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喻冰奎
(福建省莆田市廣播電視臺,福建莆田 351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觀眾每天要面對的是成千上百的電視臺、電視頻道,眼花繚亂的各種節目、欄目讓觀眾無所適從,如此龐大的信息量對于觀眾的視覺和聽覺的承受力形成了考驗。在這種環境下各個電視臺、頻道、欄目之間存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要觀眾選擇你,強化視聽元素構成的視覺沖擊力,增加視覺元素的趣味性是最直接的手段。在電視節目制作中應用動畫技術是節目自身發展的需要,是其成熟穩定的一個重要標志。
計算機動畫是指采用圖形與圖像的處理技術,借助于編程或動畫制作軟件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畫面,其中當前幀是前一幀的部分修改,計算機動畫的原理采用了連續播放靜止圖像的方法產生景物運動的效果。計算機動畫把計算機技術用于動畫的處理和應用,從而制作出絢麗多彩的動畫效果[1]。
大凡電視節目,都有片頭、片尾,并且對于影視節目制作來說,節目和片子結構的安排,片頭、正片、片尾關系的設置都應力求做到六個字:鳳頭、豬肚、豹尾。利用實際拍攝所得的素材,通過三維動畫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鏡頭,然后把鏡頭剪輯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并且為影片制作聲音。在較短的時間內,形象化的視聽元素作用于觀眾,使觀眾能夠輕易的識別節目,從而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動畫技術給節目制作帶來的新變化。
如何把形式與內容有著較完美的結合,靈活按照視聽語言的規律,把色彩、線條、影調、音樂這些視聽元素有機的組合在一起,使觀眾體驗到了有力的視聽沖擊,并對這個節目形成一種視聽認識記憶[2],這其中最大的功勞應當屬于動畫技術。
傳統的電視編輯是在編輯機上進行的,編輯機通常由一臺放像機和一臺錄像機組成。剪輯師通過放像機選擇一段合適的素材,然后把它記錄到錄像機中的磁帶上,然后在尋找下一個鏡頭。基于計算機的數字非線性編輯技術使剪輯手段得到很大的發展。這種技術將素材記錄到計算機中,利用計算機進行剪輯。它采用了電影剪輯的非線性模式,但用簡單的鼠標和鍵盤操作代替了剪刀加漿糊式的手工操作,剪輯結果可以馬上回放,所以大大提高了效率。動畫技術的應用使得非線性編輯的特性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通過畫面的組合,使得形象更加立體、豐富、生動,滿足受眾對媒介的心理需求。
新聞類節目的動畫制作要求穩重大方,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片頭,深藍漸變的背景,凸顯一種冷靜客觀的形象。畫面中紅、藍、綠三彩光的顯與隱,背景中虛擬浩瀚的宇宙,旋轉運動的地球,賦予金屬材質的三維運動變化的字幕,構成精美的畫面語言,創造了明確的視覺效果。
體育類節目的動畫制作中少不了體育項目的體現,愛好體育節目,留心看過《體育新聞》片頭的觀眾,肯定會留有深刻的印象,節目播放前動態曲線的高速旋轉,光影線條飛過的速度感,充分提示了下面將播放體育節目,這些動感線條及曲線,和體育競賽場面所表現的動感都有著共同特征,讓人的思維在具象與抽象間流轉。
娛樂類節目比較活潑,在動畫中合理的使用漸變色,可以使畫面更有可變性和流動感,與節目的性質和內容非常貼切。可以把明星制作成可愛的卡通形象,配上搞笑的動畫,使節目更加生動有趣。
財經類節目的動畫制作,多結合各種圖形、表格、數字、符號,給它們加上3D立體效果,旋轉、移動,表現出經濟的高速發展變化。
雖然動畫創作離不開技術,但動畫終究是一種藝術形式,技術只是表現手段,藝術追求才是最終目的。當前國內的動畫創作存在濫用新技術的趨勢,很多動畫背離了中國傳統的動畫風格和藝術追求,過分地追求視覺沖擊力和花哨的特效技術,會導致技術與藝術的割裂,嚴重制約著動畫的創作思維。所以在當前情況下,掌握好視聽語言的規律,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科學的應用動畫技術更具有現實意義。作為一名優秀的電視節目制作人員需要一定的藝術水平和文化修養,做出來的動畫要包含一定的內涵,不能光是看起來炫目好看那么簡單,要處理好動畫中色彩、聲音以及各個鏡頭之間的銜接,不能在動畫中過分的強調各種動畫效果而忽視了節目主題,要做到動畫與節目定位、節目主題的完美結合,這樣才能做出優秀的電視節目作品。
在動畫創意上,現在各類電視節目的片頭幾乎大同小異,千篇一律,如何制作出與眾不同的更有創意的節目,就成了電視節目制作中動畫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有創新才會有發展,在今后的新聞節目制作中,動畫設計人員必須要學會運用動畫技術制作出更有個性,更有特色的動畫效果,讓電視節目更富有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各種各樣的電視節目層出不窮。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制作人就要把握好時代的脈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制作出質量更高、更有創意的電視節目。
[1]陽亮.計算機動畫技術淺談[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5):55.
[2]陳鷹.視聽語言在欄目、片頭動畫中的應用[J].電影評介,2008(1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