喜歡畫面色彩性強,能夠吸引少兒的注意,稍微大點的兒童喜歡趣味性的,這就要求編導能夠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來進行策劃了。所以,在少兒節目策劃開始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對節目進行策劃,讓少兒節目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且,一定要掌握好節目的坐標。少兒節目的主要觀眾,仍是三到十五歲的孩子們,他們對一切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對未知的神秘事物,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想象力,因此,編導在對少兒節目進行策劃的過程當中,應當把重點看成是孩子們的視覺感,這也是少兒意識的展現。例如:少兒喜歡的《小蘭花》節目中,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不同的孩子們,編導分別對節目進行了版塊的設計,在不同的少兒欄目中,分別為幼兒園孩子、小學孩子以及初中孩子提供了展示舞臺,并且在節目中融入了較為豐富的知識及娛樂活動,可謂是多位一體的策劃。
編導是一期節目的重要人物、領軍人物,把握著整個節目,是節目的最高領導人和制作整個節目的過程。因此,編導的個人素質、能力也就決定了少兒節目能否得到有效的實施,具體實施到什么程度。編導對于每個程序,應查明每一個人的位置,找準坐標的定位,并能夠很好的發揮好個人能力,規劃意識在整個程序中的采摘和過程中,保護的更完美的每一個方面。
編導對少兒節目進行編導的時候,一定要讓少年兒童感到被重視和被尊重。而且,還要把少年兒童的天性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鼓勵孩子大膽的、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假如,有個場景比較混亂,即使這樣,也不要壓抑了孩子的童心,讓他們知道這不是件可怕的事情。編導還要根據節目的特性加入一些輕柔的音樂、把節目的主題制作的更加輕松活躍,也可以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加入一些滑梯、氣球、卡通形象等比較有趣味的,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樣就加深了節目的親切感。
[1]李軍.淺談少兒節目的定位與發展[J].華章,2009(10).
[2]趙宇紅.少兒節目也要“以人為本”[J].青年記者,2009(11).
[3]王曉紅.從兒童視角實現少兒節目的互動[J].傳媒觀察,2009(6).
[4]劉景.如何拓展少兒節目的收聽面[J].記者搖籃,2009(5).
[5]劉海平.電視少兒節目創作需遵循的規律[J].聲屏世界,2009(10).
[6]梁新輝.以怎樣的視角反映少兒生活——淺談少兒節目的編導[J].新聞實踐,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