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守東
在當前新聞報道中,用故事化的形式說新聞成為很多民生新聞節目的一個特色,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與觀眾形成心理上的共鳴。但是在民生新聞的發展中,故事化表達中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所以在當前需要考慮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在民生新聞報道中講好故事,引起觀眾觀看興趣。
民生新聞指的是在內容上關注人民生計和市民生活的新聞,它是社會新聞的一部分,將新聞報道中的關注重點放在對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間狀態上,它的選擇題范圍主要是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中,其報道手段也是形式多樣。在選題中民生新聞要遵循以下幾點選題原則:第一,民生新聞的選題要有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基本屬性之一,在民生新聞的報道中由于所報道的事件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為了提高新聞的價值,在報道中就需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這樣能給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第二,民生新聞的選題要有接近性。一般來說關于民生新聞的報道都是在本地域內進行的,因為跨地域的報道不僅削弱了新聞的時效性,而且由于與觀眾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較遠,所以沒有心理上的接近性,觀眾的關注度不高。第三,民生新聞報道最主要的是以平民的視覺進行報道,在選題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一些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在報道中要站在平民的位置來看待新聞事件,這也是民生新聞與其他新聞的不同之處。
故事化新聞就是在展現普通人生活狀態的過程中,對社會心事情況進行深入的揭露,對普通人人性中的閃光點進行發掘,在平淡中捕捉偉大。民生新聞故事化的表達中能夠不斷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能更容易接受。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民生新聞故事化報道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在民生新聞故事化表達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們就此展開論述。
民生新聞故事化的表達方式只是民生新聞的一種,雖然故事化的表達手段能夠提高觀眾對新聞的關注度,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民生新聞都適合采用故事化的表達方式,一些民生新聞在報道的過程中就不能使用故事化的表達方式。例如,要報道一項關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新政策,如果采用故事化的表達方式,就失去了政策的嚴肅性,觀眾對政策的重視程度不高,而且對于新政策中的內容也不會有清楚的認識。所以在民生新聞故事化的表達過程中要注意新聞題材,按照題材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民生新聞故事化表達主要是在一些戲劇性比較強,而且情節沖突比較集中的新聞中,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僅能了解事情來龍去脈,而且能在新聞中獲得相關的信息。中央及各級地方新聞媒體目前正在進行的“走、轉、改”下基層活動,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央視今年報道的內蒙古土豆喜獲豐收,但是市場收購價格低,豆賤傷農的新聞,記者深入實地,深入挖掘當地土豆為何賣不出去的原因,找到了運費價格上揚、運輸渠道不暢等土豆滯銷的多種原因,以講故事的表述方式,引導農民打開銷路,科學存貯土豆。連續三天在新聞聯播進行報道,不僅發布了銷售信息,使大量的土豆及時外運,同時也使農民獲得了豐富的農業知識。
懸念是新聞報道中各種問題和矛盾的集中體現,在很多的敘事過程中懸念設置將報道中的各種沖突集中在一起,造成新聞故事跌宕起伏,調動觀眾的情緒和注意力。在故事化的表達中懸念的設置有兩個層析,一個是總懸念,就是針對整個新聞事件設置懸念,對于民生新聞的主題以及思想內涵的介紹。另外一個就是分懸念,分懸念主要的目的在于增加新聞故事的趣味性,造成情節一波三折,調動觀眾的思維活動,引發觀眾的好奇心。如果能在民生新聞故事化表達中將總懸念和分懸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那么對于烘托新聞人物形象以及揭示新聞主題有很大的作用。湛江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第一視線》播出的《鬧市區居民在路中間捕魚》,采用的就是總懸念,以吸引人矚目。這個節目是說:原來湛江老城區有一條破爛道路,長期得不到整修,居民意見很大。有一次,記者采訪經過這里時發現,路中間有一個大水坑,每天經過的海鮮車在搖晃中時不時會把活魚拋到水坑中,于是周圍居民找來工具,在水坑中撈魚。記者因此制作了這一節目,引起強烈社會反響。節目播出后,修路設備拉進了此路段,從而結束了路上捕魚這個鬧劇。將新聞事件中最精彩的內容提煉出來作為懸念,引人入勝,充分體現了電視民生新聞的價值和魅力。
在民生新聞的報道中,人們主要關注的是新聞事件,尤其是在電視新聞中,對電視畫面和用語言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對于節奏的重視度比較低,但是作為故事化的敘述要增加對節奏的關注度。在故事化的表達過程中要注重節奏,用節奏來刺激觀眾的精神和思維,這樣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才能不厭煩。要把握好故事化敘事中的節奏,一方面要保證節奏能否和觀眾的心理需要,另外一方面,要滿足民生新聞中傳播的需要。長春電視臺的城市速遞欄目,一般是編排六條新聞,前四條新聞都涉及到百姓身邊事,第五條若是繼續報道下去,難免引起緊張情緒,所以編排了娛樂性或者是服務性較強的節目,使觀眾情緒張弛有度,最后選取本組新聞中娛樂性最強的一段優美畫面、以配樂的形式飛字幕結束欄目。
在民生新聞傳播中,最主要的特點是報道平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對其語言的要求也是需要平民化的語言,避免在報道中官方的敘述口吻。在一般的新聞報道中記者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新聞報道,對于語言沒有特殊的考慮,但是在民生新聞故事化的敘述中需要用豐富的語言創造出更加和諧的氛圍。首先,在解說詞的應用中,要充分把握故事矛盾,解說要配合畫面。其次在現場采訪過程中,對于被采訪的對象的語言進行加工,引導他們的語言表達更明確。最后,避免在民生新聞故事化表達中語言過度娛樂化,失去新聞的嚴肅性。2011年榮獲吉林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的民生新聞《農家院的笑聲》有這樣的敘述:種糧有補貼,而且不交稅;看病能報銷,上學不收費;喝上自來水,做飯用沼氣。這段描述了當前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片段;還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現在是農活越來越輕,因為機械化在推動著現代農業迅速奔跑。同時養殖業又為我們的腰包增加分量,收入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這兩段用精煉的筆體,以押韻的形式寫新聞,形成了極強的感染力,讓新聞活了起來。
在當前社會中,對民生新聞的報道欄目逐漸增多,故事化的表達方式雖然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表現形式,但是有很好的表達效果。故事化的表達方式能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所以在當前我們進行民生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對故事化的表達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實際的工作中合理利用。
[1] 趙敏,陳啟華.談電視民生新聞的故事化表達[J].當代傳播,2009(04).
[2] 王旻輝.“新聞故事化”和真實性關系探討[J].新聞世界,2009(02).
[3] 趙文晶,陳秀瑋.電視民生新聞:在故事化的敘述中堅守新聞的真實性[J].國際新聞界,2009(11).